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粥

珍珠粥

珍珠粥本是壽陽民間普通的小米綠豆稀粥,因味美可口,曾得到清道光皇帝的讚賞。

傳說

珍珠粥珍珠粥

清道光年間某夏,兵部尚書祁雋藻回鄉省親,特地請道光皇帝起駕到家鄉壽陽方山避暑。行至方山腳下,天色已晚,下榻之後,祁雋藻即命人用綠豆、小米熬成稀粥,奉獻聖上。道光帝一路顛簸,備受暑熱,驟然落榻於清涼之地,身上已爽快了許多,又見這黃澄澄、香氣襲人的米粥,更是喜不自勝,隨即食用,並指著綠豆問:“這晶瑩鮮綠之物,真如珍珠一般,這叫什麼粥啊?”祁雋藻見聖上如此歡心,十分高興,順口答道:“聖上說得對,此乃壽陽有名的珍珠粥。”從此,珍珠粥美稱傳揚開來。

做法

【原材料】:小米、大米、綠豆

【綠豆粥的熬煮過程】:

步驟步驟

1.小米和大米放在一個乾淨的碗中。
2.向碗中倒入沒過小米的冷清水,用一根筷子朝一個方向攪拌幾次,會看到米粒沉於水底,水面漂浮有雜質。把水分連同漂浮的雜質一起倒掉,小米就洗好了。
3.鍋內放入足量的冷清水,大火燒至鍋里的水發出響聲,水面似開非開。
4.洗好的小米放入鍋中。
5.用勺子將小米朝一個方向攪拌幾次,蓋上鍋蓋,大火燒煮。
6.綠豆放入一個乾淨的小碗中,用一根筷子朝一個方向攪拌幾次,倒掉水份。

7.煮至鍋里的水開,洗好的綠豆倒入鍋中。

步驟步驟

8.用勺子朝一個方向攪拌幾次。
9.蓋好鍋蓋,大火煮開轉小火慢慢燜煮。煮的過程中會看到形成的米湯撲到鍋蓋,有溢鍋的現象,可以不用管它,就讓小米在鍋里這樣熬著。
10.我們現在用的都是煤氣灶或者電磁爐,怕長時間溢鍋發生危險,可以用一根筷子架在鍋邊,使鍋蓋與鍋邊形成一個縫隙,繼續小火熬煮。
11.小火熬煮約40分鐘,會看到米粒與水充分的混合,米湯黃中透著淡淡的綠色,表皮凝聚,形成光亮透明的薄膜叫米油,這樣小米粥就熬好了。
12.用勺子舀一些米粒和綠豆,都呈飽滿開花狀態。

經驗心得

1:中醫認為小米性涼,所以山西人會在熬小米稀飯的時候加一點平性的大米,也就是山西人所說的二米粥。但小米與大米的比例要得當,小米占大多數。
2:淘洗小米時不要用手搓,會搓掉小米表皮含有的營養物質。
3:小米也不要長時間浸泡。
4:熬小米稀飯不要冷水下鍋,冷水下鍋米粒易沉底,會出現糊鍋的現象。
5:熬小米稀飯也要注意一定不要水燒開下米,而是燒至鍋里的水發出響聲,水似開非開的時候加米。
如果等水燒開下米,熬出來的小米粥色澤會發白。
6:小米下入水鍋里,用勺子攪拌幾次小米,為的是防止小米沉到鍋底,裡面的大米會粘鍋。
7:熬小米粥大火煮開後,要改用小火慢熬,這樣熬出來的小米粥湯汁濃稠,味道更香。
8:小米入鍋煮開後,加入洗好的綠豆,在煮製的過程中,綠豆很容易煮開花。
9:熬煮過程中,會有溢鍋的現象發生。這時不用管它,可以適當的讓其溢下鍋,這樣也可以給熬出來的小米稀飯增香增稠,味道更好。
10:我們現在用的都是煤氣灶或電磁爐,如果長時間的溢鍋,怕有危險發生。所以在鍋溢一下後,可以用一根筷子架在鍋邊,使鍋蓋與鍋邊形成一個縫隙,小火慢熬。但千萬不要把鍋蓋全部揭掉,那樣粥的香味會散失掉。
11:熬小米稀飯的過程中,不要拿勺子不停的攪動粥體,而是小米入鍋攪拌一下後就讓小米慢火熬著,最後小米粥熬好,你會發現表面浮著一層薄薄的透明發亮的薄膜,這是熬出來的米油,也是小米粥的精華所在,小米粥的香味和營養全在這一層米油里。
12:在熬小米粥的時候,千萬不要往粥里加任何鹼面以免破壞小米本省含有的營養物質,也不要加食用油,會影響最後米油的形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