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復旦大學輔導員]

王蔚[復旦大學輔導員]

王蔚,女,漢族,中共黨員,1964年4月生,現任復旦大學法學院分黨委副書記。1987年9月起從事輔導員工作,2009年負責復旦大學法學院的學生工作。

基本信息

簡介

圖片圖片
1987年,王蔚碩士畢業留校任教並任輔導員,從此開始了她與學生工作23年的不解之緣。王蔚在一線輔導員一乾就是10年,1997年至今,王蔚擔任復旦大學法學院分管學生工作的分黨委副書記,始終保持著與學生親密接觸的工作習慣,是復旦大學學生工作隊伍的一面旗幟。

堅守理想

23年,近四分之一個世紀。這樣的時間跨度,對於個體生命而言,意味著無限豐富的可能。也許,她可以多次轉化身份,涉獵不同領域,做出多樣成就;也許,她可以守護一個理想,用理想之光照亮每個日子,溫暖身邊每個人。王老師是後者。
1987年,23歲的王蔚留校任教並任輔導員。這輔導員一乾就是10年,她完整帶了兩屆本科班,一屆雙學位班。1997起,王蔚擔任分黨委副書記,成了法學院"輔導員們的輔導員"。當年和王老師一起留校的同仁們,現在多已投身其他行業領域,而王老師依然守護著理想,投入並快樂的工作著!
王蔚說∶"我的持續動力與快樂來自於學生。往小里說,我眼看著學生一個個在校健康成長,畢業後走向工作,繼而成家立業,就會從心底為他們感到幸福。往中里說,我與輔導員和學生在一起,也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我從他們身上汲取到很多新鮮的營養與感受,他們豐富了我的人生。往大里說,我能為國家不斷培養和輸送有理想、有智慧、有能力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這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
23年間,王蔚遇到很多轉型的機會,但她都拒絕了。她說:"我選擇的職業正是我的理想。我珍愛這份幸運,更守護這個理想。"

創造就業

2009年對法學院的畢業生有著不同尋常的意味。這年,全球金融危機衝擊著就業市場,法學專業的就業更是遭遇寒冬。《2009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數據顯示,在畢業半年後仍然未就業人數最多的專業正是法學專業。
幸好,學生們有王蔚。在王蔚和她的團隊的鼎力相助下,復旦法學院本科生就業率達99%,研究生就業率達100%。在這數據的背後,是王蔚對每個學生的關愛和開展工作的智慧。
對低年級學生,王蔚未雨綢繆,及早培養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讓他們在抓好學業的同時,初步形成較為理性的擇業觀。對那些綜合素質相對較弱的學生,王蔚更會在他們大二、研二之際就推薦到相關單位實習,提升他們的就業競爭力。因為王老師的幫助,這些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極大提升,在畢業之際找到了不錯的工作。
對畢業班全體學生,王蔚實施著"兩級互動,三位一體"就業指導工作法,開創全員育人的工作格局。所謂"兩級互動",就是充分發揮學校和學院兩級的資源優勢,從不同角度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所謂"三位一體",就是動員院領導、專業教師、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共同發揮作用,營造全員育人、大力支持學生就業工作的格局。眾人拾柴火焰高,在全院老師的鼎力支持下,法學院與各對口單位建立了良好的互動關係,院友們所在的工作單位,也成了畢業生重要的就業目標。
但每年總會有幾個讓她放心不下的就業困難學生。為了給這些學生爭取就業機會,王蔚往往要廣泛動用她的個人資源。在單位中有一定發言權的朋友們、她曾經的學生們,都沒少被王蔚"要求"提供就業崗位。曾經的學生中,不少人當年得到過王蔚的鼎力支持和親切關照,所以對王蔚的"要求"總是想方設法落實。大家開玩笑說王蔚是一個"塞人"高手,而被塞的學生,也都以最佳的狀態努力工作,回報著王蔚對他們的關愛。
除了就業困難戶讓王蔚特別操心,個別不主動就業的學生也是王蔚的關注對象。一名本科畢業生找到了一個外企法務的崗位,但她上了幾天班就辭職回家了。問及原因,竟然是因為她不喜歡同事們的為人做事風格。王蔚得知後專找她談心,給她分析形勢,教育她要學會與人相處,適應社會,以所學回報社會、報效國家。目前,這名女生已經答應重新就業。

引領學工團隊

王蔚對學生的愛深深影響著她帶領的學生工作團隊。王蔚雖然擔任分黨委副書記,不再直接帶班,但她依然經常和學生親密接觸,對學生的關愛細微體貼。王蔚關心每個學生的學習,確保人人學業不掉隊。體育特招生是法學院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的學習起點整體上遠遠低於同班同學。為了讓他們既能在體育賽事中為校爭光,又能確保學習不掉隊,王蔚跟每個授課老師都親自關照,請他們在課上和課後對體育生的學業多加關注和輔導。一屆屆體育生順利完成學業畢業離校之際,他們都會眼含淚水地感謝王老師對他們的關愛。
王蔚關心每個遭遇困境的學生,幫助他們健康成長。為了讓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安心學習,王蔚除了幫他們申請學校的各類獎助學金外,還向院友"哭窮",讓院友出資設立了高特兄弟律師事務所獎(助)學金、中金獎(助)學金等資助獎項,這些獎項每年可以資助數十名同學順利完成學業。一名女生因為戀愛挫折而一蹶不振,甚至打算退學。王蔚找這名女生多次談心,並和她家長取得聯繫,還叮囑她身邊的同學也要多關心她。女生漸漸走出了戀愛的陰影,但到現在王蔚還會時不時找她聊聊。就是這樣一名曾經想過放棄學業的女生,在畢業前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還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
王蔚對學生的愛影響著每個輔導員。法學院的輔導員雖然稟性各異,工作方法各有千秋,但他們都像王蔚一樣關愛每個學生,並將愛轉化為對工作的思考和實踐。在王蔚的帶領下,法學院的學生集體榮獲了全國先進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組織、上海市先進集體標兵等一系列榮譽。而王蔚所帶的輔導員隊伍中,每年都有輔導員被評為"復旦大學十佳輔導員",其中還有5人先後成為復旦不同院系的學生工作分黨委副書記,追求著和王蔚一樣的事業與理想。

超越人生難題

2009年,對王蔚一家有著不同尋常的意味。這一年,王老師因工作辛勞,患病經歷兩次大手術、體質虛弱。在她的身體尚未完全康復的情況下,醫生向她宣布,她的愛人被查出患了腫瘤,需要馬上做手術。
一切都太突然,打亂了王蔚正常的工作節奏,但理性讓王蔚儘快做出了對工作和生活的安排。像很多人猜測的一樣,王蔚選擇了請假。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王蔚只請了一天假,這一天正是愛人做手術的時間。這次請假,是王蔚從崗23年來的第一次請假。
愛人的手術非常成功,王蔚的心也安穩了很多。不上課的時候,王蔚會抽空去陪愛人,但往往陪不了幾個小時,她就會因為學生工作的緊急事件趕回學校。每逢此時,王蔚會流露出對仍在病榻的愛人的愧疚,但愛人總是儘量輕鬆地說:"我自己好好靜養著,你趕緊去吧!多少年了,你啥時候不都是學生有需要你就馬上到場啊?"
23年來,每當學生有需要,王蔚總是克服一切困難,趕到現場,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她說:"學生的需要就是我的責任,我應當在場!"回首23年,王蔚始終和學生在一起,用愛滋潤學生心靈,用智慧引領學生成長成才。展望未來,王蔚將一如既往,用對學生的愛和智慧譜寫她人生的美麗樂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