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入心包陽明腑實證

熱入心包陽明腑實證

熱入心包陽明腑實證是正氣受損之病機正邪交爭的病機改變,使得人體的正氣受損。交爭越輕,則損傷較輕;交爭愈烈,則虛損愈重。溫熱性質的正邪交爭,主要引起陰津的虧損,極其危重者,先亡陰後亡陽;濕熱性質的交爭,既傷陰液又傷陽氣,隨疾病的轉化或亡陰或亡陽。不同病邪輕重所引起的不同程度的交爭,所傷陰津的程度也有別。溫熱所致的傷陰,輕傷津液,重傷營血,甚至傷陰液。如風熱、燥熱較輕,易傷肺胃津液,主要在疾病的過程中期或末期。

臨床表現

熱入心包陽明腑實證 熱入心包陽明腑實證

壯熱,面赤 
大汗,渴喜冷飲,苔黃燥,脈洪數 
心煩 


喘氣急

病理特徵

熱入心包陽明腑實證 熱入心包陽明腑實證

熱入心包陽明腑實證

1.肺與胃經脈相能。
2.口鼻為胃與肺之竅。
3.肺朝百脈,主一身之氣,胃為水谷之海,十二經氣血之源,十二經氣血稟受於胃,宣發於肺。
4.肺主皮毛,胃主肌肉,皮、肉相連。
5.以方測證,加肺胃經藥石膏、知母可知。

治療藥方

白頭翁湯合黃連解毒湯加減。共奏清熱涼血,解毒寧神之功。方中白頭翁清熱利濕,解血分之毒邪;合黃連、黃芩、黃柏、知母解毒涼血、活血;大黃導熱下行,泄毒祛邪,盪激大腸之毒熱;生石膏清瀉氣分之熱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