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儀器發展指南

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環境管理的基礎和技術支持。隨著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發展,迫切需要加快全國環境管理基礎能力的建設,提高環境監測能力和環境監督執法現代化水平。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組織制訂了《環境監測儀器發展指南》,二○○○年十二月八日發布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檔案

環發[2000]239號
關於發布《環境監測儀器發展指南》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局:
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環境管理的基礎和技術支持。隨著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發展,迫切需要加快全國環境管理基礎能力的建設,提高環境監測能力和環境監督執法現代化水平。
為引導和促進我國環境監測儀器生產的技術進步,適應環境監測自動化、網路化、即時化、智慧型化的發展趨勢,結合我國環境監測工作的需求和環境監測儀器的生產情況,我局組織制訂了《環境監測儀器發展指南》,現予發布,請參照執行。
附屬檔案:環境監測儀器發展指南
二○○○年十二月八日

環境監測儀器發展指南

為了引導和促進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產業的發展,提高環境監測儀器的技術水平,特編制環境監測儀器發展指南。

一、環境監測儀器生產及技術現狀

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的基礎和技術支持,隨著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發展,我國環境監測技術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環境監測儀器生產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目前,我國環境監測儀器的生產企業有140餘家,年產值4.8億元,約占全國環保產品產值的2.3%。環境監測儀器的主要產品是各種水污染和大氣污染監測、噪聲與振動監測、放射性和電磁波監測儀器。我國生產的煙塵採樣器、煙氣採樣器、總懸浮微粒採樣器、油份測定儀、污水流量計等環境監測儀器已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內市場上占有很大比例。國產大型實驗室用原子吸收、紫外可見分光光度儀、氣相色譜儀等監測儀器自動控制技術採用程度較低,關鍵零部件尚依賴進口。
我國環境監測儀器多是中小型企業生產,產品基本集中在中低檔的環境監測儀器,遠不能適應我國環境監測工作發展的需要。主要表現為:
①技術檔次低,低水平、重複生產嚴重,規模效益差;
②產品質量不高,性能不穩定,一致性較差,使用壽命短,故障率高;
③研究開發能力較低,線上監測儀器的系統配套生產能力較低,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

二、環境監測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目前,全國已形成了國家、省、市、縣4級環境監測網路。共有專業、行業監測站4800多個,其中環保系統2200多個監測站,行業監測站2600多個。國控的空氣品質監測網站103個、酸雨監測網站113個、水質監測網站135個。此外還建有噪聲監測網、輻射監測網、區域監測網等。
到2005年,國控環境監測網路調整為:環境空氣監測網站226個,測點數793個;酸雨監測網站239個,測點數472個;水質監測網站197個,監測斷面1074個;生態監測網站15個。
目前,我國已制定各類國家環境標準410項,覆蓋了大氣、水質、土壤、噪聲、輻射、固體廢物、農藥等領域。已開展了環境質量監測、環境質量周報、日報、預報監測;污染源監測、污染事故應急監測、污染物總量控制監測、污染源解析監測,環境污染治理工程效果監測等等。需監測的污染因子達百餘種。
環境監測及監測儀器發展趨勢:
1、以目前人工採樣和實驗室分析為主,向自動化、智慧型化和網路化為主的監測方向發展;
2、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方向發展;
3、由較窄領域監測向全方位領域監測的方向發展;
4、由單純的地面環境監測向與遙感環境監測相結合的方向發展;
5、環境監測儀器將向高質量、多功能、集成化、自動化、系統化和智慧型化的方面發展;
6、環境監測儀器向物理、化學、生物、電子、光學等技術綜合套用的高技術領域發展。

三、重點發展的環境監測儀器

1、空氣和廢氣監測儀器:
(1) 污染源煙塵(粉塵)線上監測儀
用於線上監測污染源煙塵、工藝粉塵排放量(濃度或總量),包括測量相關參數:流量、O2、含濕量、溫度等,是實現污染源排放總量監測的必備監測儀器。
(2) 煙氣SO2、NOx線上監測儀
用於線上監測煙氣中SO2、NOx含量,通過流量測量,實現總量監測。
(3) 環境空氣地面自動監測系統
該系統用於空氣品質周報、日報監測,主要監測項目有:SO2、NOx、CO、O3、PM10等。
(4) 酸雨自動採樣器
自動採集降水樣品,以便測定降水的pH值。
(5) PM10採樣器
用於採集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10μm以下的顆粒物。
(6) 固定和攜帶型機動車尾氣監測儀
用於測定機動車排放尾氣中CH、CO等含量。
2、污染源和環境水質監測儀器:
(1) 污染源線上監測儀器
污染物排放的總量監測要求濃度與流量同步連續監測,線上測流和比例採樣是總量監測的基本技術手段,對於重點污染源還需要配備線上監測儀器。
(2) 流量計
用於規範化的明渠污水排放口流量的線上連續監測儀器。
(3) 自動採樣器
用於污染源排放口具有流量比例和時間比例兩種方式的線上自動採樣裝置。
(4) 線上監測儀器
用於工業污染源或污水排放口的線上測分析儀器。監測主要項目有:COD、TOC、UV、NH4、NO3-N、氰化物、揮發酚、礦物油、pH等,應具有自動校正和自動沖洗管路功能。
(5) 環境水質自動監測儀器
用於地表水環境質量指標的線上自動監測儀器。水質自動監測項目分為水質常規五參數和其它項目,水質常規五參數包括溫度、pH、溶解氧(DO)、電導率和濁度,其它項目包括高錳酸鹽指數、總有機碳(TOC)、總氮(TN)、總磷(TP)及氨氮(NH3-N)。
(6) 總有機碳(TOC)測定儀
總有機碳(TOC)是反應水體有機物含量的指標,可用於污染源或地表水的監測。
3、攜帶型現場應急監測儀器
攜帶型現場應急監測儀器,用於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監測,其主要特點為小型、便於攜帶及快速監測。
(1) 攜帶型分光光度計
用於現場監測的攜帶型分光光度計,測試組件一般包括氰化物、氨氮、酚類、苯胺類、砷、汞及鋇等毒性強的項目。
(2) 小型有毒有害氣體監測儀
用於現場有毒有害氣體監測的小型攜帶型儀器,主要監測項目有CO、Cl2、H2S、SO2及可燃氣監測等。
(3) 簡易快速檢測管
用於快速定量或半定量檢測水中或空氣中有害成分的現場用簡易裝置,主要監測項目有CO、Cl2、H2S、SO2、可燃氣、氨氮、酚、六價鉻、氟、硫化物及COD等。
4、電磁輻射和放射性監測儀器
(1) 全向寬頻場強儀
用於測量某頻率範圍內的綜合電磁場強。
(2) 頻譜儀
用於測量不同頻率電磁輻射的場強及譜分布。
(3) 工頻場強儀
用於測量50HZ工頻電磁場強度。
(4) 大面積屏柵電離室α譜儀
測量環境介質中α放射性核素的濃度。
(5) 全身計數器
用於監測職業工作者或公眾的全身污染情況。
(6) 環境輻射劑量率
用於監測環境貫穿輻射水平。

四、重點研究的環境監測儀器和環境標準樣品

1、環境遙感監測系統。用於監測大範圍的環境污染狀況與生態環境狀況。如監測河上、海上溢油;監測各排污口排污狀況;遠距離監測污染源煙塵、煙氣排放情況以及發生赤潮的面積、程度等。實現環境預報監測。
2、有機污染物自動連續監測系統。
3、光化學煙霧監測系統。
4、有機物環境標準樣品(①揮發性鹵代烴混合標樣,②揮發性芳香烴混合標樣,③多環芳烴混合標樣,④苯胺類混合標樣,⑤酞酸酯類混合標樣,⑥有機磷農藥混合標樣,⑦有機氯農藥混合標樣,⑧含N、含P的有機農藥混合標樣,⑨半揮發性有機物混合標樣,⑩揮發性有機物混合標樣)等。
5、PM2.5採樣器。

五、 發展環境監測儀器的政策措施

1、發展環境監測儀器及其設備是實現監測技術現代化,為環境保護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準確信息的重要保證,國家鼓勵研製開發和生產國家所需的監測儀器設備。
2、加強對環境監測儀器的開發和生產的巨觀引導,加強對環境監測技術、監測儀器發展趨勢的調查研究,適時制訂環境監測儀器的發展規劃和技術政策,明確環境監測的的需求和方向,指導和規範環境監測儀器的發展。
3、加強環境監測儀器的標準化工作。環境監測儀器是環境監測工作的物質基礎,為保證環境監測數據的科學、準確、可比,應加強環境監測儀器標準的制訂工作。將環境監測儀器標準納入環境保護標準體系,與環境監測規範、環境分析、檢測方法的制訂工作統一規劃,協調進行。通過制訂統一的標準引導環境監測儀器的技術進步。
4、加強對環境監測儀器的監督管理,建立一批具有良好的技術基礎和權威性的技術中介機構,對環境監測儀器的技術水平和質量狀況進行檢測,並向社會公布。對在環境監測中用於執法監測的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實行“準入”制度。
5、加強環境監測儀器的技術創新工作,加大對環境保護工作急需的監測技術的科研投入,把環境監測技術的開發列入環境科研重點領域。藉助國家各種扶持政策,推進環境監測儀器的產業化和技術升級。
6、促進監測儀器科研與生產結合,鼓勵環境監測儀器生產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採取多種方式開展技術合作,加快環境監測技術的成果轉化。
7、走引進、消化、吸收和國產化的道路。對我國目前生產技術落後,國外已有先進的成套技術的監測儀器,鼓勵引進國外的關鍵技術,合資生產,再逐步實現國產化。
8、利用市場調控手段,促進環境監測儀器生產企業的重新組合,逐步改變監測儀器生產技術薄弱、投資分散、低水平重複、市場競爭力低的狀況,實現適度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形成一批監測儀器生產的骨幹企業。
9、根據環境監測能力建設規劃,制訂環境監測工作的相應法規,逐步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區域性的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監測的自動化網路系統。通過組織實施環境監測自動化網路建設的示範工程,帶動自動化環境監測網路系統的形成。擴大環境監測儀器設備的市場需求。
附:環境監測儀器分類

附屬檔案:環境監測儀器分類

按使用領域環境監測用主要儀器設備分以下幾類:
1、空氣品質與污染源廢氣監測專用儀器:
TSP採樣器(大、中流量)
PM10採樣器(大、中流量)*
PM2.5採樣器**
粗(PM2.5-10)細(PM〈2.5)顆粒物雙道採樣器
空氣顆粒物分級採樣器
粉塵採樣器
酸雨自動採樣器*
氣體採樣器
氣體監測儀(SO2、NOx、CO、O3、HCl、Cl2、CH等)
環境空氣地面自動監測系統*
煙塵採樣器
煙氣採樣器
煙塵線上自動監測系統*
煙氣SO2線上自動監測系統*
煙氣NOx線上自動監測系統*
煙氣參數O2、濕度、壓力、流速等線上自動監測系統
區域(如機場、交通幹線、工業區)及重點污染源(如電廠、冶煉廠、建材廠的煙囪)連續監測系統**
汽車尾氣監測儀*
光化學煙霧監測系統**
2、環境水質與污水監測專用儀器:
水質採樣器
水採樣器
COD測定儀
BOD5測定儀
油份濃度儀
溶解氧測定儀
色度計
濁度計
鹽度計
總有機碳(TOC)測定儀*
總氮測定儀
總磷測定儀
氨測定儀
氰化物測定儀
游離氯測定
環境水質的自動監測系統*
污水測流和線上連續監測系統*
有機污染物自動連續監測系統**
3、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儀器:
攜帶型氣相色譜儀(帶PID檢測器,可在野外現場監測大部分有機污染物)
車載式X射線-螢光光譜儀(可用於土壤、固廢現場金屬污染調查)
車載式GC_MS儀
攜帶型分光光度計*
有毒有害氣體監測器(Cl2、CO、可燃氣、CH4、苯系物等)*
報警裝置(CO、CH4、Cl2、H2S、汽油泄漏等)
簡易快速檢測管*
快速BOD測定儀
攜帶型溶解氧測定儀
流動監測車
4、其它要素監測儀器
噪聲監測儀
噪聲自動監測系統
振動監測儀
場強儀*
全向寬頻場強儀*
寬頻電磁場強儀*
工頻場強儀*
大面積屏柵電離室α譜儀*
全身計數器*
環境輻射劑量率儀*
生態環境的遙感遙測系統
環保治理設施、監測儀器運行狀態監視儀
5、實驗室通用分析儀器及其設備
(1) 光學類儀器:
可見分光光度計
紫外分光光度計
螢光分光光度計
火焰光度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原子螢光光度計
等離子發射光譜儀
X-射線螢光光譜儀
(2) 電化學儀器:
pH計
離子計
電位計
示波極譜儀
陽極溶出儀
庫侖儀
電位滴定儀
電導儀
(3) 色譜類儀器
離子色譜儀:
氣相色譜儀
高壓液相色譜儀
氣相色譜-質譜在線上
液相色譜-質譜在線上
色譜-富里埃紅外光譜在線上
(4) 生物監測儀器:
生物顯微鏡
生化培養箱
體視顯微鏡
生物樣品處理設備及化學成分分析儀器
(5) 標準計量儀器及器具:
分析天平(包括萬分之一、十萬分之一、百萬分之一和微電子天平)
標準溫度計
標準壓力計
標準氣體流量校正儀(如大流量用的羅茨流量計、孔板流量計;中流量用的鐘罩式流量計,小流量用的皂膜流量計
環境標準樣品**
標準玻璃量器
(6) 實驗室常用的輔助設備:
冰櫃
乾燥箱
恆溫箱
馬弗爐
空壓機
土壤、固廢樣品加工設備
土壤、固廢樣品消解設備
環境樣品分離與富集設備

新發展:環境監測儀器信息化

“環境監測儀器信息化”是海儀的服務理念,領導層充分認識提升行銷服務能力的必要性。經過對多種提升方案的充分調研比較,思創ECRM以其靈活的多區域、多職能部門的矩陣式管理支持以及強大的顧問諮詢實力贏得了海泰儀器的認可。本次海泰儀器將通過套用思創ECRM解決方案整合企業資源,最佳化業務流程,提升綜合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系統以市場部的信息化為目標建立的。一期工程主要針對市場部內外聯繫、契約管理、契約網上評審等亟待解決的問題,開發了銷售員web查詢平台、契約數據管理、契約網上評審、產品信息查詢、發貨管理、產品發票、客戶信息等。
該系統使用以後,主要實現以下功能:環境監測儀器的銷售員可以方便安全的登錄公司內部伺服器查詢自己契約的進展情況;可以實時的收到公司的各種通知;契約管理系統代替手工台帳;商務、生產、設計之間的契約評審可以完全在網上完成,提高效率;發貨電子化;財務發票的自動產生與列印。在一期穩定運行後,軟體組將根據市場部的需求,繼續建立二期、三期工程,完成銷售員費用、市場分析調查、市場動態統計、客戶管理、訂單電子化、售後服務等功能,為企業管理和決策作出支持!
客戶售前階段基本沒有劃分,各個分院、所和實體子公司的領導非常關註銷售信息(包括:應收款、回款),但這些信息的只能是不定期從財務部門獲得,缺乏從業務層面上對銷售過程進行有效的、實時的、全面的監控6、沒有對整個的銷售過程進行梳理;導致多數銷售處於盲目狀態,使當前銷售機會的跟蹤沒有形成一套可行的機制。
CRM管理軟體業務人員處於相對被動銷售狀態。
針對X環境監測儀器信息化科學研究總院的業務現狀,充實目標客戶的資源、銷售的過程化控制、減輕銷售人員的負擔,提高工作效率等問題變的十分重要;通過建設思創ECRM系統,實現全國客戶資源的集中管理,有效地實現銷售平台統一;通過系統的機會管理,實現銷售的過程管理,從而有效地跟蹤當前的銷售機會及對重點項目進行有效的管理與監控。
套用效果實現如下:
1、 集中管理各地環境監測儀器客戶資源,統一客戶信息的平台。
2、 提高工作效率,並對現有資源進行整合、共享。
3、 使業務人員的行為更加有效,了解業務員的行動狀態。
4、 梳理現在的業務狀態,實現環境監測儀器銷售的過程化管理。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