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婚姻擠壓

男性婚姻擠壓

男性婚姻擠壓,是超常規的性別比例最直接導致的後果。簡單地說,就是由於婚齡男女人口出現較大落差,有可能導致大批男性找不到配偶。與此同時,婚姻擠壓會導致女性在婚姻市場上的價格更高,但同時對女性的生存狀態也是很大的威脅。

現象

男性婚姻擠壓男性婚姻擠壓
調查顯示,在男女性別失衡和城鄉經濟發展不均衡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農村男青年正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婚戀危機,從2010年開始,中國將經歷長達幾十年的“男性婚姻擠壓”。20世紀80年代後出生的男性中,將有10%至15%的人找不到或不能如期找到配偶。考慮到邊遠地區是婚姻擠壓的最後一級,農村失婚青年的比例要高得多。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中國2015年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3.51。在過去的20多年裡,這個比例曾一度高於120,是世界上最懸殊的出生性別比例之一,這意味著,每出生100個女孩,會多出生20多個男孩。如今,那些在出生性別比最高的年代誕生的孩子正在陸續進入婚齡。

20多年來,市場經濟發育,城市化進程推進,計畫生育政策實施,所有的這些因素交織影響著中國的性別失衡問題。作為一個曾高度城鄉二元化的國家,其“婚姻擠壓”更多地擠向了邊遠、貧困地區,數千萬“剩男”的婚戀難題正引發更嚴峻的社會問題。這個問題事關發展,事關權益,在邁向全面小康的攻堅戰中,不應被忽視。

影響

男性婚姻擠壓男性婚姻擠壓
“男性婚姻擠壓”問題的另一面是彩禮越來越重,這在2016年2月23日《人民日報》的一篇報導中有詳細描述:在魯西南地區的一些農村,彩禮是拿著秤稱的。一般是3斤3兩,即百元大鈔的重量,加起來有10多萬元。女性正在占據婚姻市場尤其是農村婚姻市場的主導地位,男性的娶妻成本正在迅速上升,但即使如此,由於性別比例的失衡,很大數量的男性仍然不得不面對終生失婚的現狀。

婚姻當然不是買賣,婚姻的基礎當然應該是愛情,或者至少是兩情相悅,但是,婚姻畢竟不是超然於社會生活之外的存在,男女雙方既然食人間煙火,也就不能完全免俗,所以,彩禮與經濟能力也就不可避免地成為考慮的重要因素。

移風易俗,積極提倡簡約定親,引導廣大青年樹立“不要車,不要房,自己家當自己創”的新型婚戀觀是應該的,但我們也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即在引導的背後,是客觀存在的彩禮和農村男多女少的客觀現實,以及在此基礎上出現的婚戀市場的競爭。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當某一市場上存在需求大於供給的狀況時,必然導致商品價格的上升。在女少男多的婚戀市場上,女性客觀上屬於供給方,男性客觀上屬於需求方,需大於供的供需矛盾,必然導致男性娶妻成本的上升,即彩禮和婚禮費用的上漲。

問題在於,女少男多的現實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改觀,而且,即使未來隨著二胎政策的實施和生育觀念的改變,新生男性與女性的比例達致自然均衡狀態,甚至女性數量增多,也不會對這一波光棍潮產生太大影響——年齡不匹配,很多光棍未來也很難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也就是說,我們至少應該正視下述現實,即:即使不存在“天價彩禮”,也必然有相當一部分男性一輩子都要打光棍;娶妻成本的高企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都會持續下去;社會上存在大量被迫單身的人而且是血氣方剛的男人,會給社會治安帶來很大壓力。只有在正視現實的基礎上,才能想出務實的解決問題之策。

出路

男性婚姻擠壓男性婚姻擠壓
一些承擔不起高昂的娶妻成本,又不願意一輩子打光棍的人已經在自行尋找出路,比如,近些年,一些人去往經濟不發達的東南亞國家尋找婚姻的對象,雖然也有很多人遇到了騙婚騙錢者,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找到了另一半。當然,箇中冷暖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但是,只要其中不存在坑蒙拐騙的因素,這其實也不失為一個可行的方案。或者,至少應該在某種程度上認可“存在即合理”。

現實面前,跨國婚姻確實是一條可行的解決之道。在務實的原則下,相關部門應該支持或者至少不反對跨國婚戀中介市場的發展。而且,為避免在此過程中出現違法犯罪問題,相關部門還應該積極作為,在法律法規的層面對此類跨國婚姻進行規範,以保護此類跨國婚姻中各方利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