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利

王占利

1960年7月生,遼寧營口人,大學文化,中共黨員,中國工商銀行營口市分行信貸員,經濟師。 他參加工作20年來,一貫認真工作,任勞任怨,尤其是做信貸工作以來為企業解難幫困,使16戶企業減虧、或扭虧為盈、或成為出口專場,為企業避免或挽回各種損失900多萬元,曾兩次在地區信貸工作會議上做經驗介紹,並刊登在《遼寧城市金融》雜誌上。同時,他還為企業換零錢37萬元,為企業保管錢物,深受企業的好評。他廉潔奉公,不徹私情,不向企業要好處,不收回扣,做到禮物面前不伸手,金錢面前不動心。他的事跡在《營口日報》、《城市金融報》、《金融隊伍建設》、《創業開拓者風采錄》、《中華創業者》中刊登。由於他工作成績突出,多次被評為遼寧省、營口市分行的先進工作者、優質服務先進個人,1994年被評為營口市勞動模範、營口市十大傑出青年,1995年被評為營口市優秀共產黨員,1996年被評為全國金融勞動模範,1997年被評為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

基本信息

頭銜

北京歸原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有機牛奶第一人——歸原場長王占利

事跡

以下為記者採訪過程中,王占利場長講起了自己關於創辦第一有機牛奶的酸甜苦辣。

” 我14歲出去闖蕩,從事餐飲業17年。1998年,鎮上有個康莊奶牛場,當時72頭牛,因為經營不善賠了錢,牛起不來了,不知深淺的我還誇人家好呢。結果朋友一句話:看著好,給你!就因這句玩笑話,我七拼八湊50萬買下牛場。從承包到最後吆喝兩個月期間,牛根本粗草都不喂,一天餵一次。當時我一看,哎呦,牛瘦成這樣?交了錢,稀里糊塗的牛場就歸我了,一片養殖地和72頭牛,其他什麼都沒有,一年還要交5000塊錢地租錢。
我一直想搞個特殊產品,做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奶。中國農大李勝利教授提出了可以做有機奶,我就開始著手實施。誰知,有機奶要涉及到飼料、生產、加工等一系列的有機過程,跟抗戰似的。我抗了3年,全國第一家通過認證的有機牛奶生產基地終於在我手上建起來了。
我的牛奶已經進入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的使館。普通的一升奶賣10元,而我的一升有機奶賣40元,特別是三聚氰胺事件以後,我每天由1噸的銷量翻番變為2噸。

奶源大戰被逼踏上有機路

1998年接手牛場後,王占利一看牛,心裡確實涼。雖然不懂牛,但他知道牛太瘦不行,必須要健康體壯才能出奶。牛需要什麼,立即採購。當時場裡七個職工,到處收玉米回來餵牛。王占利還天天開著手扶去割草。這才讓70多頭牛挺了過來。
1999年王占利開始投資奶牛,那時以為牛多了才能掙錢,2003年牛場達到800多頭規模。當時給蒙牛送奶,收奶標準對方說了算,奶多了往往拒收,一車奶就損失1萬多塊,最多的1個月拒收4車奶。奶站說拒收是因為牛奶有異味,可異味沒標準。明知道牛奶多了才遭拒,但王占利沒辦法,他第一次意識到奶農的命運掌握在乳品廠手裡。脾氣倔強的他不願意繼續不平等的買賣,想生產一種高端牛奶,於是找到中國農業大學李勝利教授指點迷津:“國際流行的牛奶就是有機牛奶”,當下他就決定開發有機奶。

有機奶開發困難超乎想像

有機奶確實好,但做有機奶的困難超過了想像。根據中國農大李勝利教授的安排,中美奶業研究中心的楊敦啟教授親自駐場,延慶縣畜牧局也給予技術支持,特別派出高級畜牧師任師喜駐場指導。在兩位專業人員悉心指導下,王占利開始了有機奶開發的艱辛工作。
首先改造牛場環境,解決奶牛福利健康問題。涼棚的石棉瓦對牛有輻射,全換成彩鋼瓦;為保證奶牛的運動就建運動場——先鋪沙子再鋪防曬膜,既遮陽又防暑降溫,還能防止污染地下水;為保證牛飲溫水,特別建了太陽能熱水裝置,使奶牛飲用水常年恆溫;同時牛場將污水集中經活性菌生物處理,達到農田灌溉要求,還田使用,污糞則經過發酵變成沼氣,轉化為能源再利用……100多萬元把牛場翻新了。
有機奶還要用有機料,玉米、牧草、青貯都要求有機。為此,王占利和楊教授親自去黑龍江農墾、寧夏等地訂購經過有機認證的飼料。嚴格的飼料管理最大的阻力來自農場職工,他們很不理解。TMR引進場,職工有牴觸情緒。王占利也著急,一下投資那么多,市場前景究竟怎么樣,真是摸石頭過河。這時,楊敦啟教授就常來給職工做分析,講有機的前景,講怎么科學養奶牛。最後,大家轉變觀念,堅持了下來。
投資600多萬,有機奶終於生產出來了,可是乳企不認,仍按普通奶的價格收購。而且通過代加工生產的奶,認證中心也不認可,必須在有機加工車間生產的才算有機奶。為實現有機奶的夢想,2005年年底,王占利開始自辦加工廠。不到1年,工廠建好了,可是不懂設備,能不能掙到錢也沒底,但看到那么多專家親臨牛場指導,只有國小文化的王占利相信開發有機奶錯不了。

誕生在西方已開發國家的有機奶,大眾消費很陌生。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中國人的概念是:“只要味道好。”事件後,中國人開始關注牛奶的原料投入和生產。有機奶是來自有機農業生產體系,嚴禁使用克隆物種、化肥、農藥、激素、生長調節劑、催奶劑、食品添加劑等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符合有機食品的生產加工規程,通過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奶製品。

美國使館喜歡喝變“壞”的有機奶

經過3年“抗戰”,歸原有機奶終於生產出來,但賣給誰呢?王占利瞄準北京高端市場,尤其是對有機食品認知度很高的外國客戶。通過中國對外友好協會推薦,“歸原”有機奶走進首都各大使館,第一批送給美國、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使館試嘗。
首先成為訂戶的是美國大使館。使館同意接受樣品,歸原巴氏奶和優酪乳各一箱,一周送三次。一周后,使館通知前去看結果。一到使館,翻譯說,你們的牛奶壞了。王占利的腦瓜子“嗡”的一下,感覺
3年的辛苦白費了。但他不死心,想讓翻譯向美方解釋……沒等王占利開口,翻譯就說:“美國使館通知你們訂奶,他們要喝你們的奶,你們的奶非常好!”王場長糊塗了:美國為什麼訂壞的牛奶呢?他以為自己聽錯了,問怎么回事。
翻譯說,正因為奶壞了,他們才訂的。原來使館拿到樣品奶後,將奶放在常溫下實驗,十多小時以後奶就變質壞了,這充分證明歸原有機奶是純天然的,裡面沒有添加防腐劑、保鮮劑等化學添加劑。老外說,喝歸原奶,就像喝家鄉的奶一樣。
繼美國之後,韓國和澳大利亞使館也成為訂戶。就這樣歸原有機奶走進了首都各大使館和他們的上海領事館,以及大型商超。

“對牛彈琴”很重要

走進歸原牛場就像走進了花園。綠樹掩映,一排排牛舍乾淨整潔,奶牛享受著“貴族”般的鄉村生活。
牛場存欄從1000頭降到600多頭,都是三胎以下的奶牛,不追求高產,成母牛單產17公斤左右。飼料比較單一,主要是大豆、玉米、苜蓿等。飼料成分簡單,出奶量比較低,但蛋白、乾物質、脂肪都很高。追求高產奶質就會有所下降。健康牛才能產出有機奶,王占利為了讓牛更舒服想了很多辦法。
為搞好奶牛保健,每年開春牛場都種薄荷和板藍根餵牛,正因如此,到6月份奶牛全身鋥亮,黑緞子似的。7月,牛場會買1噸上好的茶葉,攪拌在飼料里,給牛餵上,同時一天給每頭牛吃半斤白糖,吃兩周或三周,這樣可以防暑。由於專門修了太陽能飲水裝置,牛到冬天喝的都是16℃的溫水。為提高牛床舒適度,冬天還控制牛床沙子更換頻率……
聽說牛聽音樂可以提高產量,牛場就做實驗。早上5點半開始放音樂,這之前牛合著眼跟睡覺似的,音樂一放,牛兒都動動耳朵,三五分鐘後就起來了。一換音樂,牛就有點分辨不清。王場長把握了規律,放梁祝等民樂給牛聽。牛兒聽著輕快的音樂,在席夢思一樣的沙灘上或躺或臥,在散步區悠閒漫步,享受著自由人性化的待遇。

有機奶帶動循環效益

歸原有機牛場建起沼氣池,35立方牛糞產生600立方的沼氣,供應周邊的農戶。沼渣、沼液還田,供應周邊的2000多畝農田使用有機肥,實現養殖業向種植業的循環。
牛場附近村民用上了沼氣,每天燒水做飯只需幾毛錢。以前燒煤氣,每罐100多元,一年下來得800多元,而用沼氣一年不到300元。800多戶農民一年省50萬塊錢。在歸原帶動下,周邊1萬畝牧草和1100畝玉米實現了有機轉換。歸

原有機牛奶歷程

1998年 歸原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 農科大與歸原共建有機奶生產體系

2006年 歸原牛奶面世,獲全程有機認證牛奶

2009年 中農大和歸原共起草《有機生鮮乳生產技術規範》為北京市地方標準

2013年 中國乳業首席科學家李勝利與歸原共建教授工作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