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樂晨光

獨樂晨光

清晨,彩霞映射的光芒照耀在獨樂寺中,條條斑瀾的光柱從觀音頭頂拋下,與閣內長明的燭火之光耀映閃爍,為大佛、古閣罩上一層神秘的色彩,使其愈發神韻生動,引人遐想。由此,獨樂寺便產生了意境深遠的名字--“獨樂晨光”。

概述

津門十景之一
清晨,彩霞映射的光芒照耀在獨樂寺中,條條斑瀾的光柱從觀音頭頂拋下,與閣內長明的燭火之光耀映閃爍,為大佛古閣罩上一層神秘的色彩,使其愈發神韻生動,引人遐想。由此,獨樂寺便產生了意境深遠的名字--“獨樂晨光”。
獨樂寺獨樂寺

以“三最”而著稱—獨樂寺是我國古代大型木結構高層樓閣式建築的代表作,也是古代彩塑藝術精華的生動體現。1961年,馳名中外的獨樂寺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一批全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獨樂寺坐落在薊縣城內西街,坐北朝南,由山門、觀音閣和東西配殿組成。整組建築布局得當,主體突出、巍峨雄壯,莊嚴瑰麗。
獨樂寺又名大佛寺。獨樂一名的由來,眾說各異。有人認為,觀音閣內巨大塑像的內支架,即為一株參天矗立的杜梨樹,獨樂以杜梨諧音得名。有人認為,寺中觀音獨以普渡眾生為樂,故名。而縣誌記載則云:“獨樂寺為安祿山誓師之地,蓋安祿山思獨樂而不與民同樂,故爾命名之。”獨樂寺的創建及其倡建本,目前已無文獻可考,據傳始建於唐初。現存獨樂寺的主要建築,是在遼聖宗統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的,至今已重建1000年有餘。
獨樂寺在我國建築史上以“三最”著稱。第一“最”:寺內觀音閣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高層樓閣式建築;第二“最”:閣中觀世音菩薩塑像,是我國現存的最大古代泥塑之一;第三“最”:寺中山門帶鴟尾飾物的屋頂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廡殿頂。

景況

山門—進入獨樂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門。山門高約10米,中間為穿堂道,門正中懸一方匾額,為明代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嚴嵩手跡。山門東西兩側南稍間各塑有一尊護衛金剛力士,均高4.5米,虎視眈眈,猙獰可畏。東側力士手持長劍、豎眉、瞪眼,閉嘴,似從鼻孔噴出“哼”字。西側力士橫眉、瞪眼、張嘴,似從嘴裡噴出“哈”字。二力士被稱為“哼哈二將”。

獨樂寺獨樂寺

山門東西兩側北稍間分別為彩繪四天王像,兩兩分立,呈東西、南北方位各護一方。東側北端為東方持國天王,綠面,怒目,手持琵琶、兩腳各踩一鬼。東側南端為南方增長天王,藍面,又目圓睜,手持寶劍,兩腳各踩一鬼;西側南羰是西方廣目天王,紅面,怒目,左手握一龍,右手捏如意珠,腳踩兩鬼;西側北端是北方多聞天王,白面,又目和善,左手持紅蓋黃色傘,右手握灰色銀鼠,左腳下站立之鬼,為人身獸面,左腳蹲著的鬼為獸形。山門內這組惟妙惟肖的鬼神雕像,居高臨下,咄咄逼人,創造了一種令人心悸的氛圍。
山門的建築由台基、屋身、瓦頂3部分組成。台基用寬厚的方磚和條石砌牢。台基之上輔圓形石柱礎,其上立有直徑50厘米的12根木柱,呈橫四堅三排列,柱頭之上累疊了許多木塊,這便是斗拱。形似斗子的方形木塊稱“斗”,樣子象長拱形的曲木稱“拱”。獨樂寺的山門斗拱向上向外伸展兩層,斗拱的高度,相當於柱高的一半。斗拱是我國古建築所獨具的特徵,使得建築十分美觀。
獨樂寺山門的屋頂是五條脊,四面坡形的廡殿頂,也稱四阿頂。從脊到檐呈現一個舒緩的弧線,至屋角處展翼如飛。正脊兩端各有一個龍吻魚尾形的構件,稱為鴟尾(也稱鴟吻)。傳說鴟尾是天上一顆魚尾星,不怕雷擊,漢代時人們把它置於建築物上,取避雷電之意。這鴟尾長長的尾巴翹轉向內,猶如雉鳥翔飛,生動傳神,為山門建築陡增氣勢。
觀音閣—穿堂經過山門,便可見一座高閣雄峙面前,這就是獨樂寺的主體--觀音閣。閣樓上高懸以“太白”署名的“觀音之閣”題額。據考證,為唐代大詩人李白所書。觀音閣高22.5米,東西寬26.7米,南北深20.6米。建築風格“上承唐代遺風,下啟宋式菪造”。觀音閣和山門同在一個中軸線上,人置於山門內正中,透過山門可將觀音閣盡收眼底。從外表看,觀音閣為上下兩層,實際上內里為3層。閣內的中間有一暗層,並有矩形空井,和四轉平台,供觀者駐足;上層也有空井,井為六角形,有門通向閣前露台。
觀音閣共有28根立柱,外圈18根,內圈10根。柱子都有顯著的側腳。即指柱子不與地面保持垂直而是以兩邊略向建築物中心傾斜,形成建築物上小下大,比通常長方形結構增加了穩定性和抗震性。觀音閣立柱的縱橫方向,均以梁枋斗拱等構件拉連,形成雙環框架。觀音閣的斗拱式樣有24種。多種斗拱的交迭使用,使觀音閣的轉角出檐深遠,如翼騰飛。觀音閣數以千計的斗拱和樑柱檁椽,彼此之間,全部以榫卯相勾連,結成堅不可摧的整體。在其重建後的1000多年中,雖經歷了28次地震,包括其中破壞性的3次強震,而“官廨民舍,無一存,閣獨不圯。”
塑像·壁畫·壁碑—在獨樂寺,蔚為壯觀的是閣中聳立的一尊巨大觀世音菩薩塑像,這尊塑像在離地面72厘米的須彌座上,高達15.4米,直入大閣頂部的斗八藻井。因其頭上還生有10個小頭像,故又稱11面觀音。觀音彎眉高鼻,神態莊重,儀態萬方。觀音兩側各佇立一肋侍菩薩,略前傾於11面觀音,一副似在聽從調遣狀。這些塑像均以細泥白灰塑成。線條明顯,面部豐滿,造型勻稱,姿態優美,彩繪貼金,生動傳神,皆系遼代雕塑藝術的珍品。
觀音閣底層四周牆壁上,有五彩繽紛的壁畫。壁畫內容以高達2米多的十六羅漢及兩明王為主體,也有與佛教有關的神話故事和世俗題材。每組畫的內容各自獨立,但又緊密相聯,構成巨幅畫卷。畫面上站立的羅漢身著袈裟,臉頰豐潤,慈眉善目,背景是翻騰的海浪和起伏的山巒。壁畫下部的世俗題材,繪有豐滿健壯的婦女形象及儒生道士。每幅畫都有生動的故事情節,與著名的永樂宮三清殿等元代中期壁畫相似,據斷定為元代所畫。
這些壁畫,在清代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一次大修獨樂寺時,被覆蓋上一層1厘米厚的灰,1972年修整觀音閣時才發現並剝出。從覆蓋到揭出,這組壁畫共隱藏了219年。
位於觀音閣西北側,立有28塊乾隆皇帝書法壁碑。每塊高1.1米,寬0.8米至1.8米不等。碑文真跡是乾隆皇帝臨摹王羲之、顏真卿、蘇軾等名人詩賦及乾隆自己的歌章。壁碑字型或端莊秀麗,或粗獷蒼勁,或深邃雄奇,風格各異,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研究價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