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情行為治療

理情行為治療

理情行為治療,(美)艾理斯著,劉小菁譯,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10-1出版。

基本信息

理情行為治療

內容提要

艾里斯所創立的理情行為治療學派(REBT),強調整合認知、情感和行動三大層面的學理與實務運用。該學派認為一旦人們把自己的非理性信念轉化為理性信念,他們的情緒障礙就會大為減輕,並注重在行動中將不健康的負面感受轉化為健康的負面感受。

編輯推薦

艾里斯在美國被公推為十大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第二名,而本書是由他執筆的自助指南!他以簡單易懂、坦誠的筆觸,說明理情行為治療學派的創立、發展沿革、理論架構、套用的技巧與練習,加上豐富的案例解析,使讀者能掌握要領,觸類旁通,不論是對此治療法有興趣的門外漢、初入門的新手,還是經驗老到的助人工作者,本書都是不可或缺的入門書與參考資料。

我一直很佩服艾里斯,不只是因為艾里斯在理論與技巧上的卓越成就,在傳遞理情行為治療的理念上,艾里斯也有他持續的執著及用心。他不但寫了許多有關理情行為治療理論的書籍及研究論文,艾里斯也同樣重視治療師或諮詢師在臨床上對理情行為治療的套用。艾里斯及學院認證的實務工作者寫了許多的書籍手冊來協助我們如何在實務上使用REBT自助及助人,這就是其中一本最有用的書。

——武自珍(中國台灣地區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理情行為治療是艾里斯從50年代開始創立的一門心理治療學派,歷經多次正名而成。其說理清晰,條列分明,有根有據,正好符合當今心理治療學界強調整合思考、情感、行為三大層面學理與實務套用的趨勢。我們可以說艾里斯一直是整合的大師,本書是最新修訂本,適合任何專業治療師的治療指引。

——陳登義(中國台灣地區台中仁愛之家附設靜和醫院院長)

作者簡介

亞伯·艾里斯(Albert Ellis),亞伯·艾里斯學院的創建者,此機構專門研究並推廣理情行為治療模式,現在世界各地都有其分支機構。艾理斯博士的著作已超過五十種,包括《Reason and Emotionin PsychOtherapy》、《The Practice of Rational emotive Therapy》等。

目錄

導讀 我一直很佩服艾里斯

前言

第1章 簡介與省思

理情行為治療理論的整合與折衷

REBT的有效性

REBT的起源

REBT的歷史

第2章 REBT的哲學及人格理論

後現代哲學觀點與REBT

REBT的哲學觀

從多元文化觀點看REBT

REBT如何界定理性與非理性

健康及不健康的負面感受

生理因素與人類的理性及非理性

第3章 REBT人格困擾與改變的理論

心理困擾的成因與過程

情緒困擾的持續及強化的理論

對於非理性信念的揭露

澄清信念、感覺和行動之間的關係

如何運用洞察

全方位變得更好

逆境、信念及結果如何彼此影響

REBT積極主動的優點

摘 要

第4章 REBT的評估過程

摘要

第5章 REBT的認知技巧

駁 斥

功能型駁斥(Functional Disputes)

實證型駁斥(Empirical Disputes)

邏輯型駁斥(Logical Disputes)

哲學型駁斥(Philosophical Disputes)

合理的因應句型(Rational Coping Statements)

示 范

優劣分析

認知作業

心理教育作業

勸服他人(Proselytizing)

錄下會談內容

認知重整(Refraining)

停下,然後觀察

摘 要

第6章 REBT的情緒

第7章 REBT的行為技術

第8章 與其他治療系統的結合

附 錄 如何維持並精進治療所得

書摘

到目前為止,你已經對理情行為治療的理論和演練有一個概要的概念。

此時你可能會對自己說:“我已經知道該怎么做,不過仍然不清楚怎樣才能

做到。”放輕鬆一點,你不是第一個有那樣想法的治療師。在我們的專業訓

練課程里,我們早已注意到這一點。了解基本概念是成功運用這個治療法的

基礎,不過如果缺乏實際的技巧,效果便極其有限。

由於這個治療法的理論相當簡單,有的治療師誤以為只要讀過一兩本REBT理

論的書,自然而然就能夠成功地運用在當事人身上。然而,可能你已從個人

的經驗得知,了解某個理論通常不代表能將之運用自如。下面三章里,我們

將敘述治療過程中用來幫助當事人辨認,澄清,審視並取代他們無益的認知

、行為和情緒模式的實際技巧。不過要記住,誠如我們的思想、行為和情緒

是互通聲息的,下列三種分類也不是各行其是的。有很多重複的技巧。只是

換個地方名稱不一樣而已,不過我們儘量將這些技巧放在可以反映該心理乾

預重點的類別下。身為治療師,你必須經常演練、實驗這些技巧,最後把它

們融人自己的治療風格里,運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這一點很重要。

在引導當事人進入治療的干預階段之前,有兩件重要的事你必須先完成

。首先,你已經向當事人解釋ABC模式的理論與實務,確認他已經對此項模

式有了基本概念。其次,你的當事人至少暫時同意,對於生命的盛衰成敗,

他必須對自己的反應負起最大責任。一旦完成這兩項任務,你便可以開始協

助當事人著手改變。

當你從頭讀到本章及下列兩章關於REBT技巧的敘述時,你也許想得知某

一程式的更多資料。在敘述過程中我們會涵蓋一些參考資料,你也可以留意

第111頁所列舉的資料來源。

P62-6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