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九節

燕九節

燕九節(燕九節)別稱“煙九”、“筵九”、“宴九”、“宴邱”。對老北京人而言,正月十九,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燕九節”是紀念道教全真龍門派的創始人丘處機的節日。

基本信息

記載

舊俗以正月十九日為“燕九節”。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白雲觀》:“真人名處機,字通密,金皇統戊辰正月十九日生……今都人正月十九,致漿祠下,遊冶紛沓,走馬蒲博,謂之燕九節。又曰宴丘。”亦省稱“燕九”。明劉若愚《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正月﹞十九日,名燕九是也。都城之西南,有白雲觀者,雲是勝國時,邱真人成道處。此日僧道輻輳,凡聖溷,勛戚內臣,凡好黃白之術者,鹹游此訪丹訣焉。”清方文《正月十九日龔孝升都憲社集觀燈》詩:“京師勝日夸燕九,遠近黃冠會白雲。”

來歷

在棲霞,農曆正月十九,都要舉辦“燕九節”,這個節日是怎么來的呢?“這是紀念丘處機的節日。”棲霞市太虛宮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丘處機,號長春子,道教全真龍門派創始人,著名的道學家、旅行家、養生學家和文學家,公元1148年農曆正月十九生於棲霞濱都里村,1227年逝於燕京長春宮處順堂。19歲在崑嵛山師從王重陽學道,後苦讀修煉十三餘載。1191年東歸故里,修建了一處修道之所,金章宗皇帝賜匾額“太虛觀”,即後來的太虛宮。因地處濱都里村,棲霞人俗稱之濱都宮。公元1207年,元妃遙拜丘處機為師,並贈《道藏》六千餘卷,驛送“太虛觀”,作為鎮觀之寶。當時,太虛宮規模宏大,影響深遠。據《甘水仙源錄》記載,丘處機明昌二年,東歸棲霞,乃大建琳宮,賜其額曰太虛。氣象雄偉,為“東方道林之冠”。後來由於自然和歷史原因遭到破壞。1995年,棲霞市在原規模和輪廓的基礎上對太虛宮進行恢復性修建,2003年作為宗教活動場所對外開放。

燕九節燕九節

農曆正月十九是丘處機的生日,他的門徒編造出種種“靈跡”。傳說,丘處機死後不久,有人看到他,衣帽穿戴與以前一樣等等,由此白雲觀就熱鬧了起來,就有了燕九節盛會。它的本意是“宴丘”,即用酒席祭祀丘處機,叫白了成了“燕九”。

傳說,正月十八晚,丘處機化身為士族、官吏,或裝成遊人、婦女,或打扮成乞丐重返故居,誰有運氣碰到這位神仙,就能祛病延年。於是,皇帝派人送來祭祀酒席,前來宮內頂禮膜拜的人絡繹不絕,道徒們在松樹下構築十九座簡易圓房,盤腿而坐,進行說法,人人希望有幸遇到道祖真師。有些人索性前往觀內,徹夜不眠,或躲在觀內的僻靜角落,期望會到神仙。因此,清代成書的《燕九節枝詞》詩云:“正月十五燕九節,神仙肯授長生訣,只今留得白雲觀,峭寒遍地霜花結。”正月十九,活動達到高潮。

在棲霞,燕九節一直到修長春湖村莊搬遷才自然廢除,2005年重新恢復,成為一項重要的節慶活動。

歷史

“燕九節”,也並不是只有十九日這一天,而是從正月初一日就開始了,初八日祭星日,遊人始盛。元代熊夢祥著《析津志》中言“正月初一至十九日,都城人謂之‘燕九節’,傾城士女曳竹枝,俱往南城長春宮、白雲觀,宮觀蕆揚法事燒香,縱情宴玩以為盛節。”

正月十九日,仿佛丘處機的音容笑貌,又浮現在眾人面前。

明朝劉侗、於奕正所著的《帝京景物略》中,這樣記載,正月十九日,“相傳是日,真人必來,或化冠紳,或化游仕冶女,或化乞丐。故羽士十百,結圜松下,冀幸一遇之”。這一天誰有幸遇上長春真人,就能驅除百病,延年益壽。於是,皇帝也遣臣在白雲觀內,擺下酒席,隆重祭丘。前來進香朝拜者,於十八日,從四面八方絡繹不絕趕來白雲觀。丘處機的弟子們,在觀內松樹下,搭起了數座簡易棚房,坐禪說法。有的遊人,乾脆躲在觀內僻靜之處,徹夜不眠,以待良機,何許會喜遇丘真人。

十九日,白雲觀內外,遊人如潮,車水馬龍,活動達到高潮。隨著時間的推移,“燕九節”的內容,也在不斷地豐富多彩,逐漸形成大的廟會。有戲劇表演,武術雜技,名盛小吃,工藝品展賣等。廟會的氣氛活躍,規模盛大。

丘處機於公元1191年,由陝西東歸,在故里棲霞縣濱都里,修建琳宮,敕賜曰“太虛”,即“太虛宮”,當地人也稱“濱都宮”。“燕九節”這天,白雲觀的廟會多熱鬧,濱都宮的廟會就有多熱鬧。丘祖家鄉的“燕九節”與北京白雲觀的廟會,一線相連,遙相呼應,共同紀念丘處機的生日。

濱都宮的廟會,更富神話色彩。如棲霞的八大景之一的“長春仙井”,它本是在大旱之年,丘處機為拯救抗旱百姓,與弟子們在濱都宮後,平山腳下,鑿的一眼井。井水確實清澈甘醇,當地和過路的人,都願喝此井的水。後來則傳為:此井是仙井,即“長春仙井”,喝了此井的水,可祛病長壽。所以每逢“燕九節”,汲仙水的人把仙井圍得水泄不通,從早到晚,汲水者川流不息。

濱都宮山門前,兩側有一對大石獅子,遊人到此,駐足相觀,令人注目。“燕九節”這天,兒童們從幾十里外,由父母帶來,摸摸獅子,可保好養、長大成才。

燕九詩

明代詩人吳寬作七律,頌“燕九節”:

燕九詩

京師勝日稱燕九,少年盡向城西走。

白雲觀前作大會,射箭擊球人馬蹂。

古祠北與學宮依,簫鼓不來牲醴稀。

如何義士文履善,不及道人丘處機。

清代詩人袁啟旭有七言絕句:

神仙端的是誰人,

笑殺黃冠羽服身。

一片軟紅迷去往,

白云何處覓長春。

絕句

在無數歌頌“燕九節”的詩詞中,當然。我們不能忘記清代偉大的戲曲作家孔尚任,吟詠“燕九節”的三首絕句:

春宵過了春燈滅,剩有燕京燕九節。

才走星橋又步去,真仙不遇心如結。

頭頂爐香問道妙,村翁扶杖壇邊笑。

年年來看求仙人,今日不如千年少。

金橋玉洞隔凡塵,藏得乞兒疥癩身。

絕粒三旬無處訴,被人指作丘長春。

傳統

一般而言,老北京傳統的年節氣氛,在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的高潮之後,就已經到了收尾的時候了。此時的人們,應該開始考慮新的一年的生活了。於是乎,就有了老北京的一個傳統習俗:開印。
所謂“開印”,指的是正月十九至二十一的這三天之內,由欽天監選擇吉日,通知各衙門開始辦公。
當然,在老北京人而言,正月十九,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燕九節”——一個紀念道教全真龍門派的創始人丘處機的節日。
丘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後贈號長春真人。公元1148年農曆正月十九生於山東棲霞濱都里村。自幼失去雙親,嘗遍人間辛苦。從童年時就嚮往修煉成“仙”,少年時棲身村北的公山,過著“頂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飲松風”的生活。傳說,他為了磨鍊意志,曾一次次將銅錢從石崖上扔進灌木叢,直到找到為止。
19歲時,丘處機在寧海崑嵛山(今牟平東)出家,師從王重陽,和其它師兄弟合稱“全真七子”。他們是:丹陽子馬鈺、長真子譚處端、長生子劉處玄、長春子丘處機、玉陽子王處一、廣寧子郝大通、清靜散人孫不二(馬鈺之妻)。全真七子隨王重陽一起創立道教全真派,丘處機在王重陽去世後入磻溪穴居,歷時六年,行攜蓑笠,人稱“蓑笠先生”。後又赴饒州龍門山(今寶雞市)隱居潛修七年,成為全真龍門派創始人。1188年春,丘處機應金世宗召,從王重陽故居赴燕京(今北京),主持“萬春節”醮事,名聲大振。1191年秋,丘處機回歸故里修建濱都宮(賜號太虛觀)作為傳道之所。1203年劉處玄逝世後,丘處機成為全真道第五任掌教長達二十四年,期間他在政治和社會上積極發揮自己的影響,使全真道的發展進入興盛時期。在此期間,南宋和金朝政府屢次詔請丘處機赴朝,但他都沒有前往。
1224年春天,丘處機應燕京官員的邀請主持天長觀。1227年,成吉思汗下詔將天長觀改名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並賜‘金虎牌’,以“道家事一切仰‘神仙’處置”,即詔命丘處機掌管天下道教。同年農曆七月初九日,丘處機在長春宮寶玄堂逝世,享齡80歲。
因為農曆正月十九是丘處機的生日,故而他的門徒編造出種種“靈跡”。據《帝京景物略》記載,正月十八的晚上,丘處機或化身為士族、官吏,或裝扮成遊人、婦女,或打扮成乞丐,重返白雲觀,誰有運氣碰到這位神仙,就能祛病延年。於是,皇帝派人送來祭祀酒席,前來宮內頂禮膜拜的人絡繹不絕,道徒們在松樹下構築十九座簡易圓房,盤腿而坐,進行說法,人人希望有幸遇到道祖真師。有些人索性前往白雲觀內,徹夜不眠,或躲在白雲觀內的僻靜角落,期望會到神仙。由此白雲觀就熱鬧了起來,這就有了“燕九節”盛會。“燕九節”的本意是“宴丘”,即用酒席祭祀丘處機,叫白了成了“燕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