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冑螺

甲冑螺是熱帶性較強的種類。棲息於淺海沙質海底。貝殼可供觀賞。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編號: 3000
總科: 鶉螺總科
superf: Tonnacea
中文科名: 冠螺科
拉丁科名: Cassididae
中文屬名: 甲冑螺屬
拉丁屬名: Casmaria
拉丁種名: erinaceus
定名人: (Linnaeus)
年代: 1758
中文名: 甲冑螺
ogenus: Buccinum
原始文獻: Syst. Nat., Vol.1, ed.10: 736, no. 390; 1767.
模式產地: 帝汶。
俗名: 小鬘螺。
英文名稱: Vibex Bonnet.
生境: 是熱帶性較強的種類。據賴景陽(1990)報導棲息於淺海沙質海底。
國內分布: 台灣,西沙群島,南沙群島。
國外分布: 從非洲東岸的紅海到馬達加斯加島至太平洋的日本(本州中部以南),琉球群島,菲律賓各島嶼,馬紹爾群島,索羅門群島至澳大利亞(克洛茨角西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無脊椎動物 第三十四卷 腹足綱 鶉螺總科:58-59

形態描述

殼面白色或灰白色,有光澤,此種個體在形狀和花紋雕刻上變異較大,多數個體在體螺層的肩部有結節突起,表面有縱褶,一般有4—6條微弱的淡褐色螺帶。但有的個體具縱走波狀褐色花紋,也有的個體色帶和花紋不明顯。殼口寬大,外唇厚,向外翻卷,外側具有一列深褐色的斑塊,殼口外唇前端有4—6個尖形齒。內唇滑層厚,具瓷光,有時有大小不等的瘤狀突起。前水管溝向背方扭曲,成缺口狀。臍孔封閉。

生物學描述

本種是熱帶性較強的種類。我們僅在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採到,但尚未採到生活標本,對它的生活習性和垂直分布尚不十分清楚。但據賴景陽(1990)報導棲息於淺海沙質海底。

軟體動物門(十一)

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