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囊尾蚴

牛囊尾蚴

牛囊尾蚴為人體牛肉絛蟲的幼蟲,呈囊狀橢圓形,頭部呈梨狀,凹入的不白點即為蟲頭,外包以灰白色半透明的結締組織被膜.有四個吸盤,但無小鉤。大小為7.5~10×4~6mm。

牛囊尾的由來

牛囊尾蚴是如何發生的:該病又稱牛囊蟲病,是人牛帶絛蟲的幼蟲(叫做牛囊尾蚴)寄生在牛的肌肉組織中所起的一種寄生蟲病。病人空腸中的牛帶絛蟲長達5-10米,最長的有25米,帶狀,乳白色。它的卵隨人的糞便排出體外,污染草場和飲水。在有些牧區,衛生條件差,人隨地大小便極常見。牛在採食或飲水時,經口將蟲卵吃進體內。在牛的消化道內,蟲卵的膜被破壞,卵中的“六鉤蚴”被釋放出來。鑽進腸壁,進入血液循環,到達牛全身的肌肉組織,主要部位是舌肌、咬肌、心肌、三頭肌、頸肌、臀部肌肉,有時在肺、肝、腦、脂肪組織內也可出現。經10-12周,發育為牛囊蟲。人吃了含牛囊蟲的不熟牛肉後,牛囊蟲在人小腸內經2-3個月發育成牛帶狀絛蟲,在人體內可存活20-30年。對本病犢牛比成年牛更容易感染。

預防措施

1.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不吃生肉。對生吃的水果蔬菜應洗淨消毒。

2.改善養牲口的方式:建立圈養,將人廁和牲口圈分開。

牛囊尾蚴 牛囊尾蚴

3.相關衛生部門加強肉類檢查,民眾到正規場所購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