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節律

生命節律

在生命過程中,從分子、細胞到機體、群體各個層次上都有明顯的時間周期現象,其周期從幾秒、幾天直到幾月、幾年。廣泛存在的節律使生物能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

生物節律 biological rhyth

名詞解釋:生命現象中的節律性變化。
生命過程中,從分子、細胞到機體、群體各個層次上都有明顯的時間周期現象,其周期從幾秒、幾天直到幾月、幾年。廣泛存在的節律使生物能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

生命節律生命節律
地球
生命節律生命節律
宇宙行星

形成原因:
生物節律現象直接和地球太陽月球間相對位置的周期變化對應。
主要表現形式:
一)日節律。
以24小時為周期的節律,通稱晝夜節律(如細胞分裂、高等動植物組織中多種成分的濃度、活性的24小時周期漲落、光合作用速率變化等)。
二)潮汐節律。
生活在沿海潮線附近的動植物,其活動規律與潮汐時相一致。
三)月節律。
約29.5天為一期,主要反映在動物動情和生殖周期上。
四)年節律
動物冬眠夏蟄洄游,植物的發芽、開花、結實等現象均有明顯的年周期節律。除天體物理因子外,光線溫度、餵食、藥物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起調時作用。
五)此外,還有一些生物節律不受外界影響。
例如,正常成人心搏每分鐘70次,合成和酶活性的振盪周期為1到幾十分鐘,神經電位發放頻率則可達101~102赫。通常把生物體內激發生物節律並使之穩定維持的內部定時機制稱為生物鐘。對生物鐘有兩種假說:一種認為生物體系根據外界自然周期現象定時,因而產生了與天體物理因子等同步的節律;另一種認為生物鐘是先天性和遺傳性的,是一種內在的振盪機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