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電力投資集團

甘肅省電力投資集團

巍巍祁連,雄峙河西;悠悠黃河,情系華夏。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發祥地。這裡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發展已成為這片熱土的最強音。在這片充滿希翼的土地上,活躍著一支以改革創新、開拓奮進為己任的生力軍,這就是甘肅省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基本信息

企業概述

20年來,甘肅電投人馳騁千里隴原,跋涉艱難險阻,領略壯闊波瀾,用汗水和智慧書寫了成功和輝煌:總資產從2.6億元躍升至124億元、增長了46倍,淨資產從2.4億元躍升至52.4億元、增長了21倍,累計向國家繳納稅收35億元,成為全省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新星”;同時,他們因創造了項目建設的“電投速度”,承擔了甘肅省“兩大夢想”工程———引洮九甸峽水利樞紐工程和蘭渝鐵路項目,實施了甘肅節能減排“第一爆”而更加引人矚目。

企業歷程

集資辦電揚風帆造福隴原寫華章1970年到1987年,全國18年連續缺電。1987年9月,國務院提出“政企分開,省為實體,聯合電網,統一調度,集資辦電”的二十字電力發展和改革方針。1988年4月,省政府決定成立甘肅省電力建設投資開發公司,掛靠省電力工業局,籌集和管理電力建設開發基金,承擔管理省電力建設固定資產投資的任務;1998年12月,省國有資產管理局以當年公司實際占用國有資產16億元作為授權範圍,要求公司進行依法經營和管理,承擔授權範圍內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責任;2005年7月,省政府將公司組建為甘肅省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註冊資本變更為36億元,同時加掛甘肅省投資集團公司牌子,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公司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全省重點產業領域或重大項目的開發和經營;組織實施甘肅省電源項目及省政府安排的其它重大項目(包括能源、交通、基礎設施、高新技術等)的投融資、建設及經營管理;承擔省政府批准或委託的其他業務。 光陰似箭如流水,彈指一揮二十載。甘肅電投成長發展的20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主要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1988年到2002年,依據國家和甘肅省集資辦電政策,甘肅電投負責全省範圍內電力建設開發基金的籌集及省級電力資產的經營管理,截至2000年集資辦電政策取消共徵收資金21億元。利用這部分資金,甘肅電投滾動發展,以參股投資為主,參與了全省縣級小水電、農電送變電和絕大多數電源項目的建設與改造;2002年到2005年,甘肅電投堅持以控股投資為主,建設了張掖電廠、九甸峽水利樞紐、炳靈水電站等一大批省內重點項目,發展壯大省級電力資產,公司電力主營業務迅速得到提升;2005年,省政府決定將其組建為集團公司,賦予公司參與蘭渝、西平鐵路和甘肅會展中心建築群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建設等職能,公司步入集團化、綜合性發展的新階段。

20年來,甘肅電投積極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政府投資主體的投資導向作用,抓項目促發展,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突破,迅速發展壯大,成為推動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企業發展

發揮投資導向作用實現跨越式發展

甘肅電投的歷史,是堅持科學發展觀,抓項目促發展的歷史。

張掖電廠、炳靈水電站、九甸峽水利樞紐等一批重點項目的成功運作,全方位彰顯了甘肅電投能抓項目、會抓項目、而且能夠抓好項目的實力和水平。

投資公司在投資領域、經營方式、利潤來源等方面不同於一般的國有企業,不具體生產產品。它以項目為載體,以資本運營為手段,通過資本—資產—資本的運營過程,用增值變現的資本投資新的項目、創造新的企業,是生產企業的企業,是名副其實的企業孵化器。目前,甘肅電投擁有控、參股公司21家,其中控股公司11家,控股公司員工2694人。

作為省政府投資主體,承擔省內電源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建設重任,促進全省經濟發展,既是甘肅電投的政治責任,又是做強做大的有效途徑。甘肅電投擔當著“投融資平台”,著力實現政府投資意圖,通過發揮項目融資“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先後投資50億元,引導融通其它資金超過200億元,以少量的國有資本吸引和帶動更多的社會資金進入政府需要的產業領域,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2002年以來,甘肅電投新一屆領導班子堅定做強電力主業、特別是控股建設電力項目的決心,搶抓機遇,按照“開工建設一批、前期論證一批、後續準備一批”的項目建設方針,控股建設了10餘個項目,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目前,建成及部分建成省內電力項目20餘個,總裝機容量648萬千瓦,投產權益裝機容量252萬千瓦,占全省投產裝機容量的20%,成為甘肅境內權益裝機容量最大的電源建設主體,為甘肅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能源保障。

甘肅電投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優先發展水電,最佳化發展火電,積極發展風電和其他能源,穩步發展非電力類項目,積極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張掖電廠一期工程從開工建設到一號機組投產發電,實現了國內同類型機組19個月投產發電的先進工期,比國家標定工期提前11個月;實施了甘肅節能減排第一爆,關停了永昌發電公司五台高耗能、高污染的小機組,為實現全省節能減排目標、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2008年8月,九甸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首台機組併網發電,使甘肅中部乾旱地區300萬人民“引洮河清流,解隴中之渴”的夢想變為現實。

數字的背後,是甘肅電投每一次前進的坐標,經線是國民經濟的脈絡,緯線是造福隴原的拳拳之心。一個個重點項目的建成投產,“電投速度”的創造,政府投資主體職能作用的發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省委省政府賦予甘肅電投更加重大的歷史使命,安排承擔蘭渝鐵路、甘肅會展中心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建設任務,希望甘肅電投在甘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目前,甘肅電投已經形成了以電力項目投資及電力資產運營為主導產業,以甘肅會展中心建築群項目為主的房地產板塊,以蘭渝、西平、天平、蘭青二線為主的鐵路板塊,以隴東煤電基地為主的煤炭板塊為支撐產業的業務發展模式,實現了單一的電力投資向多元化投資經營的轉變、由投資項目參股型向投資項目控股型的轉變,由投資項目股權管理向投資項目股權經營型的轉變、盈利模式由參股向以控股企業為主導的跨越式轉變。

一個個項目,凝聚著甘肅電投人頑強拼搏的心血和汗水;一項項工程,鑄就了造福隴原人民的一座座豐碑。

企業管理

推行現代企業制度確保資產保值增值甘肅電投的歷史,是推行現代企業制度,實現法人治理結構有效運轉,探索和實踐國有投資控股公司運作模式,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歷史。

20年來,甘肅電投立足實際,開拓創新,逐步樹立了資本運營和階段性持股的經營理念,形成了對投資企業有效監管的運營機制。

集團公司本部是戰略決策中心、資本運營中心、財務控制中心、人力資源配置中心,發揮“投資、監管、協調、服務”職能。

甘肅電投堅持不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不按現代企業制度運作就不投資的原則,所有控、參股企業均規範為有限責任公司。在法人治理結構框架下,明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班子的管理層次定位、權力及職責,形成了一套關於董事會決策管理,外派高管人員,公司職能部門對項目進行經營財務、審計監察、資產分析的多層次管理辦法,形成了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按科學、規範工作流程運行的機制。

對項目投資決策,嚴格執行集團公司投資決策管理辦法,規範決策流程,充分發揮經理辦公擴大會和專家決策委員會的作用,實行票決制,科學民主決策。

對在建項目,大力推行項目資本金制度、項目法人負責制、項目監理制、項目招投標制、項目契約管理制“五制”管理,確保了安全、質量、工期、造價四大目標的實現。

對控股經營企業,建立了以發展戰略為指導、日常運營為主線、財務預算為工具、業績考核為驅動力“四位一體”的經營機制,深入開展以“6S”為代表的精細化管理和對標管理,全面推行目標責任考核,激勵每一個經營班子跳起來摘桃子,將全部精力放到提高效益和安全生產上來,促進了整體經營水平的穩步提高。

甘肅電投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科學的管理手段,打造了一個個現代化的企業,生產經營井然有序,廠容廠貌整潔優美,員工隊伍積極向上,得到各級領導和專家的一致好評。

人是最關鍵的因素。甘肅電投把黨管幹部原則和市場機制有機結合,堅持選好一個總經理、定好一個考核目標、用好一個機制“三個一”的原則,堅持德才兼備,通過社會招聘、項目聘用等辦法嚴把進人關,形成了考試、民主測評、組織考察、會議研究、試用期考察等一整套嚴格規範的選人用人工作程式,用好、用活人才,培養出了一支想幹事、會幹事、又不出事的優秀管理團隊。

甘肅電投市場化的理念和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充分體現在項目建設和管理效益中。由於歷史原因,永昌電廠、洮河三甲水電站裝機小、人員多、虧損嚴重。甘肅電投接管後,科學決策,通過深化內部改革、挖潛增效,最佳化資源配置,提高管理效能;通過新上項目,增強發展後勁,使老企業煥發出新活力,均創造了一年減虧、兩年盈利的驕人業績。永昌“上大壓小”改擴建項目積極推進,洮河海甸峽、蓮麓一級、二級水電站梯級開發如火如荼。項目扭虧增盈的實踐,有力地證明了甘肅電投不僅善抓項目,而且能經營好項目,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二十年風雨歷程,二十年開拓奮進。無論是計畫經濟時回響號召投身建設,還是市場經濟中憑藉智慧謀求發展,堅忍不拔的甘肅電投人始終激情飛揚,不斷自我超越,跟隨並推動著歷史的巨輪滾滾向前。甘肅電投的經營業績穩步提高,售電量、利潤、淨資產收益率、項目投資額等四項主要經營指標連年攀升。2005~2007年度,連續3年被省國資委評定為業績考核A級單位,在省屬企業中名列前茅。

企業文化

打造“電投”特色文化忠實踐行“三為”理念 甘肅電投的歷史,是積極打造電投文化,以文化人,踐行和詮釋“三為”理念的歷史。

企業文化是保持企業基業長青的基石。甘肅電投堅持以人為本,強化企業文化建設,形成了“為出資人負責、為社會負責、為員工負責”的企業宗旨,“做電投人、熱愛電投、情系電投、忠誠電投、奉獻電投”的共同價值觀,“主動、熱情、忠誠、奉獻、廉潔、一流”的行為規範等,這些理念已成為甘肅電投發展的不竭之源。

甘肅電投高度重視黨建工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探索改進和加強黨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舉措,把落腳點放在加快企業發展上。堅持開展經常性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培訓,深入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四好”班子創建、“甘肅電投杯”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知識競賽、“增強責任心”主題教育、打造一流員工隊伍等活動,使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

作為一個資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企業,甘肅電投始終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持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凡是黨風廉政建設考核評定為不合格的幹部,實行一票否決。在“三重一大”事項中,堅持集體決策,業務開支均提交會議研究決定。嚴格執行《招投標法》,公平、公開、公正、透明的“陽光”操作,多年來未發生和發現違紀違法的行為。

長期以來,在捐資助學、扶危濟困、抗震救災等社會公益事業中,甘肅電投人傾情奉獻,積極回饋社會,近幾年來累積捐款捐物600餘萬元,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

積極為職工民眾辦實事、辦好事,讓廣大員工共享企業改革發展的成果,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為員工負責是甘肅電投不懈的追求。先後投入近千萬元修建員工餐廳、健身中心,搭建起了精神文明建設的平台;張掖發電公司、河西水電公司等控股公司生活小區充滿現代生活氣息,成為當地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企業文化的深化、根植和引導,使公司呈現出了高績效文化與高績效業績的統一,呈現出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齊飛、協調發展的可喜局面,湧現出了甘肅省“勞動模範”李寧平、“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袁軍等一大批忠於職守、樂於奉獻的先進典型,各控、參股企業都是當地經濟發展和文明建設的排頭兵。

甘肅電投相繼獲得了省、市、區“文明單位”和“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2008年,被省文明辦確定為“全國文明單位”申報單位。2007年8月,中共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同志欣然為甘肅電投題字:“弘揚甘肅精神,創建國內領先、省內一流的現代企業集團”。

憶往昔崢嶸歲月,這非同尋常的20年,是甘肅電投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20年,是甘肅電投自強不息、銳意進取的20年,是甘肅電投敢為人先、執著創新的20年。一部甘肅電投的發展史,就是一幅鐫刻著甘肅電投人光榮與夢想的雄偉畫卷,承載著全部甘肅電投人的奉獻和情感。他的發展歷程,投射出甘肅經濟建設的縮影,見證了國有企業的崛起和成長,映照出奮鬥者生生不息的精神和風貌。

20年的發展實踐啟示甘肅電投:必須始終堅持發展這箇中心任務不放鬆。科學發展是時代的主旋律。甘肅電投作為政府投資主體,追求的是發展與作為。有為才能有位,只有始終堅持國有經濟發展方向,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出發,積極參與全省重大基礎設施、能源項目建設,才能不斷增強發展後勁,特別要突出抓好一些事關全省經濟發展的重大項目,才能真正體現政府投資意圖,甘肅電投才會更具影響力和帶動力。

20年的發展實踐啟示甘肅電投:必須始終堅持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方向,加強經營管理。創新是企業前進的動力和源泉,管理是企業永恆的主題,風險防範是企業健康發展的保證。要始終根據內外部環境和企業資源條件的變化,不斷深化改革,堅定不移地用現代企業制度規範投資企業,在法人治理結構的框架下,理順關係,健全機制,科學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風險防範體系,確保甘肅電投健康發展。

20年的發展實踐啟示甘肅電投:必須始終堅持“三為”理念。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為甘肅經濟社會的發展作貢獻,這既是甘肅電投的使命,也是生命力所在。作為國有企業,甘肅電投肩負著為政府分憂的政治責任、社會責任,不為出資人負責、不能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甘肅電投就失去了存在的條件;甘肅電投的事業是靠廣大員工來共同完成的,必須把以企業文化建設、員工隊伍建設為主要內容的精神文明建設作為企業快速發展的助推器,培育獨具特色的“甘肅電投”企業文化,建設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只有為員工負責,讓員工得到實惠,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實現企業目標與員工價值的統一,才能保持甘肅電投的和諧發展。

遠景展望

科學發展繪藍圖志在高遠譜新篇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在甘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甘肅電投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四抓三支撐”發展戰略,充分發揮政府投資主體作用,突出電力主業,最佳化資產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轉變經營發展模式,建設資源節約型、效益良好型企業,全力打造“國內領先,省內一流”的企業集團。 “十一五”的藍圖已經繪就,甘肅電投人正以朝氣蓬勃、銳意進取的昂揚態勢拼搏在隴原大地上。

“十一五”期間,甘肅電投將投入資本金60億元,帶動投資400億元,其中:帶動電力項目投資150億元,帶動鐵路項目投資250億元。到2010年,資產總額將達190億元,較“十五”末增長140%,年均增長率28%。

“十一五”末,甘肅電投主營業務收入將達22億元,比2005年增長250%,年增長率50%,“十一五”時期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85億元,累計完成利稅22億元;資產保值增值率120%;年均淨資產收益率≥4%。

“十一五”末,甘肅電投的可控裝機容量將達320萬千瓦,較“十五”末翻兩番,年增長率32%;權益裝機容量將達400萬千瓦,較“十五”末翻一番,年增長率15%。2010年,甘肅電投的發電量將達90億千瓦時,比2005年增長260%,年增長率30%,5年累計實現發電量300億千瓦時。

黃土高原,見證了甘肅電投抓項目、促發展的執著;隴原大地,記錄著甘肅電投人打造現代企業,構建和諧社會的熱忱。歷史的責任和宏偉的目標激勵甘肅電投要始終保持勇於開拓、善於創新的精神狀態,扎紮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甘肅電投人堅信,有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有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有一個團結進取的領導班子,有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只要甘肅電投人以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精神發奮圖強,埋頭苦幹,就一定能夠把甘肅電投的事業推向新的歷史階段,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歷經風雨攬盡彩虹,志在高遠再寫華章。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甘肅電投人正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只爭朝夕的拼搏精神、勇往直前的豪邁激情,全力打造“國內領先、省內一流”企業集團,用全部的赤誠奏響發展的最強音,為隴原騰飛、為甘肅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