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雙人10米跳台

男子雙人10米跳台

男子雙人10米跳台,跳台跳水在離水面10米高的堅硬無彈性的平台上進行。10米跳台按國際泳聯規定,應最少長6米,寬3米,並於表面覆蓋防滑材料。

基本信息

簡介

跳水項目起源於游泳運動的發展過程中。5世紀時,古希臘陶瓶上已有一群男孩頭朝下跳水的描繪。17世紀,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地中海、紅海沿岸一帶的港口,盛行從岸上、桅桿上跳入水中的活動。現代跳水運動始於20世紀,1900年瑞典運動員在第2屆奧運會上進行了跳水錶演。1904年在聖路易斯奧運會上,男子跳水首次被正式列為比賽項目。1912年在斯德哥爾摩奧運會上,女子跳水運動員首次被允許參加比賽。直到1951年,跳水才成為規則完整的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目前,奧運會跳水比賽共設有8枚金牌。

歷史發展

男子雙人10米跳台男子雙人10米跳台
人類的游泳活動源遠流長,其產生與人類社會的生產勞動、生活娛樂及戰爭等緊密相連,它是人類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生產勞動中產生,在滿足人們的娛樂、競爭中發展起來的。
原始人狩獵時,為求取食物而登山涉水,在與人或獸的戰爭及格鬥時,游泳是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隨著國家的出現,古代國家發生戰爭時,利用水作為攻戰的手段,或利用泅水潛行破壞敵人防守,配合步兵和騎兵作戰。18世紀,歐洲軍隊中開始建立游泳學校。不難看出,自古以來,游泳在軍隊中就占有極重要的位置。
古代波斯在軍事訓練中,游泳是強迫實施的項目。古希臘關於水中活動的資料很豐富,不少古希臘文物與作品中,有許多與游泳有關的實物與記述。在希臘索倫法律中,曾規定兒童需學習希臘文與游泳。社會上有流行諷刺愚者的諺語:“他既不能文,又不能游泳”,足見他們對游泳的重視。在羅馬也同樣認為不會游泳與無知是一樣的愚蠢,羅馬青年訓練中就設有游泳項目。在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游泳活動始於春秋時期。從古代大禹治水及各朝代水師設定的資料中可以推斷,各時期的水中活動技能都已有相當水準。近代海軍訓練有游泳課程,黃埔軍校的資料記載中也有游泳科目。鴉片戰爭以後,歐美體育運動逐漸進入我國,競技游泳在城市中開始流行。

參賽規則

男子跳台比賽含選自6個不同組別的無難度係數限制的動作。奧運會、世界游泳錦標賽、世界盃以及其他國際泳聯主辦的賽事(青少年分齡組比賽除外)的跳台比賽必須在10米跳台上進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