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癌

某些癌症與人類不良的生活方式或是生活中的行為有關。醫學界之所以提出“生活方式癌”這個概念,就是提醒人們要保持自己的良好生活方式,摒棄不良的生活習慣。

含義

生活方式導致的直腸癌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直腸癌

肝癌、胃癌肺癌等,是從不同器官名稱上區分不同的癌症。若從發病原因來看大致可分三類:一、生物致癌,包括病毒和寄生蟲,如白血病、鼻咽癌、血吸蟲所致的直腸癌等;二、化學物質致癌,如亞硝胺、苯並芘可致食管癌、肺癌;三、物理因素致癌,如過多照射線可致白血病等。

抽菸、酗酒、經常熬夜,在車水馬龍的街頭呼吸汽車排放出的廢氣;甚至在家廚房炒菜時釋放出的油煙霧氣等等,都存在著致癌物的可能。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社會的轉型使人類逐步擺脫了營養不良和傳染性疾病,而大量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又出現在人類面前,癌症就是其中之一。人類不健康的衣食住行都有引起癌變的可能,這種癌症就是“生活方式癌”。

“生活方式癌”,主要從預防學的角度提出的新概念,目的在於倡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樹立防癌意識。它告訴人們,癌症是可以治癒的,也是可以預防的;但如果按照現行的保健觀念,一定要等到感覺病痛時才到專科醫院檢查或再去治療,這時的癌症已發展到中期或晚期。治療不僅變得非常困難,而且代價也將會更高。

病理

每個人身上都有原癌基因,也有抗癌基因,一般情況下它們都是處於封存不動狀態。但如果發生了某種特別的情況,使得原癌基因被激活了或抗癌基因丟失了,人就會患上癌症。那么原癌基因是如何被激活、抗癌基因又是如何丟失的呢?這肯定與外界的因素有關,這種外界的因素就來自於人們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行為。打一個比方,苯並芘已被明確是一種致癌物質,它是如何進入人體引起肺癌的呢?是因為抽菸吸入了大量的苯並芘,這就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癌”。

原癌基因的被激活、抗癌基因的丟失的外因來自於人們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活行為。一般認為,35%的癌症與飲食有關,過多的高脂肪、高蛋白,不吃或少吃蔬菜水果,再加上體育運動鍛鍊少,也是誘發癌症的重要因素。

現狀

不良飲食習慣會導致癌症高發不良飲食習慣會導致癌症高發

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顯示,“生活方式癌”占癌症病人的比例高達80%。不健康的衣食住行所引起的癌症即是“生活方式癌”。比如肺癌與吸菸有關,而酗酒、經常熬夜、吃夜宵易被肝癌、胃癌、食管癌等盯上,而長期靜坐不運動則是直腸癌的高危因素,乳腺癌與高脂肪、高蛋白飲食脫不了干係,性生活紊亂的婦女患宮頸癌的比率較高等等。

生活方式的改變,的確可以改變癌症發生的機率,以女性惡性腫瘤的發生為例,據統計,解放初期上海市女性惡性腫瘤中排序第一的宮頸癌,現在已降至第八位。醫學院在進行臨床教學時已很難找到活著的晚期宮頸癌的病例,只能給學生看資料照片;而過去極少見的乳腺癌現在卻排到了第一,這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影響女性癌症排序發生變化的最生動的例子。因為宮頸癌的發生與生孩子多、性行為混亂有關,18歲以前發生過性行為的女性也易患子宮頸癌;而乳腺癌的發生則與營養過剩、哺乳過少有關。
生活方式的不同還使城市與農村的癌症排序譜有所不同。在農村,發病率居高的是胃癌與食管癌;而在大城市卻是肺癌、直腸癌。上海市民中,大腸癌的發病率在各種癌症發病率的順序中已從第六位升至第四位,發病數淨增3倍,與近年來脂肪的進食增幅恰成正比。1998年,美國首次出現癌症死亡率下降趨勢,因為美國人更早更多地意識到了癌症與飲食習慣的關係,通過改變不良飲食習慣、戒菸及提高接種B肝疫苗覆蓋率,腫瘤發病就會逐步減少。

高發癌症

高風險習慣

吸菸易致肺癌吸菸易致肺癌

衣、食、住、行都可能會引發“生活方式癌”,其中以飲食與癌症的關係最為密切。高脂肪、高熱量膳食,可致乳腺癌、大腸癌、胰腺癌、前列腺癌;高鹽、黴菌污染及醃製、燻烤煎炸食品,可致胃癌、肝癌、鼻咽癌;長期高脂肪、低纖維膳食,可致大腸癌;酒精,雖然至今尚未被證實為致癌物質,但已證實為促癌物質,患病毒性肝炎後繼續飲酒的人與肝炎後不再飲酒的人相比,前者患肝癌的危險性高出2倍。此外,某些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也會引發癌症。口腔不潔易患口腔癌症;不潔性生活可致陰莖癌或宮頸癌;長期吸菸與被動吸菸、廚房空氣污染,可致肺癌、胃癌、喉癌、膀胱癌等。

生活環境的改變會給人帶來喜、怒、哀、樂等不同的情緒變化。醫學專家認為,這也與癌症的發生有關係,比如性格憂鬱的人和飯後時常生悶氣的人易得胃癌;脾氣暴躁(中醫觀點易傷肝)的人易得肝癌等。

情況調查

調查:江蘇省人民醫院的統計表明,2009年一年的肺癌患者比往年增加,病區約30%的腫瘤患者為肺癌病例。從臨床情況看,肺癌的患病情況與性別沒有必然趨勢,以前以男性居多,但現在隨著環境污染、汽車尾氣等原因,女性肺癌患者也在增多。可引起肺癌的不良生活方式:除去大氣污染外,吸菸是肺癌的重要因素。

調查:20多歲的年輕人正值花季年齡卻患上胃癌,並且,這些年輕患者平時仗著年輕力壯,偶有上腹部不適、隱痛等症狀時也不加注意,小病拖成大病後才來就醫,而到醫院一查就已經是癌症中晚期、失去最佳治療時機。可引起胃癌的不良生活方式:過去因為黃麴黴素、亞硝酸鹽導致的胃癌病例正在呈下降趨勢,但不良生活方式又導致新的胃癌高發人群。喜吃煙燻、油炸和烘烤食物,暴飲暴食,進食過快,進食時情緒緊張,飲酒無度,新鮮蔬菜、膳食纖維進食過少,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過多,長期處於高壓狀態等都會誘發胃癌。

熬夜也易患癌症熬夜也易患癌症

調查:在江蘇省中醫院收治的腫瘤患者中,胰腺癌的發病率上升幅度最大,2009去一年也不過10多例,但2009年僅半年的時間裡,該院就收治了30例左右。並且,這些病人一經發現就已經到了中晚期,治療難度較大。從發病情況看,患者以男性居多,多在45歲以上。往往在早期症狀時不加注意,到腰部出現疼痛、嚴重腹痛時才來就診,此時卻已經到了晚期。引起胰腺癌不良生活習慣:有些人平時工作忙,一日三餐較隨便,到了節假日就暴飲暴食。其後果是,輕者引起消化不良、腹脹不適,重者引起急性胰腺炎,甚至危及生命,也為胰腺癌種下隱患。

調查:從門診情況看,城市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正迅速增長,並且發病傾向趨於低齡化,與過去的年齡特點有些唱反調,去年中大醫院收治的最年輕乳腺癌患者是一位21歲的未婚女性。並且,臨床上發現,激素依賴型乳腺癌病例正在增多。不良生活習慣:得病原因除了公認的遺傳因素外,工作節奏加快、內分泌失調以及過多人流、服用避孕藥物、飲酒、抽菸等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是禍首。

調查:癌症譜在農村,發病率居高的是胃癌與食管癌,而在大城市卻是肺癌、直腸癌等,這些就是生活方式不同所帶來的變化。不良生活習慣:像抽菸、酗酒、經常熬夜吃夜宵、在車水馬龍的街頭呼吸汽車排放出的尾氣,甚至在家炒菜時吸到油煙霧氣等等,都有致癌的可能性。

預防措施

預防生活方式癌,就必須要切斷不良生活方式與癌的通道,具體而言有如下預防措施:

常吃鮮蔬菜水果。不新鮮的食品中多含有亞硝酸鹽,在胃腸道內易轉化為強烈致癌物亞硝胺,這是一種肯定會致癌的物質。而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維生素C,可以抑制亞硝胺在人體內的合成;同時水果中的果膠、黃酮等物質還具有防癌作用。

好的生活習慣可以預防癌好的生活習慣可以預防癌

食物不要吃得太精細,常吃纖維素高的素食。肉食中的動物脂肪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長期食用不僅容易引起膽固醇過高及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同時也有致癌的可能。而素食可以淨化血液,預防便秘及痔瘡的發生。
改變一日三餐的營養和食物結構。受現代生活方式的影響,一般家庭的晚餐往往營養過於豐盛;還有的人經常吃夜宵,胃腸不堪重負。
戒菸、戒酒。煙霧中的有害物質多達600多種,其中可致癌的有40多種,吸菸不僅危害自己,更殃及他人。有專家說,假如全世界的人都不再吸菸,女性生癌的人數可能會減少三分之一;而男性甚至可減少五分之二。
飲食要提倡清淡。“清淡”兩字不僅意味著少油,還意味著少鹽。食物過量的鹽易損壞胃黏膜表面的粘液層,使胃黏膜損傷而導致屏障機能喪失,致癌物質極易入侵而造成胃癌的發病率升高。所以,醃、臘製品一定要少吃或儘量不吃。
改善烹調方式。每到隆冬臘月,有的地方人們都喜歡醃製臘魚、臘肉,這些食品若與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如甜椒、青花菜、豌豆苗、芹菜、青菜、苦瓜、豆瓣菜等搭配食用,將會安全得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