燴麵

燴麵

燴麵,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有著1300多年的歷史。是一種葷、素、湯、菜、飯兼而有之的河南傳統美食,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燴麵是以優質高筋麵粉為原料,輔以高湯及多種配菜,一種類似寬麵條的麵食。湯好麵筋,營養高。有羊肉燴麵、三鮮燴麵、五鮮燴麵等多種類型。燴麵的精華全在於湯,湯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劈開,露出中間的骨髓)一起煮五個小時以上,先用大火猛滾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藥,骨頭油都熬出來了,煲出來的湯白白亮亮,猶如牛乳一樣,所以又有人叫白湯。下面時,鍋內放原汁肉湯,將面拉成薄條入鍋,輔料以海帶絲、豆腐絲、粉條、香菜、鵪鶉蛋、海參、魷魚等,上桌時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是河南三大小吃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燴麵燴麵
河南麵食多有所長,燴麵是代表之一,此面漢魏時期亦稱湯餅,唐以後名稱漸變,宋代汴京食店便有“插肉麵、大奧面”的供應,後多稱羊肉燴麵,取其筋軟光滑、湯醇性溫。

清代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慈禧太后逃到山西避難,仍牢記燴麵補身祛寒,多次差總管李蓮英詔貢山羊做燴麵食用,及時解除了寒疾病險。直到清末滿漢全席宗師御廚龐恩福因不甘宮庭御膳房苛律束縛,逃出皇宮隱居河南後,燴麵才傳藝民間。

還有一個關於“燴麵”民間故事。 據說,羊肉燴麵是飛機轟炸出來的美食。抗戰時期,日軍飛機經 常空襲鄭州,當時有一位名廚叫趙榮光,特別喜歡吃麵食。飛機來了,趙師傅就去躲飛機,回來後,就把乘下的麵條加點羊肉湯燴燴再吃。久而久之,趙師傅發現重新燴過的面也很好吃,就潛心研究,在裡面放些鹽、鹼,使之更筋,做出的面別有一番風味,後來就成了風靡一時的風味美食。

製作方法

燴麵
主料 羊骨 頭(羊脊骨腿骨為上等)、羊腿肉、粉條、黃花菜、香菜、豆腐絲、海帶(或選用木耳)、 鵪鶉蛋 、麵粉
配料 八角 , 大料 , 草果 , 茴香 ,鹽, 味素 ,香油(南方稱“芝麻油”)
熬湯

1.羊肉切成大塊,羊肉和羊骨頭用清水洗淨,用清水中浸泡約1小時,撈出,沖洗乾淨。

2.八角、大料、草果、茴香一起用紗布包裹,製成調料袋。

3.鍋中填滿水,將羊肉和羊骨頭放入,大火煮開,撇去浮沫,放入調料袋,轉小火慢燉2-3小時,熬至羊肉軟爛,撈出調料袋,加入鹽調味,待涼備用。

製作面坯

1.麵粉中加入一小勺鹽,混合均勻,慢慢加入清水,揉成軟硬適中的麵團,蒙上保鮮膜醒20分鐘。然後再揉10分鐘後蓋上保鮮膜醒20分鐘。反覆3-4次。

2.將揉好的麵團搓成粗長條,分成 劑子 ,將每個面劑擀成厚度約1厘米的長方形 面片 ,在面片上抹上 色拉油 ,蓋上保鮮膜,醒20分鐘即可。

準備配料

1.冬粉用水泡軟。

2.香菜洗淨,切段兒

3.黃花菜和木耳泡軟,將木耳撕成小朵。

4.海帶泡發後洗淨,切絲。

5.鵪鶉蛋煮熟,去皮。

6.羊肉切片。

抻煮麵

1.鍋中放入熬好的羊肉湯,煮開後依次放入羊肉片、黃花菜、木耳、海帶、豆腐絲,攪拌均勻。

2.再次開鍋,開始 抻面 。取一塊面片,雙手捏住兩頭輕輕抻開,將面片抻成寬約1厘米的麵條,下入鍋中。如此反覆,將所有面片抻好入鍋。鍋開後下入冬粉,加鹽調味。麵條煮熟即可出鍋,搭配著糖蒜和 辣椒醬 食用。

小貼士

1.和面的時候一定要放些鹽,反覆揉面、醒面3-4次,這樣抻出的麵條才有 韌勁 。

2.熬羊肉湯時也可以放些雞骨頭,以增加湯的鮮味。

3.羊肉燴麵千萬不要加醬油和醋,否則味道大打折扣

燴麵分類

鄭州燴麵

蕭記三鮮燴麵

蕭記三鮮燴麵蕭記三鮮燴麵

蕭記燴麵的創始人蕭鴻河原是鄭州國營長春飯店做伊府麵的師傅,退休後領著兩個兒子開起了燴麵館。他沒有沿襲傳統的羊肉燴麵風格,而是從自己拿手的伊府麵中找到了靈感,將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的海參、魷魚加入羊肉燴麵中,稱之為三鮮燴麵。

裕豐源滋補燴麵

裕豐源燴麵的特點是特濃白湯,味道醇香之極且無任何添加劑;並加入了當歸、枸杞等中藥成分,具有一定的滋補功效,且味道也為許多人喜歡。

白記

76人老燴麵76人老燴麵

位於西站路上的白記燴麵包子菜館(俗稱“白四”燴麵)也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在傳統燴麵的基礎上幾經改良,中藥熬湯,味道鮮香,品後舌尖微麻,具有滋補養生的功效。

76人老燴麵

眼下,76人老燴麵秉承“傳統的龍,傳統的面”,認為製作燴麵最好的秘方就是沒有秘方。原汁原味,老鍋老湯就是特色。獲得了廣大食客的強烈認可,發展異軍突出。

原陽燴麵

原陽燴麵,準確的叫法應該是原陽羊肉燴麵,是產自河南省原陽縣的燴麵的簡稱,具有湯肥肉瘦、濃香爽口、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的特色。原陽燴麵所用湯為各種調料調製的羊肉老湯。面在湯鍋中熟後,盛碗。碗中湯仍為老湯,配以味素、香油、羊肉片、香菜調製而成。各麵館的面的份量,有兩種,以所用面碗稱呼為大碗或者小碗,而不稱為大份小份。

三鮮燴麵

三鮮燴麵主要以三道高湯(雞湯、骨湯、羊肉湯)為基準配方,它的特點有三不過(滋養不過補、味美不過鮮、油香不過膩),其風味獨特,質優味美。三鮮燴麵的創始人蕭鴻河原是鄭州國營長春飯店做伊府麵的師傅,退休後領著兩個兒子開起了燴麵館。他沒有沿襲傳統的羊肉燴麵風格,而是從自己拿手的伊府麵中找到了靈感,將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的海參、魷魚加入羊肉燴麵中,稱之為三鮮燴麵。

速食燴麵

工藝

面體製作:選用全國最大的優質小麥生產基地河南的優質小麥精粉,運用現代工業化的模擬工藝設計,通過對小麥粉的打制、攪拌、醒發、複合擠揉、連續壓延等十二道工序的科學化手段處理,實現了傳統燴麵手工製作的一拉、二摔、三扯、四撕的工藝效果和工藝標準。

湯汁製作:燴麵湯汁選用高寒地區的精嫩羊肉及山羊骨為主要原料,運用傳統熬制抽提工藝與現代生物酶解技術、美拉得反應技術相結合,去腥提香,沖泡後,湯白味濃、香而不膩、營養滋補,改變了傳統製作工藝膻腥味的不適感。

配方菜料:選用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真空冷凍乾燥菜料,有效地保留了新鮮蔬菜的色、香、味、形和營養,且選用了極富營養價值的枸杞、木耳、香菜,綠、紅、黑搭配,極大地增強了食慾感。

吃法

乾吃:脆香酥口,兼具傳統的麻葉風味

泡吃:外滑里脆,湯醇味厚,清香可口

煮吃:又筋又彈,湯濃味醇,營養滋補

炒吃:柔潤筋道,香氣四溢,優於傳統炒麵風味

涼拌:清爽滑口,軟而不膩,優於涼麵特色。

五種吃法,各具風味特點,符合現代快捷隨便感,方便吃、隨意吃、在家吃、在外吃、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盡享流動的餐館文化情趣

意義

方便式“河南燴麵”的創新性突破以及成功上市,對繼承和發揚中原傳統美食文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推動中國速食麵產業的創新發展,具有創造性的貢獻,對河南經濟邁向全國,更多的中國人了解河南是一項有力的促進。為河南大廚房走出河南、走向全國再建新功!

方便燴麵

2008年,勤勞智慧的河南人民又相繼研發出了在家方便烹製的方便燴麵,其中又以具有百年歷史的開封“雙魚燴麵”最具代表。方便燴麵把湯料直接保鮮包裝加之燴麵坯,使家中自製燴麵變的輕鬆簡單。類似還有速凍保鮮型的方便燴麵,無不把燴麵的便捷製作和地道風味都充分體現,成為方便速食燴麵的升級版。

傳承人物

燴麵燴麵

楊佩璋,字筱村,今長葛市後河鎮後河村人。光緒二年中舉人;次年登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後人尊稱楊翰林);二十七年升侍講學士,鏇補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二十九年署吏部右侍郎;三十二年署都察院副都御史。

光緒年間,天下客商,雲集京城,當時有位同鄉郭子興,在京開一麵館,手藝不錯,人稱“天下第一鍋”。繁華鬧市,敲詐勒索,時有發生楊佩璋,郭子興為此類事情多次麻煩楊翰林,楊翰林義不容辭為同鄉妥善處理,深得同鄉稱讚。一日,十數名地痞飯後找茬賴帳,郭子興上前論理,不料眾痞子拳腳相加,且將飯館砸了個稀巴爛,楊翰林聽說此事後,差人將郭子興一家接到府上,說:“我正欲找一位廚房師傅,如果你願意,可留下來,也免得日後再遭惡人刁難。”郭子興看楊翰林誠心誠意,便答應下來。楊翰林生平喜歡清素麵食,正是郭子興拿手“好戲”,入府後侍奉楊翰林體貼入微,楊翰林十分滿意,後來便一直跟隨左右。

辛亥革命爆發後,中華民國建立,楊翰林時任清廷都察院副都御史,由於年事已高,身體每況愈下,趁機辭程,告老還鄉。秋日,楊翰林偶感風寒,便臥床不起,郭子興照舊將早點呈上。楊翰 林強打精神吃了幾口油條,不多時,便嘔吐起來,大夫看罷說:“並無大礙,只是體弱多時,魚肉之類、油膩之物不宜進,應以清淡素食為主,可藥療、食補二者結合。”郭子興聞言想到,老翰林既然愛吃麵食,我不如將油條面用水煮熟一試,結果,煮熟的面片光滑透亮,看著就想吃,郭子興覺得,面里再帶些肉湯,既補養又能消化。於是,他將肉拍成肉茸,取腿骨砸碎,文火燉湯,湯燉好後,沖於面中,端到楊翰林面前,清香撲鼻而來,楊翰林精神一陣,問:“這是什麼?”郭子興靈機一動說:“燴麵,此乃補養身體之物。”家人起湯讓楊翰林品嘗,楊翰林連說不錯。即刻欠身,連湯帶面吃完。楊翰林問郭子興:“燴麵是怎么回事?”郭子興說:“大夫囑咐:大魚大肉及油膩之物,不易消化,您老身體弱,只能吃清素,可光吃麵怎能補養身體?我就試著用大骨頭、肉茸加一些入味的中草藥燉湯,沒想到這湯還真補,您老愛吃,以後我常給您做。”隨後,郭子興天天燉湯煮麵給楊翰林吃,不幾日,楊翰林身體恢復面如初,街坊鄰居稱楊翰林精神抖擻,似返老還童。

民國九年,楊翰林仙逝,臨終前吩咐家人送郭子興銀兩,讓他再行開店,且叮囑郭子興不要將燴麵失傳。郭子興深知其滋補、保健之功效,乃世上其它膳食所不及,早有意再度開店,專營燴麵。不料,長葛當時寇匪猖獗,官兵不能剿辦,時局不安,再無開店機會。郭子興有一遠房親戚,於黃河岸邊花園渡口附近,為了生存,只好投奔那裡。解放前,一直與楊府來往,建國後,由於“三反、五反”運動,斷絕音訊。時局穩定後,有長葛老鄉碰到郭子興在鄭州集體食堂做活,再後來不知其下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