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汗症

產後汗症

產後汗症之病名見《金匱要略·產後病脈證並治》:“產後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產後自汗之名見於《諸病源候論》。產後盜汗之名見於《傅青主女科》。

簡介

產後症包括產後自汗、產後盜汗。產後氣虛腠理不密,出現汗出不止,動則益甚者,為產後自汗。陰虛內熱,出現睡時汗出,醒後即止者,為產後盜汗。

診斷依據

1.婦女產後汗出量過多,持續時間長。

2.產後自汗表現為靜止汗出不止,動則愈甚,或但頭汗出,甚或面如水洗,或汗出雖然不多,但持續多日不止。

3.產後盜汗表現為產後睡則周身汗出,甚則通身如浴,醒後自止。

4.檢查多無明顯陽性體徵。

鑑別診斷

1.產後中暑:發生在炎夏酷暑之時,有明顯的季節性,感受暑邪,驟發熱,汗出,神昏,甚則躁擾。

2.脫汗:發生在病情危急之時,正氣欲脫,陽不斂陰,以致汗液大泄,病情危重,有肢厥脈微等症。

產後汗症產後汗症

辨證論治

1.肺衛不固證:產後靜時汗出不止,稍動則汗出衣濕,時有惡風,汗出身冷,倦怠乏力,面色淡白,氣短懶言,舌淡苔薄白,脈緩無力。益氣固表。

2.陰虛內熱證:產後睡中汗出過多,甚或通身如洗,醒後汗止,面色潮紅,頭暈耳鳴,口燥咽乾,或五心煩熱,舌紅少苔少津,脈細數。滋陰止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