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爺祠

牟爺祠

牟爺祠位於連平縣元善鎮,據傳是為了紀念連平州第一任知州牟應受而取名的,因為牟應受又名“元善”。連平人對他有很深的感情,至今為紀念他而建的牟爺祠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仍香火不斷,經常有人前往祭祀。

建築風格

牟爺祠 牟爺祠

牟爺祠位於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元善鎮縣城瓦背街(原名:衙背街),建於清初,是一座修繕精美、占地近千平方米的古祠。祠堂朱紅色的大門上有雕刻精緻的明朝將領畫像,扶杖而立,怒目威顏。給祠堂增添了一些莊嚴的氣象。推門進去,牟爺祠修繕如新,橫樑上梅蘭菊竹的繪畫、立柱上鬚髮飛揚的盤龍,透著古色古香的韻味。與一般祠堂不同,牟爺祠大殿為官衙的樣子,有"衙役"分立左右,中間牟應受的木像卻被紅布遮住,不能窺得真貌。

史料記載

據《連平州志》記載,崇禎年間,連平是一個“城郭未立也,田疇未制也,樸陋未化也”的荒昧偏僻的地方,民生困苦。牟應受上任後,“清丈巢田,興學設兵,測壤定賦,百務畢興,嚴明慈惠,循良著績”。這一系列的養民政策,使連平的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人們從蓬檐茅舍中搬進了磚牆瓦面的房子;田野中“禾利並興”,深谷中“桑麻繁殖”;昔日洪荒昧色的面貌也被“家弦戶誦、襟詩帶禮”所取代。

典故傳說

據說,連平人對牟應受的紀念,在其生前就有。當時,連平人雕刻了他的木像,供奉在九峰庵中,後來又把這個木像移至牟爺祠。牟應受是明崇禎八年(1635年)調任連平州知州,崇禎十二年(1639年)死於任上。短短的4年時間裡,讓他300多年來仍被連平人民所銘記

這種影響無疑是深刻而久遠的。從史書上可知,此後的連平“易樸陋而文明”,重視詩書禮樂的風氣漸漸興起。連平建州第二年即設立了學宮,元善鎮的讀書風氣自此日益濃郁。很多好學重教的大戶人家在元善鎮設立了書院、義學和私塾,供自家子弟讀書。其中,位於元善鎮前進五街的文節書院,就是當時最有影響力的書院之一。

據連平縣博物館長介紹,文節書院建於清道光年間,是陂頭鎮謝氏為其後裔赴城攻讀提供住宿、生活的方便而修建的。書院白牆黑瓦,其大廳雅致寬敞,梁枋、瓜柱雕刻精細,體現了很高的清代建築藝術。在文節書院大門兩側各有一面青石雕刻的石鼓。石鼓呈圓形,鼓側雕飾有小龍頭,鼓下安置的墊座呈虎爪形,古樸厚重。這兩面雕花石鼓,既顯示了謝氏的家勢,也寄託了他們希望後人“學而優則仕”的美好願望。

牟應受在連平掀起的這股崇文重教之風,傳承至今。連平也因此“衣冠之英輩出,甲乙之科繼起”。據統計,在清代元善鎮就出有翰林4人,進士5人,舉人30多人,副榜4人,拔貢18人,有傳為美談的“父子進士、叔侄同科、兄弟同榜”佳話,元善鎮也一度被人稱為鴻儒雲集的地方。如今,元善鎮已是連平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昔日古鎮更加光輝耀目,但連平人對牟應受的紀念卻沒有忘卻。他們成立了聚元會,在每年的八月初二前往牟爺祠,表達對這位首任知州的崇敬和愛戴。

著名人物

牟應受

牟應受,貴州人,永安縣(今紫金縣)知縣,於明崇禎五年(1632年)任,明崇禎八年(1635年)調任連平州知州,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死於任上。為了紀念連平州第一任知州牟應受(又名"元善")而命名的元善鎮,如今已是連平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連平縣城衙背街的牟爺祠,正是為了紀念他而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仍然香火不斷。

牟應受詩作:《將赴連平州任留別永人》

三載嚴城兩鬢霜,冰心一片對秋鄉。

鋤奸不避朝嵐濕,思過驚聞夜漏長。

最慮城狐時竊發,甚如海浪日飄揚。

吾民記取叮嚀語,息訟平情慎莫忘。

備註:

一、連平州(現在:連平縣),建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清宣統三年(1911年)改州為縣。歷史上,在清代,連平州不僅有"一門三代四督撫,五部十省八花翎"的顏氏官宦家族,也有引為美談的"父子進士,叔侄同榜"的何氏科甲世家。還有少年史學家練恕等。如今,忠信花燈,已經成為客家文化的精粹。

二、詩作來源:摘自《永安縣次志》藝文卷,紫金縣檔案館供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