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蟲

玉米蟲

玉米蟲,是英語Cornbug翻譯過來的。玉米這個詞,在網路上,尤其是在玉米蟲群落中,是域名的趣稱。他們更喜歡把域名叫做玉米,把注域名叫做煮玉米。這群專門煮玉米做投資轉手獲利的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玉米蟲了。

基本信息

引申意

“玉米蟲”中還有一類人是把域名當作一種收藏品.或者明星.名人或者某一事件的衍生紀念品收藏。“玉米蟲”這個群體最早產生於20世紀90年代,那時候的“玉米蟲”可謂是吃螃蟹者,為數不多的“玉米蟲”並未形成氣候。這兩年,大量“玉米蟲”從各大域名交易網站、BBS以及域名專屬QQ群的活躍程度來看,專注於這個領域的“玉米蟲”實非少數。

註冊

玉米蟲玉米蟲
註冊服務機構介紹,其實註冊一個CN域名也相當簡單。
1、在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的公開查詢系統上對自己心儀的域名進行查詢,看是否已經被別人註冊。
2、如果別人沒有註冊,那么就可以在域名註冊服務機構的網站上在線上註冊,6小時域名解析生效,可以使用。現在註冊一個CN域名的成本不超過二百多元。

變通註冊

不少個人域名投資者都在以“變通”的方式註冊中文域名和CN域名,主要有三種方式。
1、“玉米蟲”掛靠在親戚和朋友開的公司,以公司的名義註冊相關域名,而實際管理和使用域名的仍是“玉米蟲”本人。
2、部分域名註冊商為域名投機者提供域名掛靠註冊服務。也就是註冊商在“玉米蟲”註冊中文域名時,同意其在註冊者信息時填寫註冊商的公司,等個人註冊域名開放時再免費過戶給本人。
3、“玉米蟲”在允許修改域名註冊者的國外註冊商處註冊中文域名。由於國外的CN域名註冊商允許域名註冊者的信息隨意線上修改,“玉米蟲”在這些註冊商那裡註冊時往往將某一個真實存在的公司或者組織作為註冊人,等國內允許個人註冊時再修改成本人的名字,而域名的實際管理和使用始終是其本人。
大部分域名註冊商都可以為個人代理註冊中文和CN域名,而“玉米蟲”只需為此交納一筆很小的代理費。不僅如此,註冊中文域名的甚至是一些虛假的公司名稱。

作用

玉米蟲玉米蟲
域名投資,這門新興的投資領域,其收益被業內人士稱為“一本百利”。得益於中國網路經濟的水漲船高,域名投資正成為時下熱門的投資項目。
按照現行的註冊費用來看,註冊一個CN域名,每年的花費不過200多元,而成交的域名,價格多在數千元以上,稍微好點的域名,都能賣到上萬元,甚至有數十萬。以近期媒體所報導的賣出20萬高價的sol.com.cn域名為例,註冊者從2001年開始註冊,截至2005年,以原來的年費200多元計算,所繳納年費不超過1000元(若以現在不超過二百多元的價格來算,成本不過500元),與成交價20萬元相比,可見其利潤的豐厚。而據了解,一個域名能賣成千上萬的價錢是非常平常的。

歷史

域名投資在中國始於20世紀90年代,也就是網際網路進入中國之後。由於行業喜歡把註冊域名趣稱為“煮玉米”,這些專門從事域名投資的人,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玉米蟲”。那時候的“玉米蟲可謂是吃螃蟹者,為數不多的“玉米蟲”並未形成氣候。這兩年,“玉米蟲”大量“繁殖”,從各大域名交易網站、BBS以及域名專屬QQ群的活躍程度來看,專注於這個領域的“玉米蟲”實非少數。從新近舉辦的第一屆最有價值CN域名評選活動看來,“玉米蟲”已漸成氣候,大賽開賽兩周就吸引了將近3000個CN域名參賽,而按照參賽要求,參與者僅包括09年前4個月新註冊的CN域名,這足以顯現“玉米蟲”的龐大。

現狀

一個域名體系下的優秀域名大概在400萬個左右,CN域名目前的註冊量僅為50萬,裡面大有好域名可挖,而COM域名目前已經到了3300萬,“玉米蟲”們就算掘地三千尺,也很難再找到優秀的域名了。

實例

玉米蟲玉米蟲
2000年開始接觸域名投資的”玉米人生“(網名)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當年,以750萬美元成交的新聞把他吸引到了域名投資上來。初出茅廬的他,註冊了幾百個域名。但那批域名鮮有人問津。”玉米人生“解釋說:”剛開始做域名投資,對域名的價值判斷不準。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當時COM域名已經被外國人搶得差不多了,後來者很難再挖出什麼好域名了。“
於是,”玉米人生“開始轉戰CN域名陣地。在COM域名挖不出好域名之後,他們大多數人像他一樣,轉而挖掘CN域名里的寶藏。
轉戰CN域名的”玉米人生“,後來在CN域名中淘到了不少好域名,用他的話說就是”第一批淘金者總能賺到大錢“。據說他收入很讓他的朋友羨慕。
玉米蟲-注意事項域名是網際網路上最基礎的東西,也是一個不可再生的全球資源,隨著註冊量的增大,高價值的域名會越來越少。這點在COM域名上已經得到了印證,據網際網路域名專家稱,在任何一個國際域名體系下,用戶可以註冊到的好名字的數量大約在400萬個左右,很顯然,在50萬的註冊量基礎上,可以看出CN域名剩餘資源的豐富。
而域名的惟一不可重複的特性以及其獨特的專有性更加營造出需求與供給不平衡,再加上域名市場為完全競爭的、開放的全球化市場,令域名註冊作為一項投資贏利的方式變得可能和現實!所以,有人將域名比喻成Internet上的房地產。我們相信,隨著人們對網路世界的體驗,以及Internet的飛速發展,域名將越來越值錢,好域名必成為搶手貨。按照國際的行情,域名的成交價格已上升並正在突破千萬美元。以CN域名二百多元的投資,贏取可能是千萬的獲利。
與此同時,面對即將到來的域名投資熱潮,搶注域名並不值得提倡,而創意註冊域名則是一種比較理性的註冊方式,也是比較歡迎的。CN域名投資者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搶注國內外的著名品牌;第二種是創意註冊,用自己想到的特別好的詞語註冊。
網際網路專家認為投資域名應該理性,搶注知名企業域名只是域名投資的一小部分,主要的還是靠智慧和創意的投資。域名投資者搶注Google的行為只是特別個案,真正的域名投資是靠眼光發現有價值的名稱,實際上發生的交易很少是通過搶注他人的域名來實現的。而從現實的情況來看,搶注名企的CN域名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很有可能被企業通過仲裁或訴訟取回,搶注者甚至可能要為此支付賠償。域名投資最好的方式還是通過智慧和創意來實現。

相關資料

從2012年5月29日零時起,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正式開放個人.CN和.中國域名註冊,域名註冊主體擴大至自然人,一時間,多家域名註冊商藉機紛紛推出域名註冊優惠活動。
自開放以來,“玉米蟲”(域名投資者)趁機開始掃貨。而中國萬網、新網等域名註冊商披露,“.CN”“.中國”域名向個人開放Twoweeks,兩個域名每天分別有超過1萬個新名稱成功註冊,註冊量比向個人開放前的日均水平提高了10倍以上,個人姓名成為域名註冊的新熱門。
寶寶域名成“六一”新禮物
.CN一直是我國國家頂級域名。自2009年12月CNNIC禁止個人註冊.CN域名以來,.CN域名的保有量已經從高峰時的1300多萬個減至300多萬個,釋放出1000萬個姓名空間。
個人可以註冊與自己姓名完全一致或強相關的域名,如“姓+名”或“姓+名”對應的英文全拼前後再加入任意漢字及符合域名命名規則的字元、字母和數字。
網上便捷的註冊方式,使得“玉米蟲”們在個人域名註冊解禁後蜂擁而至。
在新網註冊的域名90%都是由自然人申請,約有80%的個人用戶註冊了與自己姓名相關的“.CN”和“.中國”域名。特別是在“六一”兒童節前後,很多家長都是一次簽下10年左右的域名使用權,讓寫有寶寶名字的姓名域名成為孩子成長的見證。
玉米蟲玉米蟲
“玉米蟲”小陽說,姓名域名的用途多集中在微博、相冊、部落格等自媒體套用上。不僅是姓名域名受到關注,其他與個人特色相關的字元,如網名、QQ號等,也被大量用於個人域名註冊,從而帶動個性化網路建站套用。
名人域名成搶注熱門
普通個人憑藉身份證號碼就可以註冊上述域名。而在一些以域名搶注為職業的“玉米蟲”眼中,除了自用域名,名人域名也是一個有機會搶注的領域
國內體壇一些名人域名早已被搶注。法網征程的中國網壇一姐李娜姚明易建聯相關等姓名域名均被搶注。
“此次.CN針對個人開放,將引發新一輪的名人域名註冊熱潮,因為我國同名同姓的人非常多,如果遇到重名的情況,將採取先注先得的方式。”註冊商紛紛推出大幅度優惠措施,個人姓名域名的註冊價格將遠遠低於.CN的市場價值。例如,中國萬網將姓名域名的價格降至每年12元。
“從這個角度來說,個人用戶購買域名的門檻已經降至歷史最低點。”相比個人姓名域名,大多數老字號和知名商業品牌的域名仍是被品牌持有者掌握在自己手中。
惡意搶注域名將被勒令歸還
.CN和.中國域名對個人開放註冊,勢必造成註冊數量的大幅攀升,惡意搶注現象是否會因此擴大,公眾對此不必太過擔心。
惡意搶注行為將會受到法律的約束。有關域名糾紛的司法解釋明確,如果名人姓名、知名商標的域名持有人對外要約高價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轉讓該域名獲取不正當利益的,便會當然地認定為行為人對該域名的註冊、使用具有惡意。“惡意搶注”的域名也須歸還給合法所有者。
備受關注的周立波域名一案便是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法院經審理認為,周立波本人對“周立波”這一姓名享有合法權益,涉案域名與周立波姓名的拼音“zhoulibo”完全相同,足以造原註冊人仍將域名與周立波相關聯,並以10萬元的價格出售,以期獲得不正當利益,具有明顯惡意,系不正當競爭行為。
“實際上,全球很多國家的頂級域名都向自然人開放,惡意搶注現象並不會因此被放大。”一家域名註冊商表示,作為一個網際網路投資機會,域名搶注的實質是靠腦子掙錢,因為洞察先機的註冊人未來有可能與相關企業和個人合作;一旦註冊人因為漫天要價,而被認定為“惡意搶注”,只會得不償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