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事實

概念

廣義的犯罪事實包括犯罪的基本事實、犯罪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狹義的犯罪事實則指作為犯罪構成要件的基本事實,它是影響定罪量刑的最重要的客觀真實情況。這一事實又分為主觀與客觀兩方面。主觀上,指行為的罪過形態,即實施犯罪的故意或過失心理狀態。客觀上則指犯罪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手段、後果及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等。

擴展

在犯罪學上,犯罪事實除上述外,還包括一些嚴重違法行為的事實。準確地說,犯罪學中的犯罪事實是違法犯罪的事實。具體地說,包括:1、違法犯罪性質,即行為的歸屬性,它從本質上反映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決定是否處罰及處罰方式;2、違法犯罪情節,即違法犯罪行為發生的具體變化和過程。它同樣反映其社會危害程度,影響處罰方法;3、違法犯罪的社會危害程度,即對社會關係的危害程度,是其最本質的特徵。

意義

違法犯罪事實概念的確立,有利於提高刑事立法水平和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理論認識;而犯罪事實概念一般都是從刑法角度提出的,以嚴格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準確定罪量刑。因此,對犯罪事實的確定要靠證據,不能憑主觀臆斷和推測加以改變和捏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