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徑流

化學徑流

化學徑流又稱溶質徑流。地殼風化產物在水流溶蝕作用下,以離子、分子及膠體形式,呈真溶液和膠體溶液隨水流遷移的行為。當雨雪降落後,經過地表漫流、地下水運動再匯流到河道的過程中,天然水與周圍的空氣、植被、土壤、岩石相接觸,溶解氣體、離子、生物原生質、微量元素及有機質等,發生化合-分解、膠溶-凝聚等過程,物質進行重組合、重分配。其數量用某時段通過某過水斷面化學物質的數量,即化學徑流量來表示。河流從其上游流域向中下游不僅遷移鹽分,也遷移矽、鐵、錳、鋁的氧化物、微量元素和有機物。其數量和化學組成都具有明顯的空間分布和季節變化特徵及規律性。化學徑流量用某時段通過某過水斷面化學物質的數量來表示。

(圖)徑流徑流

化學徑流又稱溶質徑流。地殼風化產物水流溶蝕作用下,以離子、分子及膠體形式,呈真溶液和膠體溶液隨水流遷移的行為。當雨雪降落後,經過地表漫流、地下水運動再匯流到河道的過程中,天然水與周圍的空氣、植被、土壤、岩石相接觸,溶解氣體、離子、生物原生質、微量元素及有機質等,發生化合-分解、膠溶-凝聚等過程,物質進行重組合、重分配。其數量用某時段通過某過水斷面化學物質的數量,即化學徑流量來表示。河流從其上游流域向中下游不僅遷移鹽分,也遷移矽、鐵、錳、鋁的氧化物、微量元素和有機物。其數量和化學組成都具有明顯的空間分布和季節變化特徵及規律性。化學徑流量用某時段通過某過水斷面化學物質的數量來表示。

簡介

(圖)土壤土壤

化學徑流是化學物質在徑流攜帶下的遷移。在水文學中,稱離子徑流。某時段通過某過水斷面的化學物質的數量為該時段內的化學徑流量,常以噸表示。天然水與周圍的空氣、植被、土壤、岩石相接觸,溶解氣體、離子、生物原生質、微量元素及有機質等,形成水中的溶解質。不同的化學物質在徑流中的遷移形式不同。易溶鹽類,如K、Na、Ca、Mg的氯化物和硫酸鹽以極不飽和的離子溶液形式遷移。較難溶的 Ca、Mg的碳酸鹽、SiO2以及有機質大部分以溶液形式遷移,小部分以懸浮物形式遷移。難溶的Fe、Mn、P以及許多微量元素,如V、Cr、Ni、Co、Cu等的化合物主要以機械懸浮物形式遷移。在不同地帶,化學徑流量和化學組成不同。在同一地帶不同季節,化學徑流量也不同。
化學徑流中的化學物質對土壤肥力、植物生長、工業和生活用水都有影響。研究化學徑流對於了解地表的物質遷移、土壤更新和地貌發育等有重要意義。

關係

(圖)河川河川

化學徑流(chemical runoff),化學物質在徑流攜帶下的遷移。在水文學中,稱離子徑流。某時段通過某過水斷面的化學物質的數量為該時段內的化學徑流量,常以噸表示。天然水與周圍的空氣、植被、土壤、岩石相接觸,溶解氣體、離子、生物原生質、微量元素及有機質等,形成水中的溶解質。不同的化學物質在徑流中的遷移形式不同。化學徑流中的化學物質對土壤肥力、植物生長、工業和生活用水都有影響。研究化學徑流對於了解地表的物質遷移、土壤更新和地貌發育等有重要意義。
化學徑流。一定時段通過測流斷面的離子總量。與河水、泥沙共同組成河川徑流量。離子在徑流量中含量雖少,但決定著河水的化學性質。離子徑流通常以離子徑流量(Rd)計量,Rd與離子總量(D,毫克/升)、流量(Q,米/秒)、相應時段(T,秒)的關係為:Rd=DQT。D指一定體積水中所含離子重量,它是河水礦化度的主要組分。河水中的主要離子有Ca2+、Mg2+、Na+、K+、Cl-、So42-、CO32-、HCO3-等。河川徑流量大的河流,離子徑流量相應較大。徑流量相差不大而離子總量大的河流,離子徑流量相應較大。離子徑流量反映流域化學元素遷移過程,同時受物理過程和生物過程綜合作用的影響。地質和氣候條件是決定離子徑流量的主導因素。土壤、植被、河道及流域特徵是次一級的影響因素。這些因素的不同組合,是離子徑流產生區域差異和時間變化的基本原因。中國幾條大河控制站年平均離子徑流量為:長江大通站14000萬噸,潯江(西江)大湟江口站2700萬噸,黃河花園口站2100萬噸,瀾滄江戛舊站830萬噸,海河各支流總計640萬噸。單位面積產生的離子徑流量稱離子徑流模數(噸/公里2·年)。在中國的分布是自北向南遞增,東北各河平均每年每平方公里為16.23噸,華北各河平均為33.72噸,淮河及山東半島各河平均為54.46噸,長江流域為80.02噸,珠江及兩廣地區各河平均為95.79噸。中國離子徑流量總量的估算幅度為3.59~4.51億噸。

徑流

(圖)徑流徑流

大氣降水形成的,並通過流域內不同路徑進入河流、湖泊或海洋的水流。習慣上也表示一定時段內通過河流某一斷面的水量,即徑流量。按降水形態分為降雨徑流和融雪徑流。按形成及流經路徑分為生成於地面、沿地面流動的地面徑流;在土壤中形成並沿土壤表層相對不透水層界面流動的表層流,也稱壤中流;形成地下水後從水頭高處向水頭低處流動的地下水流。廣義上,徑流還包括固體徑流和化學徑流。徑流是引起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體水情變化的直接因素。其形成過程是一個從降水到水流匯集於流域出口斷面的整個過程。降雨徑流的形成過程包括降雨、截留、下滲、填窪、流域蒸散發、坡地匯流和河槽匯流等。融雪徑流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熱量,使雪轉化為液體。在融雪期間發生降雨,就會形成雨雪混合徑流。影響徑流的因素有降水、氣溫、地形、地質、土壤、植被和人類活動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