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氣膏

理氣膏是摘錄於《理瀹》。主要治於氣鬱,氣逆,氣脹,氣痛。

處方

黨參1兩,黃耆1兩,蒼朮1兩,白朮1兩,蓬術1兩,香附1兩,柴胡1兩,青皮1兩,陳皮1兩,枳實1兩,南星1兩,半夏1兩,厚朴1兩,檳榔1兩,山楂1兩,草果1兩,羌活1兩,防風1兩,前胡1兩,蘇子1兩,杏仁1兩,烏藥1兩,鬱金1兩,川芎1兩,當歸1兩,白芍1兩,黃芩1兩,黃連1兩,黃柏1兩,梔子1兩,葶藶1兩,桔梗1兩,桑皮1兩,吳萸1兩,瓜蔞1兩,白芷1兩,麥芽1兩,木通1兩,澤瀉1兩,赤苓1兩,延胡1兩,靈脂1兩,大黃1兩,黑醜1兩,官桂1兩,草烏1兩,紅花1兩,菖蒲1兩,皂角1兩,木鱉仁1兩,僵蠶1兩,全蠍1兩,山甲1兩,白芥子1兩,蘿蔔子1兩,川楝子1兩,川椒1兩,細辛1兩,木香1兩,藿香1兩,茴香1兩,靈仙1兩,乳香1兩,沒藥1兩,巴仁1兩,甘草1兩。

製法

油熬丹收,牛膠2兩,蘇合丸3錢攪。另用姜、蔥、韭、蒜、槐、柳、桃、桑枝各半斤,鳳仙全株,油丹熬。薄荷油2錢,和兩膏合併攤貼。

功能主治

氣鬱,氣逆,氣脹,氣痛。

用法用量

外貼。

中藥方劑之理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