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樂二十八調

燕樂二十八調

燕樂二十八調指中國隋唐至宋代燕樂所用的宮調系統。歷代帝王在各民族民間音樂家中徵集宮廷樂工。燕樂二十八調長期套用於宮廷燕樂及民間俗樂,對宋、元以來的詞曲、戲曲、說唱、器樂等諸種俗樂也具有影響,所以現代也有人稱之為俗樂二十八調或簡稱二十八調。

燕樂二十八調

內容

中國隋唐至宋代燕樂所用的宮調系統。歷代帝王在各民族民間音樂家中徵集宮廷樂工。這些樂工在長期的音樂合作中,共同創造了燕樂二十八調的宮調系統。它一方面繼承了古代中原漢族傳統的宮調理論,另一方面又吸收了從西域傳入的、特別是龜茲音樂的樂調觀念,是多民族音樂文化融合的結果。

燕樂二十八調長期套用於宮廷燕樂及民間俗樂,對宋、元以來的詞曲、戲曲、說唱、器樂等諸種俗樂也具有影響,所以現代也有人稱之為俗樂二十八調或簡稱二十八調。

燕樂二十八調以七聲音階為基礎,在一個調域的七聲音階中只選用re、mi、fa、sol 4個音作為調式主音,隋唐宮廷音樂理論將其分別稱為羽、角、宮、商。這4種調式可處在7個調域中,傳統稱之為七宮、七商、七羽、七角,共二十八調。由於宮廷雅樂理論的偏見,這套宮調系統中不見徵調,但徵調式的曲調在宮廷燕樂的實際表演中是存在的。

配圖

所屬分類

中國音樂
中國古代樂律學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