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突擊車

特種突擊車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種軍用戰鬥車輛的新車族悄然而起,這就是“陸戰輕騎”──特種突擊車。特種突擊車是一種超輕型輪式戰鬥車輛,1983年起開始裝備美軍輕型作戰師和特種作戰部隊。

簡介

特種部隊是世界各國執行軍事任務的“急先鋒”,也是各國武裝力量中的一支“利箭”。特種部隊的“特”不僅表現在它所執行的任務與眾不同,作戰戰術靈活多變,還表現在它們獨具匠心的武器裝備上。在特種部隊的武器裝備中,除了有微聲手槍、水下手槍、匕首手槍等特種武器外,特種部隊執行任務時往往還要有特殊的“坐騎”——這就是專為特種部隊設計的戰術突擊車和特種作戰車。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深入到敵後實施滲透和破壞任務的特種部隊就大量使用經過特殊改進和裝備的專用車輛。在近幾次局部戰爭和反恐戰爭中,這種經過特殊改進的特種車輛得到越來越多地套用。為特種部隊裝備特種車輛的方法,目前已得到許多國家的認可。尤其是美國對特種部隊和特種車輛一直非常重視,並常常賦予它們重要的任務。特種車輛在美軍“沙漠風暴”行動中得到大規模實踐,在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動中得到逐步完善,在“ 伊拉克自由”行動中得到進一步檢驗和擴大。

特種突擊車 特種突擊車

海灣戰爭中,擔任東線作戰的主力是美軍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和第二師,還有阿拉伯各國的聯合部隊。1991年2月26日凌晨,美軍海軍陸戰隊的第一師、第二師和配屬的陸軍猛虎旅向扼守科威特國際機場的伊軍發起猛攻,摧毀伊軍坦克100多輛,使東線的伊軍元氣大傷。在這種情況下,美海軍陸戰隊的“海豹”特種作戰小組出動了具有優越性能的“隼”式輕型高速攻擊突擊車,它發揚快速、敏捷的特點,開足馬力,勇往直前,直插距科威特市區15公里的科威特國際機場,成為進入科威特的第一種軍用戰鬥車輛。

“隼”式輕型高速攻擊突擊車,在海灣戰爭中也被稱為“沙漠甲蟲”,是由“沙漠甲蟲”賽車演變而來。這種賽車是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的“甲殼蟲”微型汽車發展起來的。大眾“甲殼蟲”,是一種享譽世界的微型小汽車,在全世界的銷量達到2100萬輛,創造了世界“汽車銷量之最”。

結構系統

底盤

特種突擊車 特種突擊車

實際上,所有的戰術突擊車均採用敞開式鋼架結構,鋼架用優質高強度合金材料焊接而成。採用這種設計,可以使戰術突擊車尺寸變小、重量減輕,且堅固耐用,也不需要複雜和昂貴的製造設備。敞開式鋼架結構承載所有的機械部件,並與翻滾護架連成一體。在許多情況下,翻滾護架也可承載人員,或作為武器裝備的安裝平台。戰術突擊車的最大長度在4.0~4.5米之間,因此通常選用較長的軸距(2.8~2.9米),以便降低車輛底盤中間部分(安裝乘員座椅的地方)的高度。戰術突擊車的前後車輪轉彎角度很大,分別可達到60~70度和40~60度。底盤高度在0.3~0.4米之間。為了增加車輛的橫向穩定性,一般採用較大的輪距(大約1.7米)。但另一方面,車輛的寬度不得超過規定標準才能滿足用直升機運輸的要求(如CH-47“支奴乾”運輸機的限寬為2.06米;CH-53運輸機的限寬為1.80米)。翻滾護架頂部最高點離地高1.8~1.9米,有一些車輛護架的上半部分可以向下摺疊或拆卸,便於空運。

戰術突擊車車身兩側裝有攜載彈藥、燃料和其它物品的儲物籃。還有一些車輛的兩側和車輛底板上使用了防護插板,以提高車輛的生存能力。但這種方法並不受到歡迎,因為這樣很容易降低車輛的整體性能。敞開式鋼架結構可確保乘員進出方便,即使穿著防彈衣也是如此。裝有彈簧的座椅符合人機工程設計,有利於緩解乘員長時間執行作戰任務的疲勞程度。

戰術突擊車的載重量較大,以搭載長時間執行任務時所需的武器、彈藥、水、食品和其它物品。為了滿足機動性的要求,戰術突擊車輛的全裝備重量大約為1000~1400千克,攜載量一般為500~700千克,全車的攜載量與車全重比一般為0.45。

動力

特種突擊車 特種突擊車

早期的戰術突擊車的動力裝置為標準的汽車四衝程風冷式發動機。後來,從後勤、安全、經濟等方面考慮,逐漸採用了柴油發動機。最新型的戰術突擊車則安裝了渦輪增壓發動機,使它單位功率達到50千瓦/噸,並且耗油量降低。

根據沙漠作戰的特殊性,對車輛的氣體冷卻器、氣體過濾器以及排氣裝置都提出了相當嚴格的要求。主油箱容量至少為70~80升,以滿足500千米艱難地形上的行駛要求。另外,車輛上還配有副油箱和19升的扁油桶,以滿足更遠距離的行駛需求。

戰術突擊車可採用手動和自動兩種變速方式,帶中央差速器的變速箱中,所有的分速器都可鎖定。從經濟角度出發,有一些突擊車採用4×2驅動型式。不過,大部分戰術突擊車都採用4×4驅動型式。

有一些戰術突擊車採用傳統的彈簧式懸掛裝置,但是大多數戰術突擊車安裝了獨立的懸掛裝置。因為獨立懸掛裝置有許多優點,如行駛速度高、適應能力強,乘員操作舒適。前軸裝有固定的帶螺旋彈簧或縱向扭桿的雙叉型懸掛裝置,後軸裝有帶螺旋彈簧或橫向扭桿的拉臂。重型減振器是必不可少的部件。

戰術突擊車通常使用越野輪胎,對於戰鬥全重為2400千克的4×4輪式戰術突擊車而言,這些輪胎的機動性指數(MMP)為210。

有一些戰術突擊車的公路行駛速度最高可達150千米/小時,甚至更高。從特種部隊執行的任務看,這樣高的速度並不實用,110~120千米/小時的速度較為合理。戰術突擊車能爬上54度的斜坡,由於輪距寬、重心低,車輛側傾度可超過36度。在毫無涉渡準備的情況下,標準涉水深度為500~700毫米。

戰術性能

特種突擊車 特種突擊車

“隼”式輕型高速攻擊突擊車採用94馬力的空冷式發動機,兩輪驅動,手動變速器有4個前進擋和一個倒擋,最高時速128.7公里,連續行駛距離514.9公里,加上輔助油箱可達到960公里,從0加速到時速48公里只需要4秒鐘,可上60%的斜坡,能在5%的坡道上以每小時88公里的速度行進,從而保證了該車在各種複雜地形上都具有較高的機動力。

車上裝備有現代化的通信器材、夜視裝置和衛星全球定位儀,即使在漆黑的夜色中,不用開燈也能準確無誤地迅速駛至目的地。

高速攻擊突擊車火力配備強,有M60MG型7.62毫米機槍2挺、M-2型機槍1挺、MK-19型40毫米榴彈發射器1個、AT-4型飛彈發射架1個及6枚反坦克飛彈,有的還裝有有線制導的“陶式”飛彈發射架。這種不亞於裝甲運輸車的火力配系,使高速攻擊突擊車具有了強大的攻擊殺傷力。

特種突擊車 特種突擊車

該車乘員3人,但車體外側還可附加一個長方形貨架,既可以載物,又能平躺1個人,戰時可在地形起伏炮火紛飛的戰場上及時搶救傷員。

高速攻擊突擊車良好的隱蔽性和機動力,使“海豹”突擊隊在海灣戰爭中多次成功地快速迂迴到敵人側翼和後方,爭得有效攻擊敵人的契機而屢建奇功,因此倍受美國特種部隊的青睞。

作戰特點

與普通戰車相比,輕型高速攻擊突擊車的突出特點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即“輕、小、快、靈。”

指的是車體重量輕。其戰鬥全重只有1~4噸。為了減輕車重,在設計上要採取多項措施,包括:(1)採用超輕型的“甲殼蟲”汽車或吉普車為底盤;(2)採用高強度全合金材料;(3)一般不加裝甲,不加車逢,甚至連發動機也是外露的;(4)車體上部採用管型桁架結構,輕而堅固;(5)多採用風冷發動機,省去了水冷發動機的水散熱器等部件;(6)有的車甚至採用4×2的結構,而不採用通常越野車的4×4的結構,省去了“前加力”裝置;(7)外型低矮,結構簡化,車底距地較低。 特種突擊車

指的是車輛外型小。輕型快速突擊車全長3~4米,全寬1.8-2.0米,全高1.0-1.8米,有的比吉普車還要小一號。形體小,有利於隱蔽自身,不易被敵擊中,也有利於空投和空運。

指的是它的高速越野能力。其最大速度達到120~140千米/小時,遠遠超過主戰坦克和一般車用車輛。可以說,快,是特種突擊車最核心的特點。快,可以使它發揮戰場輕騎兵的特點,快速部署,應急作戰,完成偵察、警戒、有限目標突擊、追擊乃至解救人質、街巷戰鬥、反恐怖作戰、反裝甲作戰等多種作戰任務。

指的是它的出色的通行能力和靈活機動的特性。它能爬40-48度的陡坡,超過坦克的爬坡坡度(30~32度)。再加上它神出鬼沒,衝車快,重量輕,一般的溝溝坎坎難不倒它。有情況時,還可一溜煙逃之夭夭,使敵人打不著它。

由於特種突擊車的這些特點,使它特別適於作為執行快速反應、特種偵察與警戒,承擔戰場搜捕、小分隊追擊、搶戰軍事要地等特種任務的突擊車輛。但是,由於它的火力及自身的防護能力有限,所以在特種突擊車的使用上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特種突擊車既不能單槍匹馬,橫衝直撞,也不宜過分集中,進而被敵火力大面積殺傷;二是不能承擔它力所不能及的作戰任務;三是要充分利用特種突擊車的特點,採取神出鬼沒,“打了就跑”的戰術,不宜和敵方相持作戰或硬碰硬式的死拚;四是特種突擊車不宜遠距離作戰;五是對於特種突擊車的乘員需加強防護,不加防護的特種突擊車,乘員幾乎完全暴露在槍林彈雨之中。作戰時,乘員要戴上頭盔,有條件時,還要穿上尼龍防彈衣,準備好三防服和防毒面具;六是特種突擊車在敵火力下機動時,要充分利用地形隱蔽自己,以躍進的方式前進。

名車介紹

在特種突擊車的家族裡,除美國的“隼”式突擊車外,英國、南非、加拿大、法國、巴西等國也已在研製,有的已有上千輛裝備部隊,其中比較典型的有英國的“防衛者”90多用途戰車、英國的“獵鷹”快速突擊車、南非的“胡狼”傘兵支援車以及加拿大的“LAV”輕型輪式裝甲突擊車等。

“防衛者”90多用途戰車

英國的“防衛者”系列多用途戰車有多種型號,90型的戰鬥全重為2550千克,但仍屬於快速攻擊車範疇。驅動型式為4×4的乘員3~4人。可選裝機槍、槍榴彈發射器、機關炮或“米蘭”反坦克飛彈發射器。該車可以選裝兩種以上的武器,火力較強。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有2000多輛“防衛者”系列沙漠巡邏車投入戰鬥,擔任警戒和偵察等作戰任務。

“獵鷹”快速攻擊車

“獵鷹”快速攻擊車由英國威塞克斯公司生產。也有人按音譯將其稱為“薩克”突擊車。它也是一種4×2車型,空車重量1100千克,最大載重量700千克,乘員為兩人。目前乘員為3人或4人的車型正在設計中。其動力裝置為一台58.8千瓦水冷柴油機,這一點與多數特種突擊車有所不同。它的最大速度為110千米/小時,比“隼”式特種突擊車略低。該車的另外兩個特點,一是裝有防地雷裝置,二是裝有“麥哲倫”型導航系統,為戰場偵察提供了方便。

“胡狼”傘兵支援車

“胡狼”傘兵支援車由南非聯合汽車公司生產。儘管名為傘兵支援車,但它仍屬於快速突擊車一類。這是一種4×4的輕型輪式車,空車重量940千克,載重量350千克,乘員兩人。它的最大特點是小巧靈瓏,車長2.048米,車寬1.211米,車高0.963米。在輕型突擊車中,也算得上是“袖珍”型的了。它可以選裝機槍或迫擊炮。最大功率46.3千瓦,最大行程只有200千米,主要用途是支援傘兵作戰。

LAV輕型輪式裝甲突擊車

LAV輕型輪式裝甲突擊車由加拿大生產,1983年10月起裝備美國海軍陸戰隊輕型裝甲營。至1985年,美軍共購買了758輛(包括變型車)。該車戰鬥全重12.9噸。乘員3人,可載員6名。車長6.39米,寬2.49米,高2.69米。最大行駛速度100公里/小時,最大行程668公里。主要武器是一門25毫米機關炮,彈藥基數630發。輔助武器為一挺M240型7.62毫米並列機槍,彈藥基數為1620發,配有微光瞄準鏡。炮塔和車體採用鋼裝甲結構,車內可裝三防裝置,炮塔上有煙幕彈發射器。

特種突擊車是一種新型的戰鬥車輛。雖然發展的歷史較短,積累的實際使用經驗不多,但它具有極好的越野機動性,在其套用的範圍內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顯示了方興未艾的發展勢頭。由於全球的“熱點”地區和局部衝突此起彼伏,對能夠快速部署的特種突擊車,會有新的軍事上的需求。再加上它的製造技術相對容易,可利用汽車的技術和製造設備,可以預料,在21世紀,特種突擊車一定會獲得更大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