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運動

跳水運動

跳水運動能使人的體態矯健,且有助於全身肌肉協調發展和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功能增強。不同類型的跳水動作,有助於培養空中辨別方向和善於控制自己身體的能力,在生產和國防建設上都有一定的價值。

正文

從高處用各種姿勢躍入水中,或從跳水器械上起跳,在空中完成基本姿勢並用特定動作入水的水上運動。它包括實用跳水、跳水錶演競技跳水
從事跳水運動,能使人的體態矯健,且有助於全身肌肉協調發展和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功能增強。不同類型的跳水動作,有助於培養空中辨別方向和善於控制自己身體的能力,在生產和國防建設上都有一定的價值。
人類在掌握了游泳技能之後,就開始有簡單的跳水活動。在競技跳水產生之前,在海岸線長、湖泊多、水源豐富的國家,很早就有了實用跳水。在倫敦不列顛博物館里,陳列著1隻大約公元前500年製成的陶質酒杯,杯上繪著一個跳水者勇敢地從船舷上跳入海中,這是目前所見跳水運動最古老的證物之一。

跳水運動跳水運動
中國宋代詩人王珪曾寫過一首描述跳水活動的《宮詞》,其中寫道:“內人稀見水鞦韆,爭擘珠簾帳殿前。第一錦標誰奪得?右軍輸卻小龍船。”又據宋代孟元老著的《東京夢華錄》載:“……兩畫船,上立鞦韆,……一人上蹴鞦韆,將平架,筋斗擲身入水,謂之水鞦韆。"“水鞦韆”就是一種跳水器械。“筋斗擲身入水”,則是說,跳水者在完成空間翻騰動作之後,身體直插入水中。由此可見,中國跳水器械和翻騰入水的跳水技巧,在宋代已達到很高水平。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地中海、紅海一帶的碼頭工人、船工、漁民,在17世紀就盛行從懸崖陡壁上、碼頭上或桅桿上跳入水中的花式跳水。隨後,人們把跳水從懸崖上或桅桿上移至固定的建築物上,並逐漸發展到現代的跳台和跳板跳水。
近代花式跳水的發源地在德國瑞典。被德國人譽為“花式跳水之父”的J.C.F.古茨穆茨,曾介紹過德國哈雷鹽場工人的跳水技術。另一位德國體操教育家O.克盧格,在他1853年出版的《游泳和跳水技術》一書中,列舉了53種原地跳水、22種助跑跳水和14種其他姿勢的跳水。可見19世紀跳水運動在德國已有很大發展。競技跳水出現以前,跳水的好壞是以起跳的高度來衡量的。美國人卓松1871年從通往紐約的橋上跳入水中,其高度為46米。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游泳比賽中開始加進跳水項目,並逐漸形成現在比賽所採用的跳水規則。以後,競技跳水逐漸發展成為跳水運動的主要內容。

配圖

跳水運動跳水運動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