獺肉

獺肉

獺肉為鼬科動物水獺的肉,味甘鹹,性寒。治虛勞骨蒸,水腫脹滿,二便秘澀,婦女經閉。

基本信息

獺肉

正文

獺肉
(《別錄》)

來源

為鼬科動物水獺的肉,動物形態詳"獺肝"條。

性味

甘鹹,寒。
①《食療本草》:"性寒,無毒。"
②《飲膳正要》:"味鹹,平,無毒。"

功用主治

治虛勞骨蒸,水腫脹滿,二便秘澀,婦女經閉。
①《別錄》:"療疫氣,溫病。"
②《本草圖經》:"主骨蒸熱勞,血脈不行,營衛虛滿及女子經絡不通,血熱,大小腸秘澀。"
③《飲膳正要》:"咳嗽勞損。"
④《醫林纂要》:"益陰,殺魚蟲毒。"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或炙乾入散劑。外用:煅存性研末調敷。

宜忌

①陶弘景:"不可與兔肉雜食。"
②《本草圖經》:"消陽氣,宜少食。"
③《醫林纂要》:"忌柿同食。"

選方

①治寒熱毒風水虛脹:水獺一頭,剝去皮和五臟骨頭尾等,炙令乾,杵末。水下方寸匕,日二服。(《食療本草》)
②治折傷:水獺一個,用罐子納,以泥固濟,放乾,燒灰,細末,以黃米煮粥,於傷處攤,以水獺一錢末,粥上摻,便用帛子裹系,止疼痛。(《經驗後方》)

名家論述

孟詵:"謹按(獺肉)服之下水脹。但熱毒風虛脹,服之即瘥。若是冷氣虛脹食,益虛腫甚也。只治熱,不治冷,不可一概爾。"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