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一味[植物]

獨一味[植物]

獨一味,別名大巴、打布巴,唇形科獨一味屬唯一物種,多年生草本,高2.5-10厘米;根莖伸長,粗厚,徑達1厘米。葉片常4枚,輻狀兩兩相對,菱狀圓形、菱形、扇形、橫腎形以至三角形,苦,微寒。有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之功效。獨一味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一種重要藥用植物,廣泛分布於西藏,而在青海、甘肅、四川和雲南只有零星分布,常生於海拔3900-5100米的石質高山草甸、河灘地或強度風化的碎石灘上。花冠長約1.2厘米,外被微柔毛,內面在冠筒中部密被微柔毛,冠筒管狀。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獨一味[植物]獨一味[植物]

拼音:Duyiwei英名:Lamiophlomis rotata

別名:大巴,打布巴,供金包

出處:《四川中藥志》

形態特徵

青藏高原上的獨一味——大青樹攝影青藏高原上的獨一味——大青樹攝影

草本,高2.5-10厘米;根莖伸長,粗厚,徑達1厘米。葉片常4枚,輻狀兩兩相對,菱狀圓形、菱形、

扇形、橫腎形以至三角形,長(4)6-13厘米,寬(4.4)7-12厘米,先端鈍、圓形或急尖,基部淺心形或寬楔形,下延至葉柄,邊緣具圓齒,上面綠色,密被白色疏柔毛,具皺,下面較淡,僅沿脈上疏被短柔毛,側脈3-5對,在葉片中部以下生出,其上再一側分枝,因而呈扇形,與中肋均兩面凸起;下部葉柄伸長,長可達8厘米,上部者變短,幾至無柄,密被短柔毛。輪傘花序密集排列成有短葶的

頭狀或短穗狀花序,有時下部具分枝而呈短圓錐狀,長3.5-7厘米,序軸密被短柔毛;苞片披針形、倒披針形或線形,長1-4厘米,寬1.5-6毫米,下部者最大,向上漸小,先端漸尖,基部下延,全緣,具緣毛,上面被疏柔毛,小苞片針刺狀,長約8毫米,寬約0.5毫米。花萼管狀,長約10毫米,寬約2.5毫米,乾時帶紫褐色,外面沿脈上被疏柔毛,萼齒5,短三角形,先端具長約2毫米的刺尖,自內面被叢毛。花冠長約1.2厘米,外被微柔毛,內面在冠筒中部密被微柔毛,冠筒管狀,基部寬約1.25毫米,向上近等寬,至喉部略增大,寬達2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近圓形,直徑約5毫米,邊緣具齒牙,自內面密被柔毛,下唇外面除邊緣全緣外被微柔毛,內面在中裂片中部被髯毛,餘部無毛,3裂,裂片橢圓形,長約4毫米,寬約3毫米,側裂片較小,長約2.5毫米,寬約2毫米。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長習性

獨一味獨一味

常生於海拔3900-5100米的石質高山草甸、河灘地或強度風化的碎石灘上,海拔2700-4500米。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藏,青海,甘肅,四川西部及雲南西北部;尼泊爾,錫金,不丹也有。

藥用價值

功效主治

民間用全草入藥,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氣滯閃腰、浮腫後流黃水、關節積黃水、骨松質發炎。此外據青海對大白鼠股動脈、肱動脈、頸動脈橫切斷止血試驗,認為本種有較好的止血效果。

根及根狀莖:苦,涼。有小毒G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用於跌打損傷,骨折,腰部扭傷,關節積液。

各家論述

1、《全國中草藥彙編》:獨一味【拼音名】 Dú Yí Wèi【來源】唇形科植物獨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 Kudo,以根及根狀莖入藥。9~10月採收,拔起全株,抖去泥沙,曬至五成乾時,截去地上部分及鬚根,再曬至足乾即成。

【性味】苦,微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用於跌打損傷,骨折,腰部扭傷。

【用法用量】 1~2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2、獨一味【出處】《四川中藥志》【拼音名】 Dú Yí Wèi【來源】為唇形種植物獨一味的根及根莖或全草。9~10月采,拔取全株,去淨泥土,截去葉及鬚根,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矮小草本。根及根莖直立,較粗,橫徑可達2厘米左右,表面有棱起皺紋。無莖。單葉基生,4枚,輻狀兩兩相對,平展;菱狀圓形或腎形,質厚,徑6~12厘米,邊緣具圓齒,下面網脈多凹陷,密被絨毛;葉柄寬。輪傘花序組成頭狀或短穗狀,長3.5~7厘米;苞片絲狀,先端針形;花萼紫綠色,漏斗狀,長約8毫米,疏被粗硬毛,具短裂齒,齒端刺狀;花冠小,淡紅紫色,唇形,上唇盔被短毛;雄蕊4;花柱著生於子房基底,頂端2裂。小堅果卵圓形。花期5~7月。

【生境分布】生於高山強度風化的碎石灘中或高山草地。分布西藏、四川、甘肅等高原地區。產四川。

【性狀】乾燥根長約7~15厘米,粗約1~2厘米。表面枯黃色至黃褐色,根莖剮、或無,全體扭曲而粗糙,有縱紋,尾端細小,少有2~3分枝,多已斷碎。質堅硬,乾枯,斷面木質部多已腐朽,呈烏褐色。外圍肉質暗淡,無光澤。氣腥臭,味苦,入口久則有麻痹感。以根條粗壯、勻淨者佳。

【性味】苦,微寒。

①《四川中藥志》:"苦,微寒,有小毒。"

②《青藏高原藥物圖鑑》:"苦,溫。"

【功能主治】活血,行瘀,消腫,止血。治跌傷筋骨,閃腰挫氣,關節積黃水。

①《四川中藥志》:"活血行瘀,止痛,行氣,消腫,續筋接骨。治跌傷筋骨及閃腰挫氣等症。"

②《青藏高原藥物圖鑑》:"補髓,止血。治浮腫後流黃水,關節積黃水,骨松質發炎。"

【用法用量】內服:浸酒或入散劑,1~2錢。

【注意】《四川中藥志》:"無瘀滯及孕婦勿服。"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摘錄】《*辭典》

3、《中華本草》:獨一味【出處】出自《四川中藥志》【拼音名】 Dú Yí Wèi【英文名】 Common Lamiophlomis, Root of Common Lamiophlomis【別名】巴拉努努、吉布孜、麥朵昌巴、哈努巴拉、札江溫保、哈吾巴拉、達乾木、達折合巴、野秦艽、大巴、打布巴【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獨一味的根及根莖或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 Kudo.

採收和儲藏:9-10月采,拔取全株,去淨泥土,截去葉及鬚根,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無莖矮小草本。根及根莖圓柱狀,強直,直徑可達2cm。葉於基部叢生,常4枚,呈輻射狀平展,圓形或腎形,質厚,長6-13cm,寬6-12cm,邊緣具圓齒,上面密被白色疏柔毛,下面網脈多凹陷,密被絨毛。輪傘花序組成頭狀或短穗狀,長3.5-7cm;苞片絲狀,先端針形;花萼紫綠色,漏斗狀,長約8mm,被粗硬毛,

具短裂齒,齒端刺狀;花冠唇形,淡紫紅色,上唇近圓形,邊緣具齒牙,自內面密被柔毛,下唇3裂,中裂片較大,外被微柔毛,內面在中裂片中部被毛;雄蕊4;前對稍長,花葯2室,室匯合,極叉開;花柱先端2淺裂。小堅果倒卵狀三棱形,包被於突萼內。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700-4500m的高原或高山上強度風化的碎石灘中或石質山草甸、河灘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性狀】性狀鑑別 根呈圓錐形,長10-15cm,直徑7-16mm,表面棕黃色,具淺槽、棱及皺紋;質脆,易折斷,斷面邊緣淺棕色,內環黃白色,中心枯朽。莖呈方柱形,表面粗糙,被毛。葉暗綠色或褐綠色,多皺縮。完整者展平後呈鞭形、扇形、腎形或三角形,長5-12cm,寬6-15cm,先端圓,邊緣有鈍齒,兩面均有毛。輪傘花序,花序軸密生短柔毛;花冠二唇形,紫色,多已脫落;宿萼聚集,表面觀呈蜂窩狀,萼齒5,外被疏剛毛,齒端具刺尖。氣微香,味微甜,後微澀。

顯微鑑別 葉橫切面:上、下表皮細胞1列,外被角質層,有非腺毛和遙毛;腺毛頭部8細胞,柄單細胞。氣孔下陷,柵欄組織2列細胞,海綿組織中有草酸鈣小針晶和小方晶。主脈明顯向下凸出,上面

微凹,維管束外韌型。主脈上、下表皮內側有厚角細胞1-2列。

粉末特徵:棕褐色。①葉表皮碎片有眾多非腺毛,2-3細胞,壁較厚,具疣狀突起;偶見腺毛,頭部多細胞,柄單細胞。②葉肉細胞不規則形,含草酸鈣針晶,長7-10cm,小方晶稀少。③氣孔不定式、不等式或直軸式。④纖維長梭形,壁孔橫裂。⑤花粉粒類圓形,淺棕色,表面光滑,具3孔溝。

【化學成份】葉含木犀草素(luteolin),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3-O-阿拉伯糖甙(quercetin-3O-glucoside),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3-O-阿拉伯糖甙(quercetin-3-O-arabinoside),芹菜素-7-O-新陳皮甙(api-genin-7-O-neohesperidoside)。

根含1-羥基-2,3,5-三甲氧基呫噸酮(1-hydroxy-2,3,5-trimethoxyxanth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櫚酸(palmitic acid),獨一味素(lamiophlomiol)A、B、C等。

地上部分含山梔甙甲酯(shanzhiside methyl ester),8-O-乙醯基山梔甙甲酯(8-O-acetylshanzhiside methyl ester),胡麻屬甙(sesamoside)。

【藥理作用】 1.對免疫功能的作用 獨一味皂甙500mg/(kg·d)、獨一味醇提物以300mg/(kg,d)或150mg-(kg,)給荷瘤小鼠腹腔注射,連續10d,對移植性腫瘤EC有顯著抑制作用,皂甙對Hep實體瘤析也有顯著抑制作用。同樣劑量的皂甙給S180肉瘤小鼠連續用藥12d,也有一定療效。皂甙還可使荷瘤小鼠脾甙50mg/(kg,d)、100mg/(kg,d),連續5d給動物腹腔注射,均顯著提高巨噬細胞吞噬率及指數、E-玫瑰花結形成率及酯酶染色陽性率,表明獨一味有顯著提高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細胞免疫的作用。

2.鎮痛作用 獨一味浸膏10%以0.28ml/10g、0.14ml/10g給小鼠灌胃,有明顯的鎮痛作用,持續時間約2h。浸膏還可顯著抑制小鼠醋酸性扭體反應,0.19-3.0g/kg的鎮痛作用與0.23g/kg阿司匹林作用相當。

3.止血作用 小鼠尾靜脈止血實驗中,10%、5%浸膏各0.14ml/10g給小鼠薄胃,有顯著止血作用。獨一味對大鼠肝臟切割性創口有局部止血作用。

4.抗菌作用 獨一味浸膏在濾紙片法中對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和產氣桿菌有抑菌作用。獨一味葉皂甙對痢疾桿菌、綠膿桿菌、產氣桿菌、枯草桿菌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均有顯著抑菌作用。

5.毒性 小鼠一次口服獨一味浸膏的LD50為13.5g/kg。浸膏1.5g/kg給麻醉家兔腸內注入,無中毒表現。浸膏以0.1g/kg、0.5g/kg給犬灌服,連續21d,對動物活動、一般狀態、血象、肝及腎功能無明顯影響。病理組織切片各臟器大部分未見異常,偶見血管擴張充血和肝組織壞死。

【鑑別】理化鑑別 (1)本品粉末置紫外光燈下,顯黃色螢光。

(2)取本品粗粉5g,加乙醇40ml,加熱回流1h,濾過,濾液置水浴上蒸乾,加5%鹽酸15ml,攪溶,濾過,濾液供以下試驗:①取濾液6ml,分置3支試管內,分別加入矽鎢酸、碘化汞鉀及改良碘化鉍鉀試劑,分別出一白色、橙黃色絮狀物混濁及沉澱。(檢查生物鹼類)②取濾液4ml,用氨水調至鹼性,用氯仿10ml,3次提取,提取液合併,深縮至0.5ml。取0.1ml滴於濾紙上,噴改良碘化鉍鉀試齊,濾紙顯紅色斑點。(檢查生物鹼類)

【性味】味甘;苦;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主跌打;筋骨疼痛;關節腫痛;痛經;崩漏

【用法用量】內服:浸酒或作散劑,3-6g。

【注意】《四川中藥志》:無瘀滯及孕婦勿服。

【各家論述】 1.《四川中藥志》:活血行瘀,止痛,行氣,消腫,續筋接骨。治跌傷筋骨及閃腰

挫氣等症。

2.《青藏高原藥物圖鑑》:補髓,止血。治浮腫後流黃水,關節積黃水,骨松質發炎。

【摘錄】《中華本草》

相關分類

獨一味[植物]獨一味[植物]

生物Vitae[三域系統]真核域Eukarya[三域系統]

植物界 Plantae[三域系統]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傳統系統]

木蘭綱 Magnoliopsida[Cronquist系統]

菊亞綱Asteridae[Cronquist系統]

唇形目 Lamiales[Cronquist系統]

獨一味[植物]獨一味[植物]

唇形科Labiatae[Cronquist系統]

野芝麻亞科 SubFam. Lamioideae[FRPS系統的唇形科Labiatae]

野芝麻族Trib. Lamieae[FRPS系統的唇形科Labiatae]

野芝麻亞族Subtrib. Lamiinae[FRPS系統的唇形科Labiatae]

獨一味屬Lamiophlomis[FRPS系統的唇形科Labiatae]

獨一味 Lamiophlomis rotata[FRPS系統的唇形科Labiatae]

其他資料

藥用性能

基原

本品為雙子葉植物唇形科Labiatae 獨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Kudo. 的根及根狀莖或全草。

採制貯藏

9~10月採收,拔取全株,抖去泥沙,曬至五成乾時,截去地上部分及鬚根,再曬至足乾即成。置通風乾燥處。

性味歸經

苦,微寒。有小毒。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草有小毒。

①《四川中藥志》:"苦,微寒,有小毒。"

②《青藏高原藥物圖鑑》:"苦,溫。"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用於跌打損傷,骨折,腰部扭傷。

用法用量

內服:浸酒或入散劑,1~2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藥物分析

方法名稱: 獨一味-木樨草素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

套用範圍: 本方法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獨一味中木樨草素的含量。

本方法適用於唇形科植物獨一味Lamio-phlomis rotate (Benth.) Kudo的乾燥全草。

方法原理:本品加2.5mol/L鹽酸甲醇溶液加熱回流,放冷,稱重,補重,搖勻,濾過,續濾液進入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色譜分離,用紫外吸收檢測器,于波長350nm處檢測木樨草素的吸收值,計算出其含量。

試劑: 1. 甲醇

2.0.4%磷酸溶液

3.2.5mol/L鹽酸甲醇溶液

儀器設備: 1 儀器

1.1 高效液相色譜儀

1.2 色譜柱

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理論塔板數按木樨草素峰計算應不低於1500。

1.3 紫外吸收檢測器

2色譜條件

2.1流動相:甲醇0.4%磷酸溶液=55 45

2.2檢測波長:350nm

2.3柱溫:室溫

試樣製備:1. 稱取供試品

精密稱定本品粉末(過三號篩)1g,為供試品。

2.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精密稱取木樨草素對照品適量,加甲醇製成每1mL含20mg的溶液。

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1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2.5mol/L鹽酸甲醇溶液25mL,密塞,稱定重量,加熱回流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2.5mol/L鹽酸甲醇溶液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2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操作步驟: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各20m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用紫外吸收檢測器于波長350nm處測定木樨草素(C15H10O6)的峰面積,計算出其含量。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國家藥典委員會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版,一部,p184。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同名公司

簡介

甘肅獨一味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現代製藥產業為核心集天然植物藥和生物製藥技術套用研究開發生

獨一味[植物]獨一味[植物]

產經營一體化的高科技公司。公司自創立以來穩健成長在行業中具有良好的信譽和高科技公司形象。多年來公司一直秉承“在穩定中求創新在創新中求穩定”的戰略原則,堅持走科技興企科技強企的發展道路。產值銷售效益快速增長。在中國改革開放和西部大開發政策以及國家經濟發展的外部有利環境支持下,已成為西部重要的中成藥和原料藥生產基地。並有力地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為西部地區脫貧作出巨大的貢獻。公司還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協和醫科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中醫藥研究所,蘭州大學,甘肅中醫學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通過科技成果轉讓合作項目,開發共建研究機構,共同組建高新技術企業等多種產學研合作方式,最佳化資源配置致力於企業核心技術的發展和增強自身競爭能力,目前正在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中藥新藥,有軟膠囊凍乾粉中藥注射劑等,公司地處甘肅省隴南市康縣獨一味工業園區內。占地53 畝,總建築面積21000 平方米,其中符合 GMP 規範的生產車間達15000 平方米,有片劑硬膠囊劑軟膠囊劑生產線各兩條糖漿劑顆粒劑酒劑生產線各一條新建植化藥車間一個年產硬膠囊 2 億粒片劑,1 億片軟膠囊500 萬粒糖漿,10 萬瓶顆粒劑,100 萬袋酒劑,10 萬瓶植化藥提取,3000 千克公司也在全國不斷建立健全完善的銷售網路有效地為全國的醫生和患者提供藥品套用諮詢臨床用藥研究學術支持等服務。

公司概況

甘肅獨一味生物製藥有限責任公司

證券代碼:002219 證券簡稱:獨一味

公司英文名稱:GANSU DUYIWEI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CO.,LTD.

獨一味[植物]獨一味[植物]

交易所:深圳

總經理:段志平

註冊資本:18680萬元

法人代表:朱錦

發行日期:2008-02-21

發行價格:6.18元

獨一味[植物]獨一味[植物]

上市日期:2008-03-06

主承銷商:德邦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上市推薦人:德邦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審計機構:北京五聯方圓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經辦會計師:鍾曉鳴,宋朝學

法律顧問:北京尚公律師事務所

產品

獨一味膠囊、獨一味片為國家級新藥;獨一味膠囊、獨一味片、參芪五味子片、複方杜仲片為國家中藥保護品種;獨一味膠囊、參芪五味子片、脈平片、前列安通片、平喘抗炎膠囊、止咳祛痰糖漿均為全國獨家生產品種。獨一味膠囊為《中國藥典》2000年版品種、國家基本藥物、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參芪五味子片為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品種。

經營範圍

片劑、糖漿劑、散劑、酒劑、硬膠囊劑、軟膠囊劑、口服液、合劑、丸劑(微丸)、滴丸劑(含中藥前處

理、提取);中、藏藥材種植、研究,高原生物開發、收購(國家明令禁止的除外);藥品、食品、醫療器械的研究開發及技術諮詢。

拉薩頂好

簡介

拉薩頂好的前身為西藏林芝藏醫藥開發研究所,創立於1978年,原屬林芝地區衛生局。 專注於藏醫藥的開發研究與套用,立志傳承和弘揚博大精深的藏醫藥文化和智慧,做推動藏醫藥發展的楷模企業。

產品

骨王葫蘆貼主要成分:藏紅花、獨一味、藏當歸、烏梢蛇、制川烏、麝香、海馬、透骨草、三七、冰片、青稞酒、磁石等。

適用範圍:骨質增生、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腰肌勞損、頸椎病、肩周炎、等引起的頸、肩、腰腿、關節筋骨酸痛、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具有促進康復的功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