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燕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燕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以下稱“燕大科技園”)是依託燕山大學的人才、科技成果等綜合智力資源優勢興辦並發展起來的。經過幾年的努力,已經成為燕山大學實現社會服務功能和產學研互動的重要平台,是燕山大學及地方科技企業重要的孵化基地,同時也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的主要創新源泉之一。

基本信息

科技園簡介

燕山大學科技園燕山大學科技園

燕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地處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期區域內,占地500畝。2001年7月被河北省科技廳、教育廳通過招投標的形式,確定為“河北省省級大學科技園”,2002年5月被國家科技部教育部定為 “國家大學科技園啟動建設單位”。於2003年9月16日被國家科技部和教育部正式批准為國家大學科技園。是河北省第一家國家大學科技園。多年來,緊緊依託燕山大學人才科研成果等優勢,整合國內大型企業、科研院所的資源,實行開放式、多元化和“兩級孵化”的發展戰略,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共同創建了科技園。2006年末形成總資產4.8億元,全年銷售收入實現4.7億元,全年利潤實現0.18億元,全年為國家上繳各種稅金2486萬元。園區孵化面積達到15萬多平方米,在孵企業共有145家,已有42家企業畢業,並建立6家研發機構,2006年在盧龍縣投資建立占地440畝的盧龍分園,並成功註冊了燕大龍城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目前正在秦皇島北部工業區興建“燕大科技園港城創業園”。2009年8月19日,科技部和教育部聯合授予包括燕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在內的11家國家大學科技園為首批大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 近期科技園與江蘇省江陰市海鵬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創建了“燕山大學—江蘇海鵬特種車輛研究中心”。

燕山大學科技園燕山大學科技園

燕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是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一個亮點,在推動科技自主創新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2003年12月19日被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評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燕山大學科技園是燕山大學服務社會的重要平台之一,也是燕山大學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在校生實訓的重要基地。

在科技園的建設過程中,國家領導人、相關各部委、河北省、秦皇島市各級領導多次赴燕山大學科技園視察指導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使科技園的經濟建設提速發展。

燕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在改革的激流中堅定不移的走自主創新之路,在“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指引下,以科學的發展觀做統領,走“產、學、研”相結合的特色之路。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大力培育創新、創業人才,在發展經濟的大潮中,大顯身手、奮勇當先。我們堅信在各級政府和燕山大學的正確指導下,燕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科技園建設思想

高校是技術創新的源頭之一,是高科技產業的重要策源地。“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是高校產業的重要使命。高校產業作為高校與地方經濟建設相結合的橋樑,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和產業結構升級的助推器,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燕山大學科技園建設的指導思想是:

燕山大學燕山大學

1、把燕山大學科技園建成科研成果的孵化器。將燕山大學校內的、校外的,省內的、省外的,甚至國外的具有較高科技含量和廣闊市場前景的科技成果引入園區,使其商品化和產業化,為強化燕山大學“學研產結合互動”的辦學特色做貢獻。

2、把燕山大學科技園營造成高科技人材的創業基地。吸引不同來源的、掌握各種高技術項目和具有管理能力和經驗的人才,入園創業。

3、把燕山大學科技園建成技術創新的示範基地。充分利用大學的人才、學術優勢,以及科技園的體制和政策優勢,逐步形成一套適合科技產業發展和科技人員創業的管理體制和產學研結合的模式,以引導地方的科技創新。

4、把燕山大學科技園建成地方產業結構升級的助推器和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以促進高新技術及其產品向傳統產業擴散,使傳統產業逐步升級,加快地方經濟發展的速度。

園區的發展與規劃

燕山大學科技園的產業發展方向

考慮河北省的區位特點及周邊地區經濟技術環境和產業特徵,結合燕山大學的學科優勢,我們確定以電子信息技術、光機電一體化、數控工具機、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為科技園的產業方向

燕大科技園燕大科技園

燕山大學科技園功能定位技術創新基地、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基地、創新創業人才聚集和培養基地、產學研結合的示範基地。按照這個定位,我們孵化了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如燕大軟體中心、燕大汽車附屬檔案廠、燕大制管廠、燕大國海不鏽鋼業有限公司等,同時也培育了一批懂技術、會管理的複合型企業家,吸引社會員工、學校教師及部分學生到園區創業,接納了一批大學生在科技園進行實習和實踐,為學研產結合互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平台。
燕山大學科技園是燕山大學各項功能的延伸,是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創新的場所,是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基地,是企業孵化的沃土,是人才成長的搖籃,是燕山大學創建國內一流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教育、科技和文化交流的視窗。

燕山大學科技園發展規劃

1)按照國家級大學科技園的標準,進行大學科技園的軟、硬體建設,建成充分顯示科技文化氛圍的環保型、生態型、開放型的大學科技園;

2)科技園內產業結構按五大基地、三個層次的模式建設,即信息、光機電一體化、生物工程、新材料工程和數控工具機的研發五個生產基地,高新技術成果孵化、轉化及高新技術提升傳統產業三個層次。

3)園區建築面積
規劃園區建築總面積20萬平方米,現已完成7萬多平方米。

燕山大學科技園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燕山大學科技園管理體制

在省、市大學科技園領導機構之下,設立了燕山大學科技園管理委員會。在管委會的領導下,設立了燕山大學科技園管理辦公室作為日常管理機構,並下設園區建設部、企業管理部、集團辦公室、人力資源部、物業管理部、財務部6個職能部門。燕山大學科技園管理辦公室與燕山大學產業集團公司合署辦公,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業務上各有分工、各司其職,燕大產業集團公司是企業法人,按現代企業制度實施管理和經營。


運行機制

燕山大學燕山大學

按市場經濟規律和現代企業制度規範科技園與大學的關係,在管理體制方面建立專門機構,即科技園管理辦公室,負責協調學校與科技園的關係,落實上級部門的政策、保持政令暢通,為科技園發展爭取必要的支持。在運行機制方面,產業集團公司採取以市場為導向、產權為紐帶,政府支持、業主開發、股份合作、社會化服務的模式。相繼出台了《燕山大學科技園管理條例》、《燕山大學科技園畢業企業標準》、《燕山大學科技園產業分實施細則》和《燕山大學科技園董事會工作條例》、《燕山大學科技園入園企業總經理管理條例》、《燕山大學科技園人力資源管理條例》、《燕山大學科技園財務管理條例》、《燕山大學科技園物業管理條例》等規章制度,科技園按企業化運作機制,規範企業與學校的關係,在建立企業之日起,劃清資產關係,建立法人治理機構,學校技術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和社會投資者按股權關係行使權力、承擔義務。

園區文化建設

職工籃球賽職工籃球賽

園區對企業與人才的吸引具有決定性影響,所以文化是一個園區的靈魂,也是一個園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燕山大學科技園把“藝術與科學”這樣一個主題作為園區文化建設的目標,切實地使園區處在一個濃厚的藝術與人文氣息中,為科技的創新發展和人才的創業提供一種無形的推動,為有形的空間賦予無限的夢想空間。
在文化環境方面,充分體現人、建築、科技、環境、文化的高度融合與互動,突現出一種人文關懷。如在科技園中心地帶建設5千平方米的綠化廣場;同時,建設了高爾夫練習球場。

燕山大學科技園大力提倡創新文化,進一步最佳化了園區創新、創業的人文環境;以人為本、敢為人先的環境;鼓勵實踐、寬容失敗的環境;激勵競爭、崇尚合作的環境;追求事業、淡泊名利的環境。在基礎設施和服務等硬環境不斷改善的同時,更注意軟環境的建設,充分發揮大學科技園的聚集效應,培育更多的高新技術中小企業,吸引更多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優秀人才到燕大科技園創業,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企業到園區落戶,最終在園區形成創新集群。

創新鑄輝煌,盛世寫華章。燕山大學科技園決心在“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指引下,發揮聚集式發展的優勢,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大力培育創新、創業人才,在發展經濟的大潮中,大顯身手、奮勇當先。燕山大學科技園猶如渤海之濱的一顆明珠,正引導著區域高技術產業的發展。燕山大學科技園的明天會更美好!

盧龍分園

燕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依託燕山大學的人才、科研成果等優勢,整合國內大型企業、科研院所的資源,實行開放式、多元化和“兩級孵化”的發展戰略,為全面實施燕大科技園制定的“大科技園”發展戰略,在河北省沿海地區建設科技園分園。

盧龍工業園區規劃圖盧龍工業園區規劃圖

盧龍縣地處河北省東北部,為秦皇島市轄縣,面積961平方公里。距北京220公里,距天津210公里,距秦皇島60公里,距正在修建的曹妃甸港80公里,於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位置。盧龍縣境內有京哈、京秦、大秦三條鐵路,102、205二條國道,京瀋公路橫貫全境,鄉間公路四通八達。
盧龍分園規劃占地433畝,分園主要發展以先進制造、新材料、高科技三大項為主導產業,項目分兩期開發,一期已徵用土地面積106畝,規劃建設面積4萬平方米。其中30畝土地已辦理完建設手續,新建的辦公樓建築面積1625平方米,一號廠房建築面積1363平方米,項目2007年10月20日開始動工, 2008年7月竣工現已投入使用。

唐山分園

2009年9月10日,唐山市政府與燕山大學簽署全面合作協定,自此雙方正式建立全方位的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國鷹,燕山大學黨委書記孟衛東出席簽約儀式並致辭。陳國鷹與燕山大學校長劉宏民分別代表雙方在協定上籤字。副市長高瑞華主持簽約儀式。

建設單位為唐山燕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具體位置為龍富道以北、光明路以東、龍華道以南、友誼西輔路以西。項目總占地300畝,總建築面積251393.48平方米,容積率1.2,總投資約8.5億元人民幣。今年列入用地指標40畝已上報待批,目前正在進行規劃方案的前期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