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行草書軸

王鐸行草書軸

王鐸行草書軸,該幅行草書是書家節選意臨王羲之《十七帖》,其內容是:“遲此期,真以日為歲,想足下鎮彼土,未有動理耳。要欲及此,卿在彼登汶領峨嵋而旋,實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馳。”

作品鑑賞

《十七帖》是王羲之行草書名篇佳作,被歷代書家作為範本用來臨習。該行草書,雖然是節臨王羲之的《十七帖》,但已不是純粹意義上的臨習,而是一種意臨。在這裡,可見書家博採眾長,筆勢連綿流暢,起筆、轉折處又多方筆,凝重而不板滯,剛柔相濟。其結體、章法也頗具特色,字形奇險,或東倒西歪,或頭重腳輕,章法大小錯落,疏密相間,不平衡的字通過字與字之間和諧的安排求得平衡,縱而能斂,險中見正,形成跌宕起伏、對立統一的藝術效果。從而創作出這縱橫飄忽、奇崛恣肆、大起大落、筆力驚人的作品;在審美形式上,造成流動、明快的視覺效果,給人以強烈的寫意感受。

作者簡介

王鐸(1592—1652),字覺斯,號嵩樵,河南孟津人。明天啟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清入關後,因“率眾冒雨跪迎降清軍”,官亦至禮部尚書。善詩文,能繪畫,尤精書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