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氯化鈉溶液

生理氯化鈉溶液

生理氯化鈉溶液,適應症為手術、傷口、眼部、尿道及無菌管道系統等沖洗及預充用。用於產科的水囊引產。2.等滲性失水 原則給予等滲溶液,如0.9%氯化鈉注射液或複方氯化鈉注射液,但上述溶液氯濃度明顯高於血漿,單獨大量使用可致高氯血症,故可將0.9%氯化鈉注射液和1.25%碳酸氫鈉或1.86%(1/6M)乳酸鈉以7:3的比例配製後補給。方法原理: 供試品溶解後,加2%糊精溶液與螢光黃指示液,用硝酸銀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硝酸銀滴定液(0.1mol/L)相當於5.844mg的氯化鈉(NaCl)。

基本信息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生理氯化鈉溶液

英文名稱:Sodium Chloride Physiological Solution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學名稱為:氯化鈉

其結構式:NaCl

分子式:NaCl

分子量:58.44

性狀

本品為無色的澄明液體;味微鹹。

適應症

各種原因所致的失水,包括低滲性、等滲性和高滲性失水;高滲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套用等滲或低滲氯化鈉可糾正失水和高滲狀態;低氯性代謝性鹼中毒;外用生理鹽水沖洗眼部、洗滌傷口等;還用於產科的水囊引產。

規格

0.9%(2000ml:18g,3000ml:27g)

用法用量

沖洗及預充用,用量遵醫囑。

用法和用量

1.高滲性失水 高滲性失水時患者腦細胞和腦脊液滲透濃度升高,若治療使血漿和細胞外液鈉濃度和滲透濃度過快下降,可致腦水腫。故一般認為,在治療開始的48小時內,血漿鈉濃度每小時下降不超過0.5mmol/L。

若患者存在休克,應先予氯化鈉注射液,並酌情補充膠體,待休克糾正,血鈉>155mmol/L,血漿滲透濃度>350mOsm/L,可予0.6%低滲氯化鈉注射液。待血漿滲透濃度<330mOsm/L,改用0.9%氯化鈉注射液。補液總量根據下列公式計算,作為參考:

[血鈉濃度(mmol/L) -142]

所需補液量(L)=----------------------------- ×0.6×體重(Kg)

血鈉濃度(mmol/L)

一般第一日補給半量,餘量在以後2~3日內補給,並根據心肺腎功能酌情調節。

2.等滲性失水 原則給予等滲溶液,如0.9%氯化鈉注射液或複方氯化鈉注射液,但上述溶液氯濃度明顯高於血漿,單獨大量使用可致高氯血症,故可將0.9%氯化鈉注射液和1.25%碳酸氫鈉或1.86%(1/6M)乳酸鈉以7:3的比例配製後補給。後者氯濃度為107 mmol/L,並可糾正代謝性酸中毒。補給量可按體重或紅細胞壓積計算,作為參考。①按體重計算:補液量(L)=(體重下降(kg) ×142)/154;②按紅細胞壓積計算:補液量(L)=(實際紅細胞壓積-正常紅細胞壓積×體重(kg)×0.2)/ 正常紅細胞壓積。正常紅細胞壓積男性為48%,女性為42%。

3.低滲性失水 嚴重低滲性失水時,腦細胞內溶質減少以維持細胞容積。若治療使血漿和細胞外液鈉濃度和滲透濃度迅速回升,可致腦細胞損傷。一般認為,當血鈉低於120 mmol/L時,治療使血鈉上升速度在每小時0.5 mmol/L,補超過每小時1.5 mmol/L。

當血鈉低於120 mmol/L時或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症狀時,可給予3%~5%氯化鈉注射液緩解滴注。一般要求在6小時內將血鈉濃度提高至120 mmol/L以上。補鈉量(mmol/L)=[142-實際血鈉濃度(mmol/L) ]×體重(kg)×0.2。待血鈉回升至120~125mmol/L以上,可改用等滲溶液或等滲溶液中酌情加入高滲葡萄糖注射液或10%氯化鈉注射液。

4.低氯性鹼中毒 給予0.9%氯化鈉注射液或複方氯化鈉注射液(林格氏液)500~1000ml,以後根據鹼中毒情況決定用量。

5.外用,用生理氯化鈉溶液洗滌傷口、沖洗眼部。

不良反應

(1)輸液過多、過快,可致水鈉瀦留,引起水腫、血壓升高、心率加快、胸悶、呼吸困難,甚至急性左心衰竭。 (2)過多、過快給予低滲氯化鈉可致溶血、腦水腫等。

注意事項

(1)下列情況慎用:①水腫性疾病,如腎病綜合徵、肝硬化、腹水、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竭、腦水腫及特發性水腫等;②急性腎功能衰竭少尿期,慢性腎功能衰竭尿量減少而對利尿藥反應不佳者;③高血壓;④低鉀血症。

(2)根據臨床需要,檢查血清中鈉、鉀、氯離子濃度;血液中酸鹼濃度平衡指標、腎功能及血壓和心肺功能。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禁用。

【兒童用藥】補液量和速度應嚴格控制。

藥物相互作用

作為藥物溶劑或稀釋劑時,應注意藥物之間的配伍禁忌。

藥物過量

可致高鈉血症和低鉀血症,並能引起碳酸氫鹽丟失。

藥理毒理

氯化鈉是一種電解質補充藥物。鈉和氯是機體重要的電解質,主要存在於細胞外液,對維持正常的血液和細胞外液的容量和滲透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常血清鈉濃度為135~145mmol/L,占血漿陽離子的92%,總滲透壓的90%,故血漿鈉量對滲透壓起著決定性作用。正常血清氯濃度為98~106mmol/L,人體中鈉、氯離子主要通過下丘腦、垂體後葉和腎臟進行調節,維持體液容量和滲透壓的穩定。

藥代動力學

氯化鈉靜脈注射後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在體內廣泛分布,但主要存在於細胞外液。鈉離子、氯離子均可被腎小球濾過,並部分被腎小管重吸收。由腎臟隨尿排泄,僅少部分從汗排出。

包裝

輸液用聚氯乙烯軟袋,2000ml/袋,3000ml/袋。

藥物分析

方法名稱: 生理氯化鈉溶液—氯化鈉的測定—沉澱滴定法

套用範圍: 本方法採用滴定法測定生理氯化鈉溶液中氯化鈉(NaCl)的含量。

本方法適用於生理氯化鈉溶液中氯化鈉的含量測定。

方法原理: 供試品溶解後,加2%糊精溶液與螢光黃指示液,用硝酸銀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硝酸銀滴定液(0.1mol/L)相當於5.844mg的氯化鈉(NaCl)。

試劑: 1. 水(新沸放置至室溫)

2. 硝酸銀滴定液(0.1mol/L)

3. 基準氯化銨

4. 碳酸鈣

5. 螢光黃指示液

6. 糊精溶液

儀器設備:

試樣製備: 1. 硝酸銀滴定液(0.1mol/L)

配製:取硝酸銀17.5g,加水適量使溶解成1000mL,搖勻.

標定:取在110℃乾燥至恆重的基準氯化銨0.2g,精密稱定,加水50mL使溶解,再加糊精溶液(1→50)5mL,碳酸鈣0.1g與螢光黃指示液8滴,用本液滴定至渾濁液由黃綠色變為紫紅色,每1mL硝酸銀滴定液(0.1mol/L)相當於5.844mg的氯化銨,根據本液的消耗量與氯化銨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濃度。

2. 螢光黃指示液

取螢光黃0.1g,加乙醇使溶解成100mL。

3. 糊精溶液

取糊精1g,加水使溶解成50mL。

操作步驟: 精密量取本品10mL, 加水40mL、2%糊精溶液5mL與螢光黃指示液5-8滴,用硝酸銀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硝酸銀滴定液(0.1mol/L)相當於5.844mg的氯化鈉(NaCl)。

註:“精密稱取”系指稱取重量應準確至所稱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體積的準確度應符合國家標準中對該體積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國家藥典委員會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二部,p.76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