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狀侵蝕

在坡耕地上,片蝕表現較為強烈,致使土層減薄,土壤肥力減退,農作物產量降低。

引起現象

sheet erosion
又稱“片蝕”。坡地上沒有固定流路的薄層水流,較均勻沖刷地表疏鬆物質引起的侵蝕現象,導致表土大量流失。按其侵蝕特徵分為層狀侵蝕(表層土壤相對較均勻流失)、鱗片狀侵蝕(因片蝕坡面產生許多彼此近於平行排列的鱗片狀斑紋)和地表砂礫化(鬆散細顆粒被沖蝕,較粗砂礫殘積地表,使地表顆粒粗化)。片流速度一般為15~30厘米/秒,產生剪下應力較小,其侵蝕能力遠小於雨滴和細溝水流。坡面徑流的涌浪現象和類似尾波效應可增大片蝕能力。在坡耕地上,片蝕表現較為強烈,致使土層減薄,土壤肥力減退,農作物產量降低。片蝕強度決定於降雨強度和歷時、土壤抗蝕性、徑流漫流程度坡度坡長坡形植被覆蓋等因素。

主要危害

片蝕對農地土壤危害最大,增強入滲以減小徑流是削弱片蝕強度的關鍵措施。我國黃土高原有片蝕現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