豬鈣磷缺乏症

豬鈣磷缺乏症

豬鈣磷缺乏症是豬的一直營養代謝病,主要是由於飼料中的鈣和磷缺乏或者二者比例失調而引起的,在仔豬和成年豬機體分別表現為佝僂病和軟骨病,本病多以預防為主,可以採用注射適當的鈣磷元素進行治療。

基本信息

概述

豬鈣磷缺乏症豬鈣磷缺乏症

鈣磷缺乏症是由飼料中鈣和磷缺乏或者二者比例失調引起,幼齡豬表現為佝僂病,成年豬則形成骨軟病。臨床上以消化紊亂、異嗜癖、跛行、骨骼彎曲變形為特徵。

病因

豬鈣磷缺乏症內臟病變豬鈣磷缺乏症內臟病變

日糧鈣磷缺乏或比例失調是該病的重要特徵之一。若單一飼餵缺乏鈣磷的飼料及長期飼餵高磷低鈣飼料或高鈣低磷飼料都可引起發病。飼料或動物體內維生素D缺乏也可能導致本病發生。胃腸道疾病、寄生蟲病、先天性發育不良等因素及肝腎疾病也可影響鈣、維生素D的吸收利用。

症狀

豬鈣磷缺乏症豬鈣磷缺乏症

先天性佝僂病常表現為生後仔豬顏面骨腫大,硬性齶突出,四肢腫大,而不能屈曲,患豬衰弱無力。後天性佝僂病發病緩慢,早期呈現食慾減退,消化不良,精神不振,不願站立和運動,出現異嗜癖;隨著病情的發展,關節部位腫脹肥厚,觸診疼痛敏感,跛行,骨骼變形;仔豬常以腕關節站立或以腕關節爬行,後肢則以跗關節著地;疾病後期,骨骼變形加重,出現凹背、“X”形腿、顏面骨膨隆,採食咀嚼困難,肋骨與肋軟骨結合處腫大,壓之有痛感。成年豬的骨軟症多見於母豬,病初表現為以異嗜為主的消化機能紊亂。隨後出現運動障礙,腰腿僵硬、拱背站立、運步強拘、跛行,經常臥地不動或葡匐姿式。後期則出現系關節、腕關節、跗關節腫大變粗,尾椎骨移位變軟,肋骨與肋軟骨結合部呈串珠狀;頭部腫大,骨端變粗,易發生骨折和肌腱附著部撕脫。

診斷

佝僂病發病於幼齡豬,骨軟病發生於成年豬;飼料鈣磷比例失調或不足、維生素D缺乏、胃腸道疾病以及缺少光照和戶外活動等可引發本病。必要時結合血清學檢查、X光檢查以及飼料分析以幫助確診。

鑑別診斷應注意與仔豬支原體性關節炎相區別;骨軟症應注意與慢性氟中毒、生產癱瘓、冠尾線蟲病、外傷性截癱相區別。

治療

豬鈣磷缺乏症豬鈣磷缺乏症

採取改善妊娠母豬、哺乳母豬和仔豬的飼養管理,補充鈣磷和維生素D源充足的飼料,如青綠飼料、骨粉、蛋殼粉、蚌殼粉等,合理調整日糧中鈣磷的含量及比例,同時適當運動和照射日光。對於發病仔豬,可用維丁膠性鈣注射液,按0.2%毫克/公斤體重,隔日1次肌肉注射;維生素A維生素D注射液2-3毫升肌肉注射,隔日1次。成年豬可以10%葡萄糖酸鈣50-100毫升靜脈注射,每日1次,連用3日,也有人建議配合套用亞硒酸鈉以提高療效。此外20%磷酸二氫鈉注射液30-50毫升耳靜脈注射1次,或餵服皮(1.5-2公斤麩皮加50-70克酵母粉煮後過液,每日分次餵給)。也可用磷酸鈣2-5克,每日2次拌料餵給。

防治措施

豬鈣磷缺乏症豬鈣磷缺乏症

應經常檢查飼料,保證日糧中鈣、磷和維生素D的含量,合理調配日糧中鈣、磷比例。平時多餵豆科青綠飼料,對於妊娠後期的母豬更應注意鈣、磷和維生素D的補給,特別是長期舍飼的豬,不易受到陽光照射,維生素D來源缺乏,及時採取預防措施更具有重要意義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