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聚區:科學發展觀的科學體現

(三)文化創意產業符合集聚發展的內在要求 (三)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作用 (四)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運行模式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文聯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3月1日)
平裝: 26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05966367, 9787505966369
條形碼: 9787505966369
尺寸: 23.6 x 16.2 x 1.6 cm
重量: 322 g

作者簡介

李萬峰,男,1973年出生於河南南陽市,200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為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中國巨觀經濟管理教育學會理事,鄭州大學商學院兼職教授。研究方向為制度經濟、產業經濟及公共財政問題,曾參與中宣部、財政部、教育部、中國人民大學多項課題研究,參與編寫《公共財政學》等教材,在《財政研究》、《價格理論與實踐》等核心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

內容簡介

《產業集聚區:科學發展觀的科學體現(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研究)》系統論述了北京所具有的推進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獨特優勢,對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實踐的現狀和制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諸多因素進行了重新審視和剖析,在此基礎上從巨觀和微觀兩個層面,提出了若干有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產業集聚區:科學發展觀的科學體現(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研究)》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顯著的實踐價值,有助於人們更加深入地認識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規律性,對於政府部門制定和實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目錄

引子
導論
一、研究背景與問題的提出
二、本書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本書的理論意義
(二)本書的實踐意義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分析框架與研究內容
五、本書創新之處與局限
(一)本書的創新之處
(二)本書的局限
第一章 集聚化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基本模式
一、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和基本特徵
(一)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與性質
(二)文化創意產業的基本特徵
二、文化創意產業的集聚發展促進內生經濟成長
(一)文化創意重釋內生增長與可持續發展關係
(二)文化創意豐富和拓展了內生增長的基本模型
(三)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要符合集聚化產業規律
三、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集聚發展的內在動力
(一)產業集聚及產生原因
(二)產業集聚的形成條件
(三)文化創意產業符合集聚發展的內在要求
(四)強外部性促使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形成的建模分析
(五)圖解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形成的內在動力機制
四、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具有效率優勢
(一)集聚化可以提高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效率
(二)集聚化可以提高文化創意產業的生產效率
(三)集聚化可以提高文化創意產業的交易效率
(四)集聚化可以提高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效率
五、小結
第二章 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實踐
一、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優勢
(一)集聚發展的文化創意產業形成北京市新的經濟成長點
(二)北京市具有推進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特殊優勢
(三)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作用
二、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現狀
(一)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總體情況
(二)北京主要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分布概況及特點
(三)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形成類型分析
(四)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運行模式
三、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啟示
(一)完善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統籌機制,加強了組織協調工作
(二)科學規劃了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藍圖
(三)積極營造了促進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政策環境
(四)切實加強了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各項要素建設
(五)在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園區建設上摸索出了一些好經驗
(六)採取措施拉動文化創意產品的市場需求,促進內外貿易發展
四、小結
第三章 用國際視角審視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問題
一、以國際經驗審視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巨觀問題
(一)體制性障礙制約文化創意產業的整體集聚效應
(二)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產業政策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備
(三)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國際競爭力亟待提高
二、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微觀問題的國際啟示
(一)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規劃不夠科學,難以形成有效集聚效應
(二)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保障不足
(三)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的產業鏈系統不夠完整
(四)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的投融資體制有待完善
(五)人力資源和文化傳統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創意階層遠未形成
三、小結
第四章 建構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對策
一、區位優勢構筑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政策體系
(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激發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活力
(二)完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政策,涵養和提升社會整體創新能力
(三)完善以智慧財產權法為中心的法制環境,提供法律保障
二、軟硬體建設強化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集聚能力
(一)科學規劃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建設差異性產業集聚
(二)繼續推進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硬體環境建設
(三)加強和完善文化創意人才的管理水平
(四)加強理論研究,科學指導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實踐
(五)採取多種措施,營造有助於創新的環境氛圍
三、鏈式產業融合創新服務塑造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集聚效應
(一)鍛造集聚區產業鏈系統,實現功能性集聚
(二)加大集聚區經營管理創新力度,釋放集聚整體經濟效應
(三)完善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為集聚區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四)催生集聚區自組織系統的快速發展
(五)完善符合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規律的投融資體制
四、國際化戰略拓展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市場空間
(一)制定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國際化戰略
(二)成立出口輔助組織,完善專業出口支撐平台
(三)加快制定針對鼓勵文化創意產品出口的相關政策
(四)著力培育一批大型跨國企業和國際知名品牌
(五)精心打造深化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合作的良好條件
(六)切實加強產品推廣平台建設,促進國際競爭能力的提高
五、小結
結語


後記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