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跳台

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跳台

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跳台。跳水項目起源於游泳運動的發展過程中。5世紀時,古希臘陶瓶上已有一群男孩頭朝下跳水的描繪。17世紀,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地中海、紅海沿岸一帶的港口,盛行從岸上、桅桿上跳入水中的活動。現代跳水運動始於20世紀,1900年瑞典運動員在第2屆奧運會上進行了跳水錶演。

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跳台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跳台

跳水項目起源於游泳運動的發展過程中。5世紀時,古希臘陶瓶上已有一群男孩頭朝下跳水的描繪。17世紀,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地中海紅海沿岸一帶的港口,盛行從岸上、桅桿上跳入水中的活動。現代跳水運動始於20世紀,1900年瑞典運動員在第2屆奧運會上進行了跳水錶演。1904年在聖路易斯奧運會上,男子跳水首次被正式列為比賽項目。1912年在斯德哥爾摩奧運會上,女子跳水運動員首次被允許參加比賽。直到1951年,跳水才成為規則完整的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目前,奧運會跳水比賽共設有8枚金牌。

項目起源和歷史發展

人類的游泳活動源遠流長,其產生與人類社會的生產勞動、生活娛樂及戰爭等緊密相連,它是人類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生產勞動中產生,在滿足人們的娛樂、競爭中發展起來的。

原始人狩獵時,為求取食物而登山涉水,在與人或獸的戰爭及格鬥時,游泳是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隨著國家的出現,古代國家發生戰爭時,利用水作為攻戰的手段,或利用泅水潛行破壞敵人防守,配合步兵和騎兵作戰。18世紀,歐洲軍隊中開始建立游泳學校。不難看出,自古以來,游泳在軍隊中就占有極重要的位置。

古代波斯在軍事訓練中,游泳是強迫實施的項目。古希臘關於水中活動的資料很豐富,不少古希臘文物與作品中,有許多與游泳有關的實物與記述。在希臘索倫法律中,曾規定兒童需學習希臘文與游泳。社會上有流行諷刺愚者的諺語:“他既不能文,又不能游泳”,足見他們對游泳的重視。在羅馬也同樣認為不會游泳與無知是一樣的愚蠢,羅馬青年訓練中就設有游泳項目。

在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游泳活動始於春秋時期。從古代大禹治水及各朝代水師設定的資料中可以推斷,各時期的水中活動技能都已有相當水準。近代海軍訓練有游泳課程,黃埔軍校的資料記載中也有游泳科目。鴉片戰爭以後,歐美體育運動逐漸進入我國,競技游泳在城市中開始流行。

奧運參賽規則

女子跳台比賽含選自6個不同組別的無難度係數限制的動作。

男子跳台比賽含選自6個不同組別的無難度係數限制的動作。

奧運會世界游泳錦標賽世界盃以及其他國際泳聯主辦的賽事(青少年分齡組比賽除外)的跳台比賽必須在10米跳台上進行。

奧運設施

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跳台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跳台
跳台跳水在離水面10米高的堅硬無彈性的平台上進行。10米跳台按國際泳聯規定,應最少長6米,寬3米,並於表面覆蓋防滑材料。

北京奧運設項

男、女子個人10米跳台

男、女子雙人10米跳台

奧運信息

場館名稱:國家游泳中心

地點:奧林匹克公園

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跳台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跳台

場地類型:新建比賽場館

奧運會期間的用途:游泳跳水水上芭蕾

殘奧會期間的用途:游泳、跳水、水上芭蕾

建築面積(㎡):79532

固定座位數:4000個(永久)、2000個(可拆除)

臨時座位數:11000個

建設開工時間:2003年12月24日

歷史名人

姓名:勞麗詩 性別:女
英文名: 出生年月:1987.12.12
身高:147cm 體重:35kg

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跳台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跳台

國籍:中國 籍貫:廣東湛江
項目:跳水
勞麗詩出生在廣東湛江,有三個哥哥,她最初喜歡上跳水,是因為有一個哥哥參加了跳水訓練,勞麗詩當時覺得跳水是一項很有趣的運動。後來,體校的老師到她所在的學校選隊員,當得知自己入選後,勞麗詩為自己能夠真的參加這項運動而興奮不已。

歷史記錄

雅典奧運會跳水比賽於台北時間8月17日凌晨2點在奧林匹克水上綜合中心繼續進行。繼首日摘得女子雙人3米板和男子雙人10米台兩枚金牌之後,兩名17歲的小將勞麗詩和李婷聯袂為中國代表團奪得了本次比賽的第三枚跳水金牌,她們的成績為352.14分。這也是中國代表團在本次奧運會上摘得的第十枚金牌

中國選手勞麗詩/李婷在比賽中排在第四個出場,在她們之前亮相的加拿大搭檔哈特利/海曼斯獲得了49.80分暫列首位。兩名中國小將儘管是首次參賽,但是她們頂住了壓力,以53.40的得分完成了她們在奧運的第一跳。首輪比賽結束之後,勞麗詩/李婷以53.40分暫列首位,確立了領先的優勢。加拿大的哈特利/海曼斯和德國的加姆/蘇布奎斯基分別以49.80和48.60分排名二、三位。

第二輪的比賽勞麗詩/李婷延續了良好的競技狀態,以403B,向內翻騰一周半的動作獲得了58.20的高分進一步鞏固了其領先的地位。上屆奧運會的亞軍加拿大的哈特利/海曼斯獲得了49.20分。排在第六位出場的俄羅斯選手岡查洛娃/科爾圖諾娃本輪表現出色,贏得了52.80分,這也使得她們的總成績超過了此前排名第三的德國組合,上升到了第三名。本輪過後勞麗詩/李婷以116.60的成績繼續排在首位,加拿大和德國組合以99分並列次席。

第三輪的比賽開始取消了難度上的限制,各國選手紛紛拿出了自己的絕活。率先登場的德國選手就以一個難度係數高達3.4的動作贏得了76.50的分數,給後面出場的選手帶來了極大的壓力。隨後登場的加拿大的哈特利/海曼斯也表現不俗獲得了同樣的成績。關鍵時刻勞麗詩/李婷頂住了壓力,得到了82.80的本輪最高分,總分繼續領先。緊隨其後的是德國和俄羅斯選手。

倒數第二輪比賽的爭奪更加激烈,俄羅斯的岡查洛娃/科爾圖諾娃和加拿大的哈特利/海曼斯分別獲得了80.64和76.70的高分。而中國組合勞麗詩/李婷則因為在翻轉過程中出現了微小的失誤僅得到了71.04分使得對手將差距縮小。四輪過後中國選手以265.44分領先排在次席的俄羅斯組合近10分。

最後一輪的比賽各隊都盡力做最後一搏,難度係數也有所增加。第二個出場的澳大利亞選手圖爾基/弗勞霍達就得到了82.62分開了個好頭。第四個亮相的勞麗詩/李婷儘管在壓水花上略有閃失,但是她們依舊獲得了86.70的全場最高分,這足以讓她們笑傲群芳。儘管隨後亮相的美國和俄羅斯組合也獲得了80分以上的高分,但是她們也難以撼動中國搭檔的領先地位。

最終,兩名中國小將勞麗詩/李婷以352.14的成績摘得桂冠,緊隨其後的是俄羅斯選手岡查洛娃/科爾圖諾娃和加拿大組合哈特利/海曼斯分別以340.92和327.78分摘得銀牌和銅牌。

歷屆冠軍


奧運會年份 大項 小項 性別 獎牌 國家/地區 英文姓名 中文姓名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金牌 澳大利亞 chantelle Newbery 紐貝里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銀牌 中國 Lao Lishi 勞麗詩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銅牌 澳大利亞 Loudy Tourky 圖爾基
2000年悉尼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銀牌 中國 LI, Na 李娜
2000年悉尼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銅牌 加拿大 MONTMINY, Anne Katherine 安妮-蒙特米妮
2000年悉尼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金牌 美國 WILKINSON, Laura 蘿拉-維爾金森
1996年亞特蘭大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銅牌 美國 CLARK, Mary Ellen 瑪麗-克拉克
1996年亞特蘭大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金牌 中國 FU, Mingxia 伏明霞
1996年亞特蘭大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銀牌 德國 WALTER, Annika 安妮卡-瓦爾特
1992年巴塞隆納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銅牌 美國 CLARK, Mary Ellen 瑪麗-克拉克
1992年巴塞隆納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金牌 中國 FU, Mingxia 伏明霞
1992年巴塞隆納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銀牌 獨立國協 MIROCHINA, Elena 埃雷那-米羅申娜
1988年漢城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銀牌 美國 MITCHELL, Michele 麥可-米切爾
1988年漢城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銅牌 美國 WYLAND-WILLIAMS, Wendy Lian 維蘭德-威廉斯
1988年漢城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金牌 中國 XU, Yan-Mei 許艷梅
1984年洛杉磯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銀牌 美國 MITCHELL, Michele 麥可-米切爾
1984年洛杉磯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銅牌 美國 WYLAND-WILLIAMS, Wendy Lian 維蘭德-威廉斯
1984年洛杉磯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金牌 中國 ZHOU, Ji-Hong 周繼紅
1980年莫斯科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銀牌 蘇聯 EMIRZIAN, Servard 瑟瓦德-埃米爾吉揚
1980年莫斯科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金牌 民主德國 JASCHKE, Martina 馬迪娜-耶施克
1980年莫斯科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銅牌 蘇聯 TSOTADZE, Liana 里安娜-佐塔澤
1976年蒙特婁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銀牌 瑞典 KNAPE-LINDBERGH, Ulrika 烏爾里卡-克納普
1976年蒙特婁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金牌 蘇聯 VAYTSEKHOVSKAYA, Elena 埃雷娜-瓦伊采霍夫斯卡婭
1976年蒙特婁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銅牌 美國 WILSON, Deborah Keplar 德波拉-威爾遜
1972年慕尼黑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銀牌 捷克 DUCHKOVA, Milena 米勒娜-杜赫科娃
1972年慕尼黑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銅牌 民主德國 JANICKE, Marina 瑪瑞娜-雅尼克
1972年慕尼黑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金牌 瑞典 KNAPE-LINDBERGH, Ulrika 烏爾里卡-克納普
1968年墨西哥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金牌 捷克 DUCHKOVA, Milena 米勒娜-杜赫科娃
1968年墨西哥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銀牌 蘇聯 KUZNETSOVA-LOBANOVA, Natalya 納特亞-洛巴諾娃
1968年墨西哥夏奧會 跳水 十米跳台 女子 銅牌 美國 PETERSON, Ann Stewart 安-彼得森

觀賽禮儀

觀眾進出場地要有序,要在比賽前到達賽場,這是對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最起碼的尊重。

玻璃瓶、易拉罐飲料都是不允許帶進場地的,比賽時只允許帶軟包裝飲料進入賽場。垃圾要用方便袋或者紙袋自行帶出。

觀眾的衣著要整潔、大方,不可太隨便。

在比賽開始時,特別是運動員準備出發時一定要保持安靜,不要吃東西或互相聊天、喧譁。在比賽中,最好不要走動。

觀眾一定要記住不允許在游泳館內使用閃光燈。

手機要關機或設定在振動、靜音狀態。

場館內禁止吸菸。

看比賽可以高喊自己喜歡運動員的名字,可以在啦啦隊的統一指揮下高喊口號,但不能喊出不文明語言。

運動員發揮得好,觀眾要鼓掌。介紹各國運動員時也要給予運動員支持和鼓勵,不可喝倒彩。

比賽結束後,為優勝者發獎牌,同時演奏其國歌。這時,觀眾應全體起立並肅靜。

相關條目

奧運會
北京奧運會
女子3米跳台
女子10米跳台
男子跳台

參考文獻
http://2004.sina.com.cn/data/
http://www.beijing2008.cn/cptvenues/sports/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