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益民

田益民,曾用名田一明,陝西省白水縣馮雷鎮人,1914年農曆十一月甘二日出生。其父田錫疇(字西軒),陝西省陸軍學堂畢業,辛亥革命時任陝西陸軍騎兵團少校團副,後被軍閥陳樹藩殺害。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田益民1936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商學院,學成返回陝西。翌年抗戰爆發,即參加抗日救亡運動,擔任西北民眾委員會科長、西安綏靖公署政治處少校處長、西北救亡青年招待所主任、陝西省政府視察員、事務股主任等職。抗戰中期至1949年,先後任陝西省銀行總行襄理、西安市銀行總經理、裕泰總莊(貿易)兼信託部主任、西安市平價商店總經理、陝西省合作事業社供銷處經理、省參議會參議員、“國民大會”代表。

主要事跡

1936年學成返鄉,看到鄉民們靠土法採煤,產量低質量差;地方紳商串通官員企圖霸占礦區,便挺身而出,團結鄉民,展開說理鬥爭,終於為白水人民爭得礦區權利,創辦了陝西白水新生煤礦並任常務董事。新生煤礦建立後,改變了落後的採礦方式,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保障了西安等地的生產和生活用煤,支援了抗戰。在新生煤礦的影響下,白水地區和蒲城縣先後成立煤礦公司、陶瓷公司,渭白輕便鐵路也應運而生,為發展白水地方工業,帶了個好頭。1946年由陝西省銀行出資三十萬元美金,從美國訂購一部麵粉機,預付款已交1/3,後因形勢變化,無法支付餘款。美商立催欠款,否則退盤沒收訂金,眼看麵粉機之事要泡湯。田益民心急如焚,不但積極籌資,而且說明當局,補交稅款補辦海關手續等事宜。歷經兩年多交涉,終於將這部準備運往台灣的機器由輾轉運抵西安。田益民憶及此事,笑說:這部險遭惡運的麵粉機,至今我都不知道它是個什麼模樣!如今,它也該完成使命,光榮“退休”了吧!

田益民1949年到香港經商,50年代到北京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員兼《中國對外貿易》雜誌社社長、總編輯。80年代定居香港,先後創辦建義利有限公司、義升有限公司、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建義利房地產(深圳)有限公司、番禺富門花園房地產有限公司,分別擔任董事長和名譽董事長,當選為第五、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四益民離鄉有年,殷殷故土情絲毫未減。1991年曾應陝西省政府邀請,返陝參加公祭黃帝陵活動,之後回到白水縣探親,為發展山區教育事業慨然捐資2萬元人民幣,受到民眾熱烈歡迎,白水縣政府特頒“興學育才”匾,予以褒揚。1993年12月,應邀返鄉參加楊虎城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同年在白水縣設立“田益民秦琳教育基金會”,慨捐10萬元。1996年田益民以82歲高齡撰寫了《西安事變述評》一書,以見證人的身份,用科學的態度、翔實的資料,為研究西安事變、對青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貢獻力量。

妻子簡介

田益民的夫人秦琳,陝西省長安縣人,生前為大陸與香港的經貿合作費心盡力。田益民的女兒田小琳教授,為北京市政協委員、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編輯。她性格開朗,熱愛故鄉,曾隨父返鄉探親,凡與人接觸,都留下深刻印象。小女田平,現居香港,為陝西省第八屆政協委員。田小琳之子許揚,擔任飛鷹實業有限公司、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新疆中亞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中國企業大全》雜誌社經理,為人謙和,事業有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