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羊峪旅遊區

牡羊峪旅遊區

牡羊峪旅遊區,位於河北省唐山市遷安市大崔莊鎮。景區內牡羊峪長城始建於明初,明晚期隆慶、萬曆年間包磚、加厚、修繕加固。其中,敵樓21座、保存完好的長城4552米。牡羊峪景區四周山高峰險,長城蜿蜓,神威樓、烽火台、謊城、水關、守備署等古代邊關防禦體系完整地匯集此地,二十八個自然景觀,素有北國江南之美稱。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牡羊峪旅遊區牡羊峪旅遊區

牡羊峪又稱羊谷關,乃長城一重要關隘,通往塞北之咽喉。冷口以險稱世,牡羊關則以雄聞名,並稱“雄關險口”,據史料記載,牡羊峪長城於戰國時為燕國所建,因地勢雄偉,設牡羊關。明隆慶、萬曆年間負責順天府到山海關守軍監督檢察工作的督察院設在牡羊關,今遺址尚存。

著名將領戚繼光主持北邊軍務,對牡羊關修復加固,並增修一段大理石長城,最為壯觀。

清初,聖祖康熙數次北巡,出冷口關;高宗乾隆徽服北巡,出牡羊關。一次,在村邊見一年輕村婦軋碾,寫下名篇《觀碾詩》:“登古道,游牡羊,見一美娘碾黃糧,玉腕桿頭抱,金蓮裙下忙。輕笤掃,慢簸揚,幾番駐足整容妝。汗流粉面花含露,糠撲娥眉柳帶霜。勤而儉,賢而良,始信淑女出山莊”,傳為千古佳話。

牡羊峪為兵家必爭之地,清兵入關,奉軍入關,日寇入關,牡羊關皆為要道。久經戰爭考驗的牡羊峪人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熱愛祖國,鬥志頑強。長城抗戰聞名中外,八烈士事跡英勇悲壯。

無情的戰火使牡羊峪古景慘遭破壞,十七座廟宇蕩然無存。改革開放以來,當地政府、眾多村民紛紛建議,慷概解囊。在唐山、遷安市老促會的支持下決心開發旅遊資源,恢復昔日牡羊峪的雄關秀色,致富奔小康。相繼新建了嬉水池、蓮花池、延年橋、望佛亭,擬修復牡羊關、籌建野生動物園、碑林、塞外渡假村。

景區特色

牡羊峪旅遊區牡羊峪旅遊區
牡羊峪兩面群峰夾峙,山巔之上長城婉蜓,牡羊河水穿越峽谷。牡羊峪高山流水,山雄水美,融江南秀色、北國風光為一體。

二十八景星羅棋布,步步有景,景景誘人;有四座山峰猶如四顆珍珠串在一起的“列岫聯珠”;有從牡羊峪西山向南飄行不散的被當地村民視為晴雨表的“西山靈霧”;有位於高山之上的久旱不涸、陰雨不增的“凌岩古井”;有傳說系仙人休息之所的”仙洞石床”;有形似巨龍的九座山脈朝向宛如珍珠西山的“九龍戲珠”;有著美好傳說、感人淚下的“三羊開泰綿羊泉”;有伏於絕壁之上形態逼真的“石猴攀壁”;有古代禦敵和傳遞軍情的“神威樓”、“峰火合”;有相傳為清朝中堂劉庸與和珅打賭,智勝和珅,形態酷似羅鍋的“七松登高”;有古樹化石的‘鳳落梧桐”等古蹟勝景。

各景不乏種種美好傳說,其中旱龜斷流尤為神奇。相傳唐太宗在牡羊峪大戰遼兵,遼兵憑藉牡羊河水拒守東山,唐兵無奈。大將李靖請來旱龜助陣。旱龜一氣將河水吸盡,中間斷流。唐兵乘勢過河戰敗遼兵。旱龜化作一山面北而臥,惟妙惟肖。至此牡羊河雖甘泉遍地,一年四季綠水長流,但旱龜兩眼所視之處至龜尾處斷流無水,稱“視進尾出”,為牡羊峪一大奇觀。

這裡的大理石長城長約1500米、高10米、寬5米,城底及敵樓基礎多為大理石,萬里關山中十分罕見。西山上建於萬曆丙申(1596)年的神威樓、集敵台與敵樓樓櫓於一身,形制獨特,為長城沿線之少見,東山上的養馬圈(亦稱謊城、實屬月城),與牡羊河邊上的城堡遙相呼應,互為犄角,萬里長城中遷安獨有,此為其一。

該旅遊區內花木成林,果香飄溢。260畝水面水質澄清,綿羊泉水清涼無聲,常年涓涓不絕。觀音閣矗立峰頂,水泉寺山懷隱秘。金色大佛背依青山安詳神秘,藥王神像雄踞城堡保佑平安。牡羊河水自北而南流經峽谷,碧波蕩漾,河岸邊松柏蒼翠,城堡聳立,民居掩映,江南秀色,北國風光和諧一體。

景點介紹

牡羊峪長城

牡羊峪長城牡羊峪長城
牡羊峪這段長城是戰國時期燕國所建,在遷安境內東起徐流口,西至紅峪口,總長45公里。在牡羊峪範圍由大凹樓、坑子樓、頭道樓、四方樓、尖樓、神威樓和城堡、謊稱、敵台、烽火台等21座。在大凹樓東面還有一段天下獨一無二的大理石長城。

牡羊湖

牡羊湖即為樓子山水庫,位於景區西南,水源來自牡羊河,擁有26萬立方米淡水資源,景色優美,春可賞山野桃花之美,夏可享碧水垂釣之樂,秋可敢農園豐收之喜,冬可品冰雪遊玩之趣。
守備署

守備署守備署
牡羊峪關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在戰略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明會典》載:牡羊關設守備。《大清會典》載: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裁牡羊峪守備,改設操守;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裁牡羊峪操守,改設把總。守備是明清時期管理軍隊總務,軍餉,軍糧職務之正五品官。該官職受各省提督,巡撫或總兵管轄。另外,該職亦可由參將,游擊充員代之。

守備署即為守備辦公的場所,位於牡羊峪城堡內,北瞰水關,南控要道。守備署為四合院,三進三出,一進院供門丁、守衛居住,二進院為守備辦公場所,三進院為守備居住場所。

觀音閣

觀音閣觀音閣
觀音閣坐落在遷安牡羊峪旅遊區海拔320米的南山觀音堂上,始建於明初燕王掃北時期。

據傳,為了祈求平安,守城將士決定在河流對岸的山上建造觀音閣,磚石、木料都已運到工地,準備次日開工。第二天早上到達工地時,瓦匠發現材料都已運到對面的山峰之上,將士們紛紛跪地,朝拜菩薩顯靈,遂建觀音閣於此。

建成後,觀音閣幾經拆除,但一直香火旺盛,朝拜之人絡繹不絕。2005年,由河北省民族宗教廳批准,重修觀音閣,占地60畝,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整個建築新穎別致、氣勢磅礴。亭台樓閣既具有北方建築的莊重,又具有南方建築的精緻,給人一種古樸優美、達意暢神的感覺。

旅遊指南

旅遊導向
牡羊峪旅遊區牡羊峪旅遊區

在該旅遊區,遊客可以參觀全國圍山轉工程的發源地和示範區石梯子溝生態園林,了解山區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新模式。

特色物產

該旅遊區內盛產京東板栗、安梨、蘋果、核桃等乾鮮果品,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安梨。安梨又叫秋梨、酸梨,酸甜適口,清心潤喉,是一種天然的綠色果品,是饋贈親友的最佳物產。

服務設施

該地民風古朴淳厚,田園生活恬靜優美。遊客不妨在農家住上幾日,小石碾、小石磨、小驢車令人生髮懷舊之情。或者到市區住宿,那裡的設施齊全,遊客可享受星級飯店服務

地理位置

長城雄關牡羊峪旅遊區,位於遷安市北20公里,東距山海關、南距唐山市均約百公里。大秦鐵路從南4公里處穿過,公路、鐵路交通方便。

自駕路線
京哈高速(G1)——遷安支線——牡羊峪出口——(右轉)新三撫路(S363)行使8.4公里——左轉行使2.3公里到達景區。
乘車路線:遷安公交總站乘牡羊峪公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