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華洞風景名勝區

玉華洞風景名勝區

玉華洞風景名勝區地處福建省西北部的將樂縣,他是福建省最長最大的石灰岩溶洞,玉華洞風景區用地範圍:西至金溪東岸、東南到坡坑村、北至下村,東西長約12.1公里,南北寬約6.5公里,風景名勝區面積為43平方公里。

景區簡介

玉華洞玉華洞
玉華洞風景名勝區地處福建省西北部的將樂縣,位於北緯26°25′—27°04′,東經117°05′—117°40′之間。玉華洞風景區地處中亞熱帶地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景區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少嚴寒,雨熱同期,乾濕明顯。常年平均降水量為1703.7毫米。風景名勝區植被覆蓋率為91%,主要植被類型為常綠闊葉林,還有部分人工營造的福建杉、馬尾松林和少量毛竹林。區內野生植物169科973種,主要的野生動物中脊椎動物有5綱73科297種。
玉華洞風景名勝區為福建省最長最大的石灰岩溶洞,因洞內岩石光潔如玉,光華四射而得名,有“武夷山下明珠”之稱。位於福建省將樂縣城南7公里的天階山下,全洞總長10里,主洞長5里,玉華洞內有兩條通道,分藏禾、雷公、果子、黃泥、溪源、百雲六個支洞,洞內有石泉、井泉、靈泉三股泉水,清澈甘洌,潺潺有聲,有達摩面壁、仙人田、地下龍宮五更天等一百六十多景。前後洞口及洞內的岩壁上,保存著許多宋代以來的摩崖石刻,宋代著名理學家楊時,民族英雄李綱曾游此洞,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稱讚“此洞炫巧爭奇,遍布幽奧,透露處層層有削玉裁雲之態”。此外,幽深的玉華洞還是實施洞穴療法的“天然醫院',洞內溫度長年保持18℃,涼風習習,空氣清新,其前洞朝西北低而窄,後洞向西南高而寬,夏日炎炎,後洞空氣在洞內受冷下沉往前洞噴出,冬天前洞冷空氣在洞內受熱上升從後洞噴出,前洞口的風力強達4級,構成聞名的”一扇風“,令人心曠神怡,洞內充滿豐富的游離子,泉水飽含豐富的微量元素,其環境對於氣管炎、關節炎疾病有良好的療效。知曉玉華洞風景名勝區更多文字詳介,實時掌握玉華洞風景名勝區最新資訊,到到網必將是您踏上玉華洞風景名勝區前最佳的備旅之地。
玉華洞風景名勝區以其獨特的喀斯特地貌風光而名聞遐邇,位於福建省將樂縣城南的天階山。距縣城僅十五華里。總規劃面積約43平方公里,包括玉華洞、銀華洞、金華洞、岩子洞、寶華洞等多個溶洞景觀和天階山、梅花井、明台寺、白鷺棲息地等多個自然景觀。其中玉華洞為福建省最大的石灰岩溶洞,是我國四大名洞之一。其中玉華洞位列全國四大名洞,為福建洞天之首,有“閩山第一洞”之美譽,素稱“八閩四大景觀之一”。玉華古洞自西漢被當地獵人揭開神秘的面紗,已有2000多年的遊覽史。現保存完好的明朝繪製的我國唯一完整的八十幅溶洞導遊圖;西漢以來,玉華古洞留下數以千計文人墨客與官吏題寫的遊記、詩賦與摩崖石刻。

歷史

玉華洞有1700多年的遊覽歷史,在東漢末年就盛名於世。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於1628年探游玉華洞,並寫下了遊記盛讚玉華洞:“炫巧爭奇,遍布幽奧”。
1987年,將樂縣人民政府為發展風景遊覽事業,正式對玉華洞進行開發,在玉華洞內部裝飾了各種燈光,使玉華洞幻若仙境,結束了玉華洞自東漢以來兩千多年以松明、火把照明遊覽的歷史。同時,成立了玉華洞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由縣旅遊局局長兼任玉華洞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局長,並配備了管理人員,增設了服務設施。1991年玉華洞風景名勝區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1993年寶華洞樂園建成並對外開放,銀華洞也正式對外開放。福建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玉華洞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大綱》。同年10月1日,玉華洞風景名勝區動物標本館和福建省第一家洞穴博物館——岩子洞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1995年天階山公園正式開放。

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呈報國務院要求將玉華洞(溶洞群)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1997年6月上海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設計院完成玉華洞(溶洞群)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同年9月1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向國務院補充報告,再次要求把將樂玉華洞(溶洞群)風景名勝區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範圍擴大至43平方公里。

2002年玉華洞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景區範圍

玉華洞風景區用地範圍為西至金溪東岸、東南到坡坑村、北至下村,東西長約12.1公里,南北寬約6.5公里,風景名勝區面積為43平方公里。目前風景名勝區內有兩個鎮(鄉):古鏞鎮和漠源鄉。四個行政村:梅花村、玉華村、漠源村和坡坑村。十三個自然村:梅花井、洞許、圳頭、余坊、觀音堂、苦竹、漠源村、路口村、曹溪村、吳坊村、三溪尾村、三源村和地村。主要人口由居民構成:共擁有固定居民864戶,人口總量為3404人。管理人口68人。

景區景點

玉華洞玉華洞

玉華洞風景名勝區是以溶洞群奇觀為特色,融自然生態、人文景觀為一體,以遊覽觀光、科普為主要功能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按照景觀和游賞特徵及景源組合和地域分布特徵,玉華洞風景名勝區劃分為五大景區和一個民俗風情區,分別是玉華洞景區、龜山景區、曹溪景區、湖管景區、銀華洞景區和漠源民俗風情區。
隨著景區的開發建設玉華洞景區規模的不斷擴大、旅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玉華洞景區的遊客量逐年增加。將於2005年全線貫通的京福高速公路橫貫將樂全境,並在玉華洞景區前方設定了互通口。道路交通的改善,密切了景區同福建沿海及江西客源市場的聯繫,玉華洞景區的發展將上一個新台階。

自然條件

風景名勝區地處中亞熱帶地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景區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少嚴寒,雨熱同期,乾濕明顯。常年平均降水量為1703.7毫米。風景名勝區植被覆蓋率為91%,主要植被類型為常綠闊葉林,還有部分人工營造的福建杉、馬尾松林和少量毛竹林。區內野生植物169科973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水杉、蘇鐵;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金錢松、油杉水松、銀杏、福建柏、杜仲、青錢柳、格木、長葉榧、鵝掌楸、觀光木、黃山木蘭、福建青岡櫟: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有:長苞鐵杉、南方鐵杉、沉水樟、閩楠、浙江楠、天竺桂、青鉤栲、巴戟、青檀、凹葉厚朴、深山含笑、短萼黃連八角蓮紅豆樹。各種植物生長旺盛,構成的綠色景觀,為國內岩溶地區所罕見。

景區分區

玉華洞玉華洞

玉華洞風景名勝區的性質:玉華洞風景名勝區是以溶洞群奇觀為特色,融自然生態、人文景觀為一體,以遊覽觀光、科普為主要功能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按照景觀和游賞特徵及景源組合和地域分布特徵,規劃將玉華洞風景名勝區劃分為五大景區和一個民俗風情區:玉華洞景區、龜山景區、曹溪景區、湖管景區、銀華洞景區和漠源民俗風情區。

目前風景名勝區內有兩個鎮(鄉):古鏞鎮和漠源鄉。四個行政村:梅花村、玉華村、漠源村和坡坑村。十三個自然村:梅花井、洞許、圳頭、余坊、觀音堂、苦竹、漠源村、路口村、曹溪村、吳坊村、三溪尾村、三源村和地村。主要人口由居民構成:共擁有固定居民864戶,人口總量為3404人。管理人口68人。據2002年統計,風景名勝區年遊客量約55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45億元。
玉華洞風景區位於福建省將樂縣城南7公里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