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成立於1980年,是國家環境保護部直屬事業單位。二十多年來,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依靠高素質的科技隊伍,憑籍優良的儀器設備,運用先進的科研手段,實行嚴格的科學管理,及時準確地收集和匯總全國環境監測數據,綜合分析評價全國環境質量狀況,不斷開展環境監測科學研究,開發推廣環境監測新技術和新方法。作為環境監測系統的技術排頭兵,總站還負責擬定全國環境監測技術標準,負責全國環境監測系統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對全國環境監測網路進行技術指導和技術協調。

基本信息

簡介

環境監測環境監測

總站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在實踐中不斷開拓。目前,總站的辦公條件不斷得到改善,監測技術手段日益現代化,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業務領域不斷拓展,綜合與管理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國際合作與交流不斷發展,監測科研不斷深入,為總局環境管理服務效能也不斷增強。
二十多年來,總站充分發揮全國環境監測的技術中心、信息中心、網路中心和培訓中心的作用,始終堅持“環境監測為環境管理服務”的原則,為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實施環境管理和環境決策提供優質高效的技術支持。

主要職責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是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直屬的事業單位,為國家環保總局實施環境監測管理提供技術支持、技術監督和技術服務,作為全國環境監測的網路中心、技術中心、信息中心和培訓中心,對全國環境監測系統進行業務管理和指導:
(一)組織擬訂全國環境監測發展規劃、技術路線、技術規範、技術標準及年度計畫,指導各級環境監測站實施。
(二)負責全國環境監測信息及環境統計數據的收集、匯總、審核和管理,負責全國環境質量綜合評價、編寫中國環境白皮書、全國環境狀況公報、全國環境統計年報、全國環境質量報告及全國重點污染源排污狀況公報。
(三)負責管理全球環境監測系統中國網、東亞酸沉降監測網路中國分中心及國家級環境監測網路,重點強化全國環境監測網路管理並指導其建設工作。負責管理重點流域和區域環境監測網。承擔國家、重點流域及區域環境監測網路能力建設項目方案的編制,並指導實施。
(四)組織開展對全國大氣噪聲固體廢棄物生態及近岸海域等進行監測;負責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日報及預測預報工作;負責全國水質自動監測;負責全國生態監測和物理監測技術;負責全國環境監測技術分析方法研究和標準化技術管理工作;承擔有關環境質量標準的制修訂工作;負責全國環境監測技術委員會的事務性工作。
(五)負責全國環境監測系統的監測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工作;負責全國二級環境監測站計量認證的技術管理工作;負責國家環保總局環境監測儀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工作。
(六)負責重點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全國環保模範城市評比的技術性和事務性工作;承擔國家環保總局委託的監督監測工作。
(七)負責全國重大污染事故應急監測技術指導工作。承擔國家環保總局委託的重大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污染事故調查和污染仲裁監測工作。
(八)負責制定全國環境監測技術培訓計畫並組織、指導實施。組織開展國際間環境監測技術交流與合作。
(九)負責長江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監測中心的工作,指導三峽庫區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編寫年度生態狀況公報。

配置

人員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編制為190人。其中,站長1名,副站長3名,總工程師1名,中層幹部職數29名(含4名副總工程師)。

內設機構

根據環境保護部行政體制與人事司《關於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批覆》(環人函[2010]2號),總站內設機構15個。管理部門3個(辦公室、人事處、財務處);業務部門10個(業務室、綜合室、統計室、大氣室、水室、生態室、海洋室、物理室、分析室、驗收室),技術部門2個(質管室、質檢室)。

職能

監測監測

1、國家監測任務綜合室:匯總制定國家環境監測技術方案,綜合評價全國及流域、區域環境質量狀況,編寫《中國環境狀況公報》、《中國環境質量報告》和全國環境質量會商材料等各類綜合性環境質量報告(季報、半年報、年報等)。歸口編寫《重要環境監測信息專報》等各項綜合性環境監測專報。統計室:國控重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監測質量抽測與比對監測及相關報告編制。大氣室:國家環保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沙塵天氣對空氣品質影響、酸沉降監測,國家空氣自動監測站、空氣品質背景站和農村站的運行維護管理與監測,實時發布空氣自動監測數據。歸口編寫城市空氣品質、酸沉降、沙塵暴、國家空氣背景值等周報、月報和相關專項調查監測報告。水室: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環保重點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地表水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的運行維護管理與監測,實時發布水質自動監測數據,對重要流域水環境質量進行預警。歸口編寫國家地表水環境、水質自動監測、飲用水源地、國界河流水質等周報、月報和相關專項調查監測報告。生態室: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全國農村環境監測,重點湖庫藻類監督性監測,生態監測網的運行維護管理與監測。歸口編寫全國生態、土壤和農村環境質量監測報告與《長江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監測公報》。海洋室:近岸海域、入海河流環境質量監測。歸口編寫全國近岸海域、入海河流污染物排放等報告。物理室:噪聲振動、光污染、熱污染等環境質量監測及相關報告的編寫。分析室:國家重要水源地監督性監測,應急監測,仲裁監測,室內環境質量監測任務,環境與健康、環境履約監測等專項調查與監測工作及相關報告編制工作。驗收室:國家審批的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監測。

2、質管室與各業務室分工質管室:牽頭實施全國環境監測系統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工作,擬訂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技術規範,匯總、編寫全國環境監測質控報告。負責擬訂國家環境監測網路的質量控制工作計畫並監督各室實施;組織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監督檢查工作,承擔省級環境監測站技術人員持證上崗考核的技術工作,承擔國家級計量認證環保評審組的日常管理工作。負責總站全程式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和實驗室質控工作,制訂質量管理體系檔案並監督實施,承辦計量認證和持證上崗考核工作,管理總站CMA專用印章。收發重要監督性監測、仲裁監測和委託監測樣品,負責總站實驗室質控工作樣品,負責總站質控實驗室的建設、管理與運行。開展環境監測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新技術、新方法研究。統計室:開展環境統計質量控制工作,對數據來源、統計口徑、計算方法、採納標準、數據質量等進行審核;開展污染源監測質控抽測和比對監測。大氣室:全國空氣、酸沉降、沙塵暴等環境質量監測的質量控制工作,按國家環境監測網質控工作計畫開展相關質控抽測和比對監測。水室:承擔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的質量控制工作,按國家環境監測網質控工作計畫開展相關質控抽測和比對監測。海洋室:承擔國家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監測的質量控制工作,按國家環境監測網質控工作計畫開展近岸海域國控監測站位水質質控抽測和比對監測工作。物理室:承擔噪聲、振動、光污染、熱污染監測的質量控制工作,按國家環境監測網質控工作計畫開展噪聲環境質量質控抽測和比對監測工作。

3、應急監測業務室:負責總站環境應急監測技術支持工作,制定工作預案並組織實施。綜合室:重大環境事件應急監測和國家重大活動環境質量綜合會商與報告編制工作。大氣室:重大環境空氣污染事件應急監測和國家重大活動空氣品質保障監測技術支持工作。水室:重大水環境污染事件應急監測和國家重大活動水環境質量保障監測技術支持工作。海洋室:近岸海域重大環境污染事件應急監測技術支持工作。分析室:全國重大污染事故應急監測的現場技術指導工作,開展應急監測技術標準、方法和案例研究,建立全國環境應急監測專家回響系統和儀器裝備資料庫,負責總站現場應急監測儀器設備日常維護。污染源室:參與國控重點源環境事故的應急監測工作。辦公室:負責應急後勤保障工作。

4、監測能力建設綜合室:匯總總站和國家環境監測網能力建設項目規劃、計畫並監督實施。統計室:編制國控重點污染源監測能力建設技術方案並指導實施。氣室:編制國家環境空氣、酸沉降、沙塵暴、溫室氣體、空氣背景監測等專項能力建設技術方案並指導實施。水室:編制總站和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能力建設技術方案並指導實施。生態室:編制總站和國家生態/生物環境監測、土壤環境監測和農村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技術方案並指導實施。海洋室:編制總站和國家近岸海域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技術方案並指導實施。物理室:編制總站和國家噪聲、振動、光污染、熱污染和監測能力建設技術方案並指導實施。分析室:編制實驗室能力建設技術方案並實施。質管室:編制總站質控實驗室建設技術方案並實施。質檢室:編制環境監測儀器設備(或系統)適用性檢測能力建設技術方案並實施。財務處:匯總能力建設經費使用計畫;負責網路運行和監測能力建設項目契約的保存及執行監督等工作。

5、相關監測技術工作界定統計室:開展固定污染源和機動車排放污染物現場監測技術和評價方法研究,制(修)訂相關技術標準與規範。大氣室:負責全國環境空氣、酸沉降、沙塵暴等環境監測技術指導工作,承擔空氣環境監測布點、採樣等現場監測和評價的技術支持,制(修)訂相關技術標準與規範。水室:負責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技術指導工作,承擔水環境監測布點、採樣等現場監測和評價的技術支持工作,制(修)訂相關技術標準與規範。生態室:負責全國生態、土壤和農村環境監測的技術指導工作,開展生態/生物、土壤和農村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與評價方法研究和相關專項調查監測,制(修)訂相關技術標準與規範。海洋室:承擔近岸海域和海水浴場環境質量監測布點、採樣等現場監測和評價的技術支持工作,制(修)訂相關技術標準與規範。物理室:承擔噪聲、振動、光污染、熱污染監測與評價技術研究,制(修)訂相關技術標準與規範。驗收室:組織制訂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監測管理制度、技術規範和技術導則。分析室:承擔環境污染物分析方法、標準、規範制(修)訂工作,開展特殊環境污染物分析方法和實驗室儀器設備套用研究,負責相關技術、方法推廣工作。質管室:承擔全國環境監測站質量管理工作的技術支持與指導工作,擬制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技術規範;開展環境監測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新技術、新方法研究。環境監測標準化研究工作由綜合室牽頭,相關業務室負責本業務領域的研究工作。

6、技術培訓分工(1)人事處制定培訓規劃、計畫並牽頭實施,編制經費預算和工作總結,承辦培訓事務性工作。(2)各相關業務室提交本業務領域培訓方案,負責技術培訓的教材編制和師資籌備。

發展歷程

設備設備

自1973年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召開以後,我國的環境保護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作為環保工作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的環境監測工作也隨之起步。30多年來,我國環境監測事業取得了巨大進步,成就輝煌。
在這期間,作為我國環境監測事業發展的一支主力軍、全國環境監測系統的“領頭雁”,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以下簡稱“總站”)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建站初期艱苦創業,到引領全國環境監測技術與發展;從最初只能開展簡單的分析測試項目,到擁有現代化的實驗室和全面的分析測試能力;從建站之初每年編寫一本環境質量報告書,到每年編制30多種,1500多份環境質量報告;從最初幾十人,發展到集中國工程院院士、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等約170人的技術團隊;從最初的3個組(綜合、分析、管理),發展到15個處室……30年間,總站已初步建立了以常規監測、自動監測為基礎,遙感監測為輔助的天地一體式國家環境監測體系,監測技術手段日益現代化,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業務領域不斷拓展,綜合與管理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為環境管理服務的效能不斷增強。
艱難起步,平房中成就大事業
1979年11月12日,原國家計畫委員會下發《關於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計畫任務書的復函》(計基〔1979〕644號),批准建設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國家環境保護的迫切需要催生了總站。”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召開以後,全國環境保護工作開始啟動。當時,雖然在一些重點城市相繼建立了環境監測站,開展環境污染調查和區域環境質量評價,但是這些監測站遠遠不能適應國家環保事業發展的需要,國家亟須有統一的監測技術、方法和規範,需要對監測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可靠。所以從國家層面而言,亟須成立一個能引領全國環境監測技術研究與發展的單位。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總站1979年獲國家批准,於1980年成立並全面建設。
當時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極其艱苦,但是總站人員的工作狀態卻絲毫不受干擾,大家一不等二不靠,邊學習、邊建設、邊工作,充滿鬥志和幹勁。
1985年以前,很多人辦公、住宿都只能在板房裡。板房中沒有暖氣,到了冬天,屋裡特別冷,想做實驗都非常困難。而到了夏天,屋裡又特別熱,加之蚊蟲叮咬,比冬天還要難熬。
5年艱苦的板房生活造就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實戰隊伍。成立初期,總站就承擔了國家多項重大環境課題。如全國“環境背景值調查與研究”、“全國糧食農藥(六六六、滴滴涕)污染調查與研究”、“我國降水酸度和化學組成的分布狀況及變化趨勢研究”等課題都是在那時開展的,這些課題的成果許多目前還在發揮作用。
可以說,“課題多、任務重、成果多”是總站板房時代的真實寫照。在條件艱苦的板房裡,總站人員在環境監測科研領域實現了一次次重大突破。
環境監測能力全面提升,監測體系初步建立
2008年,在國家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總站歷經4次搬遷,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辦公大樓。窗明几淨,加上現代化的辦公設備和實驗室讓總站人喜不自禁。發生變化的不僅僅是總站的硬體設備,30年來,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監測能力,乃至監測成果的內容與形式上都發生了明顯變化。
——當好“網頭”,開展國家層面的環境監測。
30年來,國家環境質量監測網的範圍日益擴大,領域不斷拓展,要素不斷增加,管理體系不斷完善。
在總站的帶動下,以“六五”和“七五”期間國家投資建設的64個重點監測站為依託,歷經“九五”、“十五”的快速發展,我國已初步建成了覆蓋全國的國家環境監測網,包括由覆蓋全國主要水體的800多個地表水監測斷面(點位)、150個水質自動監測站點組成的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系統、113環保重點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系統;由113個環保重點城市共661個空氣自動監測站點、500多個酸雨監測點位和82個沙塵暴監測站組成的空氣環境質量監測系統;由7個總站近岸海域監測分站和70多個近岸海域監測站301個監測點位組成的近岸海域環境監測網;由全國各省級、地市級環境監測站組成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由近萬家國控重點污染源所在地的省(市)級監測站組成的監督性監測系統。同時,正在建設國家空氣背景、農村區域和溫室氣體監測系統。
——發揮系統優勢,夯實技術基礎以《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為代表,總站自1980年成立以來,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在這一過程中,總站的技術水平、監測能力都取得了顯著提高。具體而言,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監測儀器裝備顯著改善。
總站成立之初,不僅辦公條件簡陋,實驗室設備更是非常簡單。經過多年發展,總站擁有的儀器設備種類更全,儀器先進程度也更高。
30多年來,從日常監測到科研監測領域,總站儀器種類日益增加,實驗室的分析測試水平也明顯提高。總站基本改變了“十一五”之前應急監測能力薄弱,應急監測車輛、船隻和儀器匱乏,污染事故發生後現場只能對簡單的項目進行監測,基本依靠實驗室對從現場採集的樣品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局面。
二是監測技術和能力明顯提高。
總站已經針對環境空氣、地表水、環境噪聲、工業污染源、生態、固體廢物、土壤、生物等環境要素建立或基本建立了監測技術體系,並開始對環境振動、光輻射、熱輻射、惡臭等環境要素的監測技術體系進行研究、開發。隨著環境1號衛星A星、B星的發射和套用,環境監測還將進一步向天地一體化發展。
三是監測成果的內容與形式日趨豐富。
20世紀80年代初,環境質量報告書是表達監測成果的惟一形式。總站不僅編制了年度報告書的詳本、簡本、社會版、領導參閱材料等,還編制了季報、月報、快報、簡報、專題報告等,滿足了不同層次環境管理的需要,為環境管理與政府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為公眾知情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
總站每年編制30多種,1500多份報告。特別是典型環境問題、污染事故的快報、簡報和專題監測報告的及時性和針對性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四是監測成果的服務效能顯著增強。
30年來,總站監測報告及時性、針對性顯著提高。在監測數據的傳遞與儲存方面,從最開始的傳統報表、軟碟傳輸,到現在直接通過VPN網路,從自動監測站直接傳送到總站資料庫系統,建立了環境質量和重點源資料庫。
監測報告的及時性也發生明顯變化。在20世紀80年代,當年的監測報告不能反映當年環境質量的情況是常有的事情,但均已發生質的改變。總站從2009年7月1日開始實時發布100個國控水質自動監測站數據,將實時發布重點城市共600多個空氣自動監測站的實時數據。
五是環境監測科研成績顯著。
30年來,總站共承擔科研課題280餘項,組織或參與制定標準400餘項;獲得各類科技獎70餘項;研製各類標準物質和標準溶液150餘種;撰寫各種專業書籍、譯著120餘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千餘篇,為高質量完成環境監測業務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六是國際合作使環境監測走向世界。
隨著我國政府對環境保護事業日益重視,環境監測的對外合作工作蓬勃發展,總站已與多個國家、地區或國際組織建立研究合作關係。不僅如此,隨著我國對外交往的深入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我國相繼批准加入了《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等一系列國際環境公約。環境履約監測成為我國更好地參與國際事務和決策的重要技術保障。
通過30年的探索與實踐,總站與已開發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已經從單純的培訓考察交流,進入真正實質性合作階段。先後組織開展了中俄界河聯合監測、東亞酸雨網監測等跨國界和雙邊合作監測。這些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不僅讓總站的視野更加開闊,更使中國的環境監測走向世界,為世界所知。
適應時代需求,面向三個說清,實現全面轉型
環境監測作為環境管理的重要基礎和有機組成部分,已經融入環保工作全局,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日漸凸顯。
隨著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的不斷深化,環保工作的深入發展對環境監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國家層面對環境監測行政管理力量薄弱和職能缺位的弊端日漸顯現。黨和國家對此高度重視,2008年3月1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第五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組建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部成立了環境監測司,為強化國家層面的環境監測行政管理,加速推進環境監測法制建設和體制機制調整,提升環保系統環境監測的行業地位與權威,統籌協調環境監測的重大問題提供了重要的組織機構保證。長期制約環境監測事業發展的行政管理體制問題開始得到解決。
同時,環境保護部黨組和部領導要求總站必須適應新的形勢要求,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將工作重心轉到環境監測業務和技術上來,使總站逐步實現“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水平、一流的實驗室、一流的裝備”的發展目標。
將行政管理職能從總站剝離出去,有利於總站做大、做強業務。而總站在發展中也意識到,環境監測要實現從傳統到現代、從粗放到精準、從地面到天地一體化、從現狀監測到預測預警的全面而深刻的歷史性轉型,必須衝破目前存在的機制、體制上的桎梏。而轉型發展為我國環境監測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個重要戰略機遇。
2009年12月25日,環境保護部復函批轉《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轉型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的發布為總站的轉型發展確立了目標和方向,從2009年開始,總站的業務和技術工作按照《綱要》提出的既定目標平穩推進。
我國環境突發事件進入高發階段,以總站為首的全國環境監測系統在做好常規性環境監測的同時,在重大環境事件的應急監測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重大活動的環境質量保障提供了技術支持。在重慶開縣井噴事故、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等突發事件的應急監測和北京奧運會、殘運會、國慶60周年、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等重大活動的環境質量保障監測方面的紮實工作,既提高了總站環境監測應急的能力,又為總站實現轉型進一步夯實了基礎。
2010年9月,總站還積極完成了首屆全國環境監測技術大比武活動的技術支持。同時,為推動轉型,總站正在強化技術培訓。僅在2009年,總站就舉辦了監測技術培訓班32期,涵蓋水、氣、聲、土壤、生態、污染源、質量管理、綜合分析和實驗室分析技術等領域,培訓人數達2411人。對於監測技術培訓工作,總站已經確定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即今後不僅培訓人數要增加,培訓方式也要有所變化。過去可能老師講講,學員聽聽就結束了,現在培訓不僅學員要學會聽,還要學會去如何操作。“十二五”期間,總站將建設一批培訓基地,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
十二五”期間,總站將以探索中國環境保護新道路為統領,以深化轉型,全面提升總站核心競爭力為主線,緊緊圍繞“三個說清”,加速技術研究型單位建設步伐,大力加強環境監測業務、技術、質量管理與保障四大體系建設,努力實現轉型發展總體目標。

環境報告

1998年,全國的環境統計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數據:
1.重點調查有污染物排放的工業企業總計7.4萬家,其中縣及縣以上工業企業4.9萬家,鄉鎮工業企業2.5萬家;
2.對鄉鎮工業中的機製紙及紙板、印染、皮革、酒類、製糖、澱粉、罐頭等10個廢水重點污染行業,建材(水泥、磚瓦、石灰)、焦炭、鑄造、硫磺、鐵合金等5個廢氣重點污染行業,以及原煤、洗精煤、鐵精礦、銅精礦、鉛鋅精礦等5個固廢重點污染行業的產品產量進行了調查。依據行業排污係數對這些行業中非重點污染源排放的廢水、化學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煙塵、粉塵、固體廢物等進行了測算,匯總生成鄉鎮工業非重點調查數據;
3.對社會生活及其他污染進行了調查,包括除工業生產活動之外的所有社會、經濟活動及公共設施的經營活動產生的污染物。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和污水中COD排放量是依據非農業人口數和人均排放係數測算所得,生活SO2和煙塵排放量是依據生活及其他煤炭
消費量及所含硫份、灰份測算所得。
1998年,全國廢水排放總量(統計範圍內,下同)為395.3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200.5億噸,生活污水排放量194.8億噸;廢水中COD排放總量1495.6萬噸,其中工業廢水中COD排放量800.6萬噸,生活廢水中COD排放量695.0萬噸。
1998年全國工業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總量2091.4萬噸,其中工業來源的排放量1594.4萬噸,生活來源的排放量497.0萬噸;全國煙塵排放總量1455.1萬噸,其中工業煙塵排放量1178.5萬噸,生活煙塵排放量276.6萬噸;全國工業粉塵排放量1321.2萬噸。
1998年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8.0億噸,全國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0.7億噸。
1999年,我國繼續加大經濟體制改革、經濟結構調整和環境保護工作的力度,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由於大力推進“一控雙達標”工作,工業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達標率不斷提高,工業污染物排放量比上年繼續減少。其中,工業廢水中化學需氧量(COD)、工業廢氣中煙塵和粉塵以及工業固體廢物的排放量均比上年低10%以上。隨著我國城市化的速度加快,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占排放總量的比重繼續加大,生活污水排放量已經超過了工業廢水。同時,近兩年國家為拉動內需,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一些城市環保基礎設施項目陸續建成投產,使城市生活污染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增長的幅度低於生活污水排放量增長的幅度,城市生活中二氧化硫、煙塵的排放量分別比上年降低了20%和25.7%。該年度全國12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1998年平均下降13.3%,均在國家2000年總量控制計畫目標之內。
1999年,全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為823.2億元,比上年增長14.0%。其中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比上年增加了5.0%;老工業污染源污染治理投資比上年增加了25.2%,其中用於治理廢水的資金占投入總量的45.1%,是自1997年以來繼續保持的高比例投入年;新建項目“三同時”污染治理投資191.6億元,比上年增加34.9%。環境污染治理投資達到歷年來的最高值,約占本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0%。2000年,我國經濟成長加快,綜合實力增強。全年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7.8%,其中第二產業增長9%以上。工業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國有企業改革與脫困三年目標基本實現。不斷增強的經濟實力,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2000年的環境保護工作又得到了實質性的增強,環境污染加劇的趨勢得到基本控制,工業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達標率不斷提高。除二氧化硫(SO2)排放量比上年有所增加以外其他工業污染物排放量比上年繼續減少或持平。其中,粉塵比上年減少7%,固體廢物排放量比上年降低18%,化學需氧量(COD)和煙塵的排放量與上年持平。
2000年,全國12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1995年下降10~15%,12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標均完成了國家下達的2000年總量控制計畫。隨著我國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污水和廢氣污染物排放量有明顯的趨勢:生活污水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連續幾年均比上年增加,占排放總量的比率已超過工業廢水;生活二氧化硫和生活煙塵排放量則呈現連續下降的趨勢,占排放總量的比率幾年來在一定範圍內保持穩定。同時,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一些城市環境基礎設施項目陸續建成投產,使城市生活污染的程度得到一定控制。2000年,重點環境保護項目的建設取得較大進展,全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為1060.7億元,比上年增長28.9%。其中: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比上年增加了17.2%;老工業污染源污染治理投資為239.4億元,比上年增加了56.8%,其中用於治理廢水的資金占投入總量的45.8%,是自1997年以來繼續保持的高比例投入;建成投產項目“三同時”污染治理投資260.0億元,比上年增加35.7%環境污染治理投資達到歷年來的最高值,約占本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1%。2001年中國環境統計年報2001年,國務院批准了《國家環境保護“十五”計畫》,確定了“十五”期間全國環境保護的主要任務和目標:到2005年,環境污染狀況有所減輕,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城鄉環境質量特別是大中城市和重點地區的環境質量得到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2000年減少10%,工業廢水中重金屬等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危險廢物得到安全處置;“兩控區”內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20%,降水酸度和酸雨發生頻率有所降低。
2001年,全國環保工作又取得了新進展。在環境保護投入方面,進一步明確了政府、企業、會、外資的多元化環保投入渠道,國家對重點治理項目、市政環保設施、環保系統的能力建設等方面重點扶持。污染防治工作繼續深化,“十五”重點地區污染治理取得良好開局。加大了環境執法力度,有效遏制了污染反彈,鞏固了“一控雙達標”成果,工業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達標率不斷提高。統計數據表明:2001年主要工業污染物排放量比上年均有下降,石油類、工業廢水中有毒污染物、煙塵、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控制在2001年國家年度計畫指標之內,化學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工業粉塵排放量與2001年國家年度排放計畫指標基本持平。
隨著我國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污染物排放量比上年有所增加。同時,由於國家繼續加大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一些城市環境基礎設施項目陸續建成投入運行,使城市生活污染的程度得到進一步控制。2001年,我國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18.5%,比上年增加4個百分點。
重點環境保護項目建設取得較大進展,全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1106.6億元,比上年增長4.3%。其中: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95.7億元,老工業污染源污染治理投資174.5億元,當年建成“三同時”項目環保工程投資336.4億元。環境污染治理投資達到歷年來的最高值,占本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15%。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