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品質管理體系

2、ISO9000品質體系與MQM品質體系的內容與適用範圍的區別 ISO9000品質體系內容:以PDCA戴明治理循環方式,建立組織的品質治理體系。 3、ISO9000品質體系與MQM品質體系的聯繫

現代品質治理體系(Modern Quality Management,MQM

現代品質治理體系概述

 用優良的品質,塑造企業品牌;用優良的品質,奠定企業的明天,這一點在現代企業里已經成為共識。所以國際ISO9000品質體系誕生後,在中國推行時得到了異乎平常地追捧。現在獲得ISO9000認證的企業數以萬計,但這些企業的品質達到了一流嗎?再看看世界一流的企業,例如日本、德國、美國的一流企業,從來不說自己通過ISO9000認證,使企業產品品質上了一個台階,更不會說因為建立ISO9000的品質體系,使品質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世界一流企業往往對自己的主要供給商進行品質體系的評價(既便這些供給商通過了ISO9000認證),這樣的評價體系要求要遠高於ISO9000體系要求。在許多世界一流企業的治理者眼裡,建立ISO9000的品質體系,僅僅是有了最低要求的品質治理體系,有了對話與交流的基礎,並不代表有了一流的品質治理。以世界聞名跨國集團日本理光、日本愛普生幾十年品質治理制度與具體操作手法而形成的現代品質治理體系MQM(Modern Quality Management),對已獲得ISO9000認證想進一步提高品質治理水平的的企業提供了十分有效的途徑。

MQM體系是以PDCA戴明治理循環方式,由3大系統(全體系統、工序保證系統、檢查系統)的28個項目組成。

MQM品質體系專注於生產型企業,體現戴明治理體系中的“三全性”-全員、全面、全過程,強調的就是細節治理,讓產品的生產治理流程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工藝、甚至每一個工位都能得到品質保證;同時,要求品質方針與目標必須建立一套落實的制度,要求建立品質成本的統計、治理與改善制度,通過改善制度,會使得各部門不斷地追求品質改善,實現以極低的品質成本,實現高品質的目標。

MQM品質體系來源於曾獲世界最高盛譽的品質獎(戴明獎)、“日本經營品質”大獎的世界500強企業--理光公司,以及世界聞名企業愛普生公司。理光公司對通過ISO9000認證的供給商的產品採用正常檢查,而對通過MQM品質體系認證的供給商的產品,實施免檢或放寬檢查。

MQM品質體系與ISO9000體系的區別與聯繫

1、ISO9000品質體系與MQM品質體系建立的出發點不同

ISO9000品質體系出發點:以契約為出發點,明確企業及各部門責任與許可權,建立國際認可的品質體系,提供可以作為證據的文書(記錄)。通過第三方中立機構評價,是為顧客建立品質保證體系,從而降低需方為評價品質體系的付出。需方知道供貨商通過了ISO9000認證,對供貨品質就有了基本的保證,在沒有其它非凡要求的情況下,需方不用再對供貨商進行評價,從而減少了需方為評價供方品質體系的付出。

MQM品質體系出發點:以經營角度為出發點,建立企業及各部門品質治理的長期目標、年度目標與方針治理,並將其落實到基層員工的工作中。讓各部門主動把品質治理項目作為核心工作之一,通過推進MQM品質工作,不斷降低品質成本。

由於ISO9000品質體系以契約為出發點,從顧客角度建立品質體系,所以只要對顧客有了品質保證,並且可以提供文書的證據就可以了。至於品質方針與目標是否能落實,是否以儘量低的品質成本實現高品質,並沒有具體的要求。當然,在1987年版、1994年版中的ISO9004的實施綱要中,有涉及品質成本的概念,但是在具體內容上並沒有要求。所以在我國通過ISO9000認證的很多企業,把品質方針僅僅當成口號,寫在檔案上、掛在牆上,沒有一個具體的方式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在ISO9000外審時,也僅僅是看看有沒有品質方針。而對品質成本的統計治理與改善也幾乎沒有具體的規範與制度。MQM品質體系由於從經營角度出發,所以對品質方針與目標是否能落實,如何落實以及對品質成本的統計治理與改善有一套具體的辦法與制度,會使得各部門不斷地通過改善,以極低的品質成本實現高品質的目標。

2、ISO9000品質體系與MQM品質體系的內容與適用範圍的區別

ISO9000品質體系內容:以PDCA戴明治理循環方式,建立組織的品質治理體系。適用範圍是任何組織,它包含生產型企業、服務型企業、政府機關及社會團體等。

MQM品質體系的內容:以PDCA戴明治理循環方式,由3大系統即全體系統、工序保證系統、檢查系統的28個項目組成。適用範圍為生產型企業。

在邏輯學中有這樣的定理:適用範圍越廣泛(在邏輯學中稱之為外延大),其內容就越少(在邏輯學中稱之為內涵小)。由於ISO9000品質體系追求適用範圍是任何組織(2000版就是這種追求的結果),所以在以PDCA戴明治理循環方式建立品質治理系統時,雖然作到了全面、全過程,但對每個過程的要求不得不簡單了再簡單,原則了再原則。將2000版的ISO9000要求與1994版對照,對生產型企業來說,2000版除了在顧客滿足度評價方面要求有提高外,對過程的要求更加原則了和簡單了。這樣一來,方便了更多的組織建立ISO9000品質體系,非凡是方便了非生產型的組織例如服務行業、社會團體、政府機關。

3、ISO9000品質體系與MQM品質體系的聯繫

ISO9000品質體系與MQM品質體系有什麼聯繫?有無衝突?是否是兩套標準?有不少企業治理人員抱有這些疑問。ISO9000與MQM都是以PDCA戴明治理循環方式建立品質體系,兩者沒有衝突,是互補關係。ISO9000品質體系可以看成是MQM品質體系的基礎。ISO9000形成了品質治理體系的框架,但由於適用範圍過於廣泛,導致內容與要求不夠具體,而在推行MQM品質體系過程中,不斷從細節上改善和充實ISO9000構築的品質治理體系。具體來說2級、3級檔案會有較多的充實,生產現場品質改善、4M1E(人、機器、物料、方法和環境)治理,異常治理、新產品的早期穩定、品質方針、目標與品質成本等28個具體項目的治理水準會有極大的提高,在提高過程中不斷完善ISO9000標準化水平。更重要的是讓企業員工學會降低不良,降低品質成本的不斷改善的方法,形成品質改善的氛圍。從這裡可以看出 MQM品質體系不是另搞一套標準。因此通過ISO9000認證的生產型企業,再推行MQM品質體系尤其合適。ISO9000體系與MQM體系關係如圖1所示。

MQM用於生產型企業

MQM品質體系用於生產型企業,體現戴明治理體系中的“三全性”--全員、全面、全過程,強調的就是細節治理,讓產品的生產治理流程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工藝、甚至每一個工位都能得到品質保證,同時,不斷追求降低品質成本。正是由於它專門針對生產型企業,所以切合生產的實際及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MQM造就了世界500強的理光集團與世界知名企業愛普生的世界一流品質。

我們從輔導過MQM體系企業的兩個具體事例來看看MQM是如何注重細節與品質成本的。體現“細節魅力”的事例MQM是從極其具體的細節做起,體現“細節魅力”。例如新產品預備工作,在ISO9000里要求進行設計評審,在MQM里不僅僅要求設計評審,而且要求明確責任部門及參加部門,同時要明確所有參加部門必須在新產品預備過程中完成的事項、完成的指標。並且為了確保新產品開發順利進行,必須進行工作品質猜測及完成度評價。

MQM從經營角度出發落實品質治理的長期目標、年度目標與方針治理,落實品質成本的統計治理,在此基礎上用QC手法建立品質改善的具體方法與制度。例如在某個建立MQM品質體系企業中,其開包返工結果報告見表2

MQM的3大體系與28個要求項目

現代品質治理體系(MQM)由3大系統:全體系統、工序保證系統、檢查系統的共28個項目組成,全面及具體地從工廠全方位實施有效的品質治理及改善。以下對這28個項目進行簡單的說明,從中一定可以感受到MQM帶來的品質保證項目的細緻性及追求改善的特色。

(一)全體系統

1.項目1:品質方針和品質目標

從品質分析入手定出品質方針和品質目標,在工廠或各部門展開。
分別分析顧客投訴、工序內、外購的不良,對目標設定和弱點部分要作為重點進行活動
全員理解、實施、維持,在各部門展開(誰、何時、根據什麼、怎樣。。。。)
2.項目2:責任和許可權

作為經營者,為了保證品質,重要的是要明確各部門的職能和責任許可權。
編制組織機能圖,明確內部品質稽查部門,明確責任與許可權。
非凡要明確多頭負責事項的牽頭與協作部門分工與職責。
3.項目3:品質體系

品質體系里,為了保證品質,要用品質保證體系圖表現出從生產預備階段到量產階段的日常治理中何時由哪個部門做什麼工作。
4.項目4:品質檔案治理應治理的品質檔案一覽表,明確編制、審查、認可許可權,及治理方法(期間、廢棄、發放對象)

5.項目5:品質記錄治理為達到品質要求及確立品質體系的有效運用,需要明確品質記錄的治理對象,及治理方法。

6.項目6:內部品質監察

內部品質監查是為了將潛在的體系問題表現出來,並進行預防。
實施部門、確認項目、頻度、糾正
7.項目7:治理項目明確公司、部門各級單位品質關聯治理項目,並跟蹤其推移變化。

8.項目8:品質改善培訓骨幹,激發活力,構築發現問題及不斷提升改善水平的機制。

9.項目9:4M變更治理

1)明確4M的變更範圍:

作業者的變更:新入、缺勤、調動、退職等
有關設備的變更:機器、裝置、模具、工裝夾具、計測器的購入和變更
材料、零件的變更:設計變更、生產廠家變更等
方法變更:條件、工序、工法、場所、生產線等
2)明確4M發生變更時的聯絡方法傳遞途徑、認可途徑、認可後的各部門對應方法,區分變更品的批量的識別方法。

3)明確變更品的品質確認方法·明確變更後的驗證項目、驗證期間(批量數或個數),實施評價,

第一個批量時,規定擔當部門或擔當者,到場評價,明確問題點並跟蹤改善。
4)配套廠4M變更治理

10.項目10:異常發生時的治理

發生品質不良的治理:僅是口頭指示,易造成作業結果的混亂,所以異常發生前後的對象個數、作業方法、使用工具、作業時的考慮事項、確認項目要在檔案中明確地指示。
作業中斷時的治理要儘量避免作業中斷時(離位時)、歸位後判定錯誤
工序預備階段的試驗品治理:採用記號筆、標籤、放入紅箱內等手段加以識別、以防混入。
零件、半成品、成品落下時的處理規定:不要自己評價、判定,應得到檢查區或品質責任人的確認。
緊急加工時的預防治理:明確緊急加工的定義,緊急加工時,監視作業內容,及其他決定事項的遵守情況。(指定工裝夾具的使用、作業狀態、檢查個數、檢查頻率、識別等)
11.項目11:糾正與預防處置針對工序內發生的不良及客戶、其它部門發生的不良,制定糾正處置規定(客戶投訴處置、防止再次發生)

12.項目12:外協治理在監視每日品質實績,開展個別糾正措施的同時,根據月間品質情報,對品質最差供給商要展開品質向上活動。

13.項目13:量產性評價

確認生產預備時計畫的資料、計測器、工裝夾具是否全部完成。(作成檢查清單--完成度評價)
確認、評價每個工序的品質保證能力(品質猜測與試做報告)。評價各工序的品質保證能力,發現潛在問題。
(二)工序保證系統

14.項目14:作業指導書類的編制

明確制定時的規定。簡單的作業有圖紙就可以。
必須包括以下項目:工順、加工條件(加工方法)、材料、零件治理要點、使用設備(計測器、工裝夾具)等(作業指導書、加工條件表、工序作業要點表)。
15.項目15:作業指導書類的改定作業指示書要經常保持最新版。必須明確何時、怎樣修改及廢除。

16.項目16:作業的實施◇根據標準進行作業(作業標準要處於作業者任何時候都能看見的狀態。。。明確放置場所)。

保留重要工序的作業記錄
17.項目17:再生材料的治理再生材由於其特性劣化,若混合比率高會直接影響品質、安全規格,所以有必要決定混合比率和混合方法。

18.項目18:設備和工裝夾具的治理

明確機械性應力弱點部分、易變化位置、不穩定位置,為預防發生不良,要對治工具進行預防保養治理。
明確日常點檢項目、定期點檢項目、點檢頻率或維修頻率(點檢指導書、點檢記錄表),異常時的處置規定。項目19:批量的治理和識別
明確長期庫存的處置方法(判定基準、治理方法、再檢規定)
明確不適合品(不良品)的識別、半成品識別、多餘零件識別、設計變更品識別、特采品識別方法
20.項目20:工序過程控制

明確既有工序治理水準
研討如何改進工序治理水準,提升品質保證水平
(三)檢查系統

21.項目21:檢查點的設定從購入品的進廠到組件、零件的出廠、要明確怎樣設定各檢查點。各檢查點的實際標準中決定檢查對象和檢查方式,有必要將零部件的生產流程和各檢查點的情況用流程圖的形式簡單明了地表示出來。

22.項目22:檢查規格書的編制由於檢查規格書的編制擔當者不同,為了避免因經驗和知識對設定項目的熟悉程度產生差距,要規定檢查項目選定基準和選定方法,並反映到每個加工對象品的易產生偏差項目的項目選定一覽表,和檢查規格書的編制標準中。

23.項目23:檢查規格書的改定作為檢查的基準的規格書要經常保持最新版,設變情報、暫定指示、品質情報、工程變更等內容要反映到檢查規格書中。

24.項目24:檢查嚴格度的調整量產品根據工程的穩定性來判定是否消除檢查項目或調整檢查嚴格度。

25.項目25:檢查實施為避免因檢查員不同而對檢查項目、檢查數量、方法產生差異,要按照各檢查點制定的檢查規格書實施檢查,並應在各檢查實施標準中進行規定。

26.項目26:批量的治理與識別

明確檢查的批量構成對於發生品質問題時的追溯非常重要,有必要在檢查實施標準中確定批量構成,保留記錄。
識別治理體系對於防止未檢查品、不合格品流到下一道工序,防止不合格品和合格品混入非常重要。
27.項目27:檢查設備的治理使用精度不準確的計測器測量,品質也不能保證。因此測量工具的精度點檢很重要,應制定並實施日常點檢和定期點檢的標準及異常時的處理規定。

28.項目28:安全規格零件的治理生產廠家對產品的質量負有責任,非凡是安全規格零件,公共機關對此監查很嚴格。因此,有關安全規格零件的實施項目要用一覽表的形式明確表示,並有必要制定包括情報、證實書的處理流程、確認方法、記錄及其保管期間的標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