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盛血瘀證

熱盛血瘀證

熱盛血瘀證,是指人體某一處因為一些原因導致血行不暢而導致該處病變,一般有膚色青紫,面色黧黑,唇甲青紫;皮膚發黃或有瘀點、瘀斑;出血,血色紫暗等現象。

概念

熱盛血瘀證是指人體某一局部或臟腑因多種原因導致血行不暢,或血液留滯不行所發生的病變。臨床表現為:疼痛如刀割針刺,痛處不移而拒按,夜間加劇;或見腫塊積聚,膚色青紫,面色黧黑,唇甲青紫;皮膚發黃或有瘀點、瘀斑;出血,血色紫暗,月經不調或夾有血塊,肌膚可見絲狀紅縷;精神狂躁或健忘;肢體麻木或偏癱;水膨脹滿等。

臨床症狀

①疼痛:呈刺痛,固定不移,拒按,日久不愈;

②瘀斑:肌膚或舌質見瘀斑(點);

③症積包塊:按之有形,質硬,固定不移,或拒按觸痛,外傷見局部青紫腫痛;

④出血:紫暗或成塊,或見大便黑色,或出血淋漓反覆不止;

⑤全身表現:毛髮枯黃脫落,面色黧黑,肌膚甲錯,眼瞼下發青發黯,白睛布有紫色血絲,牙齦發暗,胸頸見紅縷赤痕,腹大堅滿或青筋暴露,關節變形、腫痛,唇指(趾)紫紺,下肢脈絡怒張等。

⑥舌脈:舌暗、青紫、瘀斑(點),舌下脈絡怒張。脈澀或結。

病狀表現

瘀血的產生多因外傷或感受外邪、各種出血、情志內傷、久病正虛等,影響氣血或血脈的正常功能,使血行不暢,甚則瘀塞不散,而形成瘀血之證。由於瘀血是病理產物,可以引起一系列病理變化,故臨床可出現各種各樣的症狀。

主治藥房

1主方清瘟敗毒飲(余師愚《疫疹一得》)加減

處方:生地黃20克,水牛角、石膏各30克,黃連、梔子、黃芩、知母、牡丹皮各12克,赤芍、連翹、玄參各15克,丹參20克,紫草20克,鬱金、桃仁、紅花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毛冬青注射液,每次2毫升,每日1~2次,肌肉注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