珮

珮【拼音:pèi】是古代的一種佩飾。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清 白玉和合喜鵲佩清 白玉和合喜鵲佩

佩 pèi ㄆㄟˋ

部首筆畫

四角號碼:1711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73EE

筆順編號:1 1 2 1 3 5 1 2 5 2

筆順讀法:橫橫豎橫撇橫斜鉤橫豎橫折鉤豎

基本字義

1、通“佩”。

2、玉質裝飾物。

詳細字義

<名>

1、玉質佩飾物。[jade ornament]

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動>

2、通“佩”。掛,帶。

佩在我國

清 白玉葫蘆佩清 白玉葫蘆佩

古代的一種佩飾。以玉為主,故寫作“佩”,也作“佩”。中國玉器出現很早。浙江吳興良渚遺址最近出土有四千多年前的大小玉器一千多件,其功用之一就是作人體佩飾。商周以後,更為流行,所謂“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其中以成套的玉器組成的雜佩最為貴重。魏晉以來,男子佩玉漸少,環佩成了女性的代稱。玉一般佩系在衣帶上。後世佩飾方式或內容有所變化,但通常仍少不了玉。《詩·秦風.渭陽》:“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贈之,瓊瑰玉佩。”《初學記》卷二六引漢劉向《列仙傳》:“江濱二女者,不知何許人,步漢江濱,逢鄭交甫,挑之,不知神人也。女遂解佩與之。交甫悅,受佩而去。數十步,空懷無佩,女亦不見。”清葉夢珠《閱世編.內裝》:“環佩,以金絲結成花珠,間以珠玉、寶石、鍾鈴,貫串成列,施於當胸。便用則在宮裝之下,命服則在露(當為霞)帔之間,俗名墜胸,與耳上金環,向惟禮服用之,於今亦然。”

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也有寫出:“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意思是:從小丘的西行百二十步有餘,隔著林子,便聽到潺潺的水聲,好像是玉石擊打的聲音,心裡快樂極了。由此觀之,“佩”從古代早已流傳至今,使是人們早已喜歡的一種配飾。

拼音是pei的漢字

拼音是pei的漢字共有34個,如下:

||||||||||||||||||||||||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