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

王宜,營養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食療營養部主任,中國烹飪協會美食委員會理事營養專家,從事臨床營養工作24年,將營養學、中醫食療、藥膳和保健食品化學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她樂觀開朗的性格、執著鑽研的態度,讓她在幾十年的營養事業中將營養學、中醫美食食療、藥膳、保健食品化學、營養心理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電視和網路讓她一躍成為美食營養領域的紅人,她高雅脫俗,在電視健康講壇上,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讓不同年齡的人們了解養生之道,吃出健康和快樂,為大眾的健康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王宜,著名營養專家,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食療營養部主任,從事臨床營養工作近三十年,中國烹飪協會美食委員會理事。曾任中國國家桌球隊第28屆雅典奧運會營養指導,第29屆北京奧運會營養指導,中國代表團參加博古斯金獎賽(世界奧林匹克烹飪大賽)首席營養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60周年首都閱兵唯一軍外營養專家

主要成就

中國中央電視台美食美客烹飪擂台賽首席營養評審,中國中央電視台第三、四、五屆全國烹飪電視大賽營養專家首席營養評審,先後在中央電視台《滿漢全席烹飪擂台賽》《美食美客》《健康之路》《成長快樂》《健康早班車》《天天飲食》《健康北京》《食全食美》,旅遊衛視北京電視台湖南衛視、遼寧衛視等多檔節目中主講飲食健康。

生平軼事

修煉成專業營養師

王宜常說,“我願意承擔一份社會責任,作一名有良知的知識分子,尊重科學,以嚴謹求實的態度傳播科學的營養知識,踏踏實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可是若是時光倒轉到青年時代,讓她傾心的事可並非美食和營養

王宜出生在軍隊大院,父親是中國第一代飛行員,母親是一名醫務工作者,良好的家境和環境的薰陶,讓當一名軍人的強烈願望從小就像種子一樣深深地埋在了她的心中。可是,世事難料,一心想當兵,最終當兵的夢卻沒能實現,渴望穿上軍裝的她心想就算當不上兵,以後從事個與部隊相關的職業也算是圓了自己的夢想。

王宜選擇了學習營養學,用她父母的話說,學營養學也可以入部隊,給人民子弟兵搭配營養,正好一舉兩得,用自己的專業在部隊打下一片天地。但是,學起來她才發現原來營養學並不像想像中的那樣簡單,除了有大量的醫學知識要掌握,每種食材、藥材的屬性也都要一一了解,不但要清楚地了解它們的單獨性質,也要綜合起來考慮,畢竟每味食材、藥材結合都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搭配會產生不同的療效,這繁雜龐大的知識體系可著實把她嚇著了。

但王宜從不把困難當做攔路虎,她研讀古籍,找出每一藥材食材的療效出處,用科學的方法來解讀,這為她之後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幾年的寒窗苦讀,王宜除了掌握了繁雜的醫學知識和藥理知識外,還琢磨出一套自己的營養理論。

中醫特色“食療”

從學校畢業後,王宜回到了西醫醫院,但是她學習的是生化食品營養學,這個專業在西醫醫院不能完全得到施展,令她十分鬱悶。於是,她決定轉投中醫,由於早年中醫醫院體制上的缺陷,營養部一直缺少一位專業的營養師。中醫醫院決定對外招聘,王宜是最後一個來應聘的,也是唯一被錄取的人。

“當時建立營養部就是從零開始,我一個人要管理全院各科室所有病人的營養搭配,每道菜不同的做法滿足不同病人的需求,這對我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挑戰。營養搭配在醫院中很重要,而當時很多廚師恰恰不懂什麼是營養,單單這一點就要花費很多時間來交流和溝通。”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一段時間的適應,王宜不僅建立了醫院獨有的營養飲食體系,還在中醫食療上做文章,突出了醫院中醫特色,運用中醫的藥療學和食療學,食療加營養雙層模式讓食療和藥膳得到了發揮,解決了重症ICUCCU胃潰瘍菌群紊亂口腔潰瘍等重症病人治療問題,再一次彰顯了現代營養學與中醫食療學的結合,讓飲食治療在臨床上達到最大化。

王宜常說,網路和部落格給了她傳播知識和溝通的橋樑,她從身邊寫起,從時令節氣寫起,點滴生活小事融入了大量實用而讓人受益的健康知識。自2007年開博以來,王宜發表博文上百篇,用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語言把食材融入中醫飲食和養生之道。“宜人健康、宜人養生、宜人營養”是部落格的標籤,“宜人貼示”更是網友追看的內容精華,二百餘萬的點擊率讓她成為百姓公認的健康部落格群中最負責任的營養專家之一,部落格中的新欄目“宜媽媽育兒”更是吸引了不少準媽媽的目光。

有她在,就有營養保證

除了為百姓們普及飲食營養知識,她還接受過不少重要而緊急的任務。在中國國家桌球隊準備出征第 28屆奧運會前夕,王宜所在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外事辦主任接到了來自球隊的求助,隊員們因長期集中備戰而出現體力下降、皮膚乾燥、心情煩躁、失眠等症狀,希望能通過中醫的食療藥療來為運動員們調養,使其迅速恢復身體的良好狀態。

外事辦主任立刻想到了王宜,王宜曾在義大利做訪問學者,在營養專業上頗具實力,他們立即前往中國桌球隊的訓練中心,王宜憑藉自己專業上的優勢和以往的案例治療經驗,在短短十分鐘內就促成了這次合作。

就在中國桌球隊出征前,最後一次封閉式訓練時,馬林血壓升高,孔令輝也因訓練勞累身體上出現了不適。當時已任國家桌球隊營養指導師的王宜親自出馬,為馬林量身定做了控制鹽含量的飯菜,還為孔令輝烹製了“抗疲勞湯”,在和國家隊隊醫在食療營養加運動醫學的配合下,解決了燃眉之急,這讓桌球隊員們更加信賴王宜的妙方,有她在,就有營養保證。

災區衝鋒陷陣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強震,中國人民經歷著生死考驗,身為營養專家的王宜在電視上看到廣大官兵們奮不顧身地搶救被困民眾,深受感動,當即決定趕赴災區,給那裡的民眾和官兵提供飲食營養指導,讓災民在食材有限的情況下保存體力,讓官兵在營養調配後緩解疲勞,增強鬥志。

王宜穿上了迷彩服,以準軍人的姿態與空軍後勤部、給養處領導以及成都軍區領導到達綿竹災民安置地。當地最大的醫療中心安置著近萬災民,令她欣慰的是,在地震發生的短短一周時間裡,災區民眾竟然每人的碗裡都有肉,這也是某部官兵每天保障災民生活的辛勤勞動成果。而這些官兵每天從早到晚,炒菜、烹製食物時間長達 14個小時,外加發餐時間,很少能休息,他們的體力嚴重透支。

“軍人是抗震救災中付出最多,做出最大犧牲的集體。災難發生的那一刻,他們以鋼鐵般的意志忘我地沖在第一線。而我們也不應該忘記他們也是血肉之軀,他們也有傷在身,有痛在忍!因此,保護過我們的軍人,此時應得到我們更多的愛護,我希望社會也為我們的子弟兵做些什麼!”王宜在她的部落格上發布了募集物資的博文,在短短几天內就募集到了來自企業、慈善機構 1100餘萬元的物資。為了防止官兵們患病,她專程到四川綿竹彭州漢旺什邡、洛水等地震災區,為救援空降兵等部隊官兵和受災民眾進行飲食營養調配、食療,用科學的飲食方法在短時間內讓廣大災民緩解了各種不適。王宜還自帶藥物,對災區患口腔糜爛的災民進行及時治療。聽說四川人平時不吃蒜,王宜就動員災民和戰士多吃大蒜殺菌。

她提供的眾多飲食方式,及時緩解了官兵和民眾出現的體能不支、免疫力下降、爛嘴、爛襠等症狀,既防治了受災民眾的疾病,又提高了救援官兵的戰鬥力。作為唯一一位 60年來參加特殊應急災難的營養師,令她欣慰的是,自己能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用自己的專業為人民民眾獻上綿薄之力。

成就美食營養專家

2004年,王宜開始了營養學在媒體上的傳播,改變了大眾心中營養師的形象,以知性、親切的形象使飲食知識化、文化化,具有更深層次的文化營養知識的內涵。本著中醫“未病先防病,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目標,王宜走進了廣大觀眾們的視線。“我心中有一個很簡單的願望,廚師做好飯菜,吃飯的人少生病,那么在治療過程中就會減少些程式,也能給病人、醫院多方減輕不少負擔,我想讓大家知曉怎樣吃才能健康。”

王宜初登銀屏還要追溯到中央電視台烹飪大賽,連續三年擔任首席營養評審讓她在營養界的名氣更加響亮,在各大廚師打擂爭奪金廚師帽的桂冠的同時,作為評審的她,品嘗了數不清的山珍海味,這些經過精心搭配、烹炸蒸炒的美食,她都能在工藝製作、營養搭配上給出獨到的見解和建議。

自2008年起,她走進了中央電視台的《健康早班車》和北京電視台《健康北京》,以營養傳播者和代言人的角色教授、交流營養知識,吸引著廣大觀眾一早一晚必看兩檔節目。在《健康北京》中,她的每次出鏡都會引來固定冬粉觀看,她每講一句,台下和電視機前的觀眾都會像記錄箴言一樣認真記下來並照著做。在節目中,王宜通過現場回答觀眾的提問,解開了很多人對食材食用的困惑。

在每期節目中,王宜都會設定一個食材作為主題重點講解其食療效果。比如,在以姜為主題的節目中,王宜講到姜的營養食療功效,它從內到外都是寶,用簡單易懂的順口溜的方式讓大眾在短短几分鐘內了解了姜的食療和用處。“子入餚用,生薑灸來用,老薑入藥用,姜皮利水用,爛姜凍姜浴來用。”在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上,王宜也講到了飲水有道,即“晨起一杯白開水,餐前要飲開胃水,出汗補液糖鹽水,解渴要用溫茶水,冷飲要選十度水,莫等口渴再去喝水,切忌一口急飲水,有效補水慢飲水。”她還根據綠豆的食療功效,編了綠豆歌:“藥食中毒綠豆煮,暑天煩渴綠豆煮。瘡癰腫毒治可幫,清湯綠豆祛庶毒。”這些簡單易學的歌謠和順口溜不僅受到中老年人的愛戴,也受到年輕白領們的熱衷和追捧。

“飲食健康”時代的營養師在慶祝新中國成立60年周年的活動中,王宜作為首都閱兵唯一軍外專家參與了閱兵隊伍的營養保障工作,與部隊專家團結協作、加班加點,高質量、高水平地編寫了《建國60周年首都國慶閱兵部隊科學飲食指南》。她把自己近30年來從事飲食營養研究積累的豐富知識和經驗融會到在這本《指南》中,真正體現了傳統中醫營養學與現代醫學預防保健科學的有機結合,受到閱兵部隊廣泛歡迎。為了幫助官兵更加準確地掌握飲食營養健康知識,受部隊委派,王宜還深入受閱部隊訓練駐地舉辦知識講座,採取生動活潑的形式,為5000多位受閱官兵和供養保障人員詳細講解《指南》,傳播科學飲食理念,把豐富的營養專業知識無私奉獻給閱兵部隊,贏得了軍內同行專家的讚賞。

“學習營養學是一個十分艱辛的過程,現在營養學的現狀屬於供大於求的態勢,每個單位只需要很少一部分掌握營養專業的人,這就在選拔中給應聘者提高了不少要求,對專業的要求也相當嚴苛。”王宜表示,營養師具備的素質要根據他所在的專業來定奪,臨床營養師除了掌握營養學、藥物學的相關知識,還應掌握內、外、婦、兒綜合學科的知識,若偏重於餐飲專業,則要在烹飪學、調味學、食品學和營養學的融合上下功夫。總之,在綜合能力培養的基礎上,還要肯吃苦、耐得住苦,堅持提高技能和理論知識,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善良的心。

當向王宜提出能否給職場人提供一些養生保健的秘方時,她笑談,我的秘方只有四字方針——“愛惜自己”。職場人因職業要求不同,生活規律也不同,有人長期伏案辦公,有人則長期在野外作業,每個人的體質也大相逕庭。對於職場人來說,根據自己的職業特點保持正常的生活規律,遵循傳統的因人因時因地的原則給予一定的健康診斷和營養補充,這種方式能從個性化的體質中給予多樣化的補充,因此,職場人保健養生的方式不能一概而論。

隨著21世紀“飲食健康”時代的來臨,營養、抗衰老、酸鹼度平衡,這些原本是醫生和患者們在意的指標,已經轉變為大眾關注的焦點。“三高”人士的增多也讓粗糧重新回歸到了百姓們的飯桌,在多元化的同時也讓人們更加關注健康飲食了,人們的觀念在逐漸提升的同時,也讓健康指標更加平穩,這也正是王宜所期盼的。

活躍螢屏的養生專家

養生成為街頭巷尾的大爺大媽聊天的首選話題,人人都能說出些中醫良方、養生門道,生活全無規律的年輕人也開始講究起科學起居飲食,養生之風漸盛,大有接過前一陣“國學熱”的接力棒之勢,狂熱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2009年以來,電視上以養生為內容的欄目層出不窮,訪談、娛樂節目中,養生專家的風頭毫不亞於娛樂明星,僅北京電視台與養生保健有關的節目就多達十幾二十個。
范志紅| 陳明[醫學教授]| 哈剛| 陳雲彤| 王琦[醫生]| 李軍祥| 祝肇剛| 王肅季| 姜良鐸| 曲黎敏| 施小墨| 孔令謙| 羅大倫| 王鴻謨| 陳煥然| 佟彤| 魏偉[養生專家]| 崔永勝| 李智| 武國忠| 西木博士| 謝慶良| 馬悅凌| 向靜| 張鶴瑤| 張悟本| 惠汝太| 王宜| 李存江| 楊奕[養生專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