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節

雷山縣三角田村爬坡節是當地苗族民眾的傳統盛會,從農曆三日二十五至二十七為期3天,四面八方父老鄉親,青年男女老少匯集三角田,第一天舉行畫眉比賽,數千隻畫眉唱響山谷,第二天舉行賽馬、賽歌、鬥雞活動,第三天牛王爭霸,昔日清靜的山野一片沸騰,人潮湧動。爬坡節重要內容,是促進人與人關係進一步團結合作,通過節慶達到社會和諧進步,是苗族民眾一次春天的盛會。

簡介

(YEX VANGX) 時間為農曆3月的清明節後第一個星期(鼠場天)開始,時間不早於清明節,也不晚於農曆四月。連續趕三次,每13天一次,最熱鬧的是中場。活動內容為賽馬、斗雀、青年男女對歌尋侶,近年來增加了藍球賽跑等現代體育項目,極盛時達萬人以上。雷山縣主要的爬坡節場地有滿天星(馬)、牛角坡(鼠)、五岔路(馬)、東山坪(馬)、送吉坳(馬)等。其中以五岔路爬坡節規模最大,每年均有數萬人參加。

內容

爬坡節,苗語稱“紀波”,是苗族青年男女們醉心嚮往翹首以待的一年一度特有的擇偶戀愛的歡聚盛會(其最初的內涵也緣於金丹阿姣。當今的施洞一帶“吃姊妹飯節”就是“爬坡”的外延)。每至春意盎然的二三月,雷山縣內各寨都舉行 ,但各地自有各地不同程度的規模和日期不一。地點多半在女方寨子某一風光旖旎的名勝的地方,或傳 統的地點。每當爬坡季節來臨,青年男女們借趕集相遇機會,或由男方請求,或由女方邀請,決定某日在女方寨子某個地點舉行爬坡。商定後,被邀請的男青年再通知附近村寨的青年們, 時一起參加。爬坡那天,鄰近村寨的青年男女們精心打扮,如彩色般的人流,從四面八方匯集於山坡上。鄰縣劍河邊界的男青年都不辭數日奔波的勞苦,聚集到遊方坡來尋親會友,歡度佳節。這一天山坡上都要匯集數千人,坡上一圈圈,一叢叢的男女青年遊方唱歌、吹笙、踩鼓、他們以此為媒介尋友覓伴追求知音,洋溢著節日歡樂的氣氛。東道主的女郎們,準備豐盛的魚肉和糯米飯,帶上山去,一邊款待後生們,一邊互相對歌。在這當中,青年男女們互相物色對象,結成今後一雙雙的情侶,組成一個個幸福家庭。有些老媽媽們也出頭露面幫助自己的女兒物色對象。到了夕陽西下,姑娘們邀請後生到寨里去繼續談情說愛,並再次設宴款待,情投意合的,即交換信物定婚。到了夜深,在女方寨子有親友的,就到親友家去投宿,沒親友的就由姑娘們母親們分別請到家去過夜。天快亮時,後生們起身回程,姑娘們將糯米飯送給意中人,並陪著送到半路,然後依依惜別。這種別具一格的爬坡節(會),再現了古老時代母系社會生活方式。因為當時婚姻的締結居於主動地位的是婦女,而不是男子,這一習俗,就是母系氏族社會婚姻締結的殘留痕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