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軌道交通

煙臺軌道交通

煙臺軌道交通,即煙臺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煙臺市於2009年5月正式啟動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的規劃工作,邀請了國內高水平設計公司編制完成了《煙臺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順利通過了專家評審。2013年3月19日,《規劃》正式獲得市政府批覆。2015年,煙臺市正式啟動軌道交通建設,成立項目公司後隨即啟動了《近期建設規劃》和《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招標編寫工作。2015年底,《煙臺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6-2022)》出爐。2015年底和2016年初,《近期建設規劃》先後通過了兩次環評和徵詢公眾意見,2016年1月13日,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透露,作為“十三五”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市政建設“一號工程”,煙臺將抓緊推進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爭取儘快得到國家批准,年內開工建設。2016年7月27日,中國環境影響評價網“完成項目”的“規劃類”中,顯示了“煙臺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6-2022)及 線網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意味著煙臺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正式通過國家環保部環評。下一步,完成相關工作後,《近期建設規劃》將由省發改委上報國家發改委。

基本信息

背景

近年來我市私家車擁有量迅猛增長,統計顯示,截止2009年底,全市機動車總量144萬輛,市區保有量44萬輛,其中私人小車超過18萬輛,千人擁有超過100輛,年增長30%以上。私家車增長給交通帶來巨大壓力的同時,公交服務卻難以適應城市發展要求,2009年底我市市區公交線路61條,總長度1758公里,車輛1389台,客流呈東西為主、南北擴張的趨勢,且線網主要集中在老城內,外圍稀疏,組團間聯繫相對薄弱。

2009年,我市居民日均出行2.47次,其中,機動化出行比例42%,公共運輸出行分擔率14.6%。因此,目前我市中心區交通矛盾突出:交通流高度集中,路段飽和度高,跨區交通十分不暢,幹道交通負荷大,高峰小時機動車交通量均超過3000pcu。

2020年,居民日出行總量將超過900萬人次,2050年接近1600萬人次,組團間重要通道高峰小時單向公交需求將超過5萬人次,公交出行距離由7km增長1km。

2014年,我市實現GDP總計6002.08億元,在全國大中城市中位居第21位,財政收入達到490.16億元,遠遠超過國家關於建設軌道交通的硬性要求。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我市市區常住人口達到222.77萬人,流動人口近60萬人,加之蓬萊、桃村組團,我市實際規劃區內常住人口已經突破300萬人,也達到了國家有關要求。
由此可見,我市十分有必要且有能力建設城市快速軌道交通,有關部門應當早日規劃,及時開展軌道交通的報批和建設工作,促進我市快速、協調發展。

規劃

啟動最初規劃

2009年,為緩解市區交通壓力,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先後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快推進煙臺城市軌道交通規劃的步伐,隨之煙臺市正式啟動了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的規劃編制工作。2010年,規劃部門通過招標邀請國內高水平設計公司開始編制《煙臺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規劃對軌道線網總體布局、交通系統、建設、線網周邊用地等方面提出規劃方案。 2010年中下旬,該規劃方案已基本完成設計,規劃部門開始面向廣大市民徵求“金點子”。

完成最初規劃

2010年11月10日,市規劃局正式公布了《煙臺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並公開徵求公眾意見。

最初規劃方案

根據該規劃,未來的煙臺軌道線路將設計為“兩主兩輔”,由4條軌道線路組成,其中包括2條骨幹線,2條輔助線,線網總里程145.5公里,設停靠站點90處,換乘站7處,整個線網設計突出核心組團與沿海組團的直達聯繫。
其中,捷運1號線是規劃的四條線路中最長的一條,其西起潮水機場,南至牟平汽車站南,全長76.5公里,該線設計站點45個,主要停靠潮水機場、八角汽車站、煙臺站、煙臺旅遊客運站、煙臺港、汽車東站、牟平汽車站等站點。
另外一條骨幹線路,捷運2號線,其北起煙大輪渡碼頭,南至煙臺南站,全長19.5公里,設計有站點16個。而外圍的兩條輔助線路3號線和4號線的設定,將加強外圍各組團之間的橫向聯繫。
《規劃》立足於區域協調發展、構築區域中心城市的理念,結合煙臺城市發展空間結構,提出的軌道交通發展目標、功能定位等符合煙臺市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綜合交通發展目標。其中提出的城市軌道交通線網構架方案,與煙臺市城市總體規劃提出的城市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基本吻合。

通過專家評審

2010年12月12日,《煙臺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專家評審會在煙臺市鳳凰山賓館召開,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南京等地的10位專家閱讀了有關檔案、踏勘了現場,並聽取了編制單位對設計方案的匯報和煙臺市當地有關單位的意見。最後,專家組經研究表決,通過了該規劃方案。據了解,該方案修改後將報煙臺市政府審批。
與此同時,專家組也對《規劃》提出了一些建議。專家組表示,煙臺市下一步應繼續做好“規劃落地”工作,重點做好2020年的建設項目選擇,提出與煙臺市城市總體規劃相適應的2020年線網推薦方案,尤其要在工程可實施性和運營經濟性方面進行分析,為城市用地規劃控制提供依據。專家們建議,進一步研究線路走廊敷設方式與系統制式、車站站點和樞紐接駁實施方案,做好用地和走廊控制。經過仔細的研究和論證之後,專家們一致通過了《煙臺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

修改後方案

2012年11月,經過多輪修改後的《煙臺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報經煙臺市城市規劃委員會第31次會議審定。根據修改後的《規劃》,煙臺市城市軌道交通將由6條線路組成。(如下表及下圖所示)
線路編號
終點站 預留線 所跨區 / 市 線路長度 / km
車站數
1 長江路——萊山 預留回里方向 開發區→芝罘區→萊山區
47 37
2 煙大輪渡站——金山港東 預留金山港方向 芝罘區→萊山區→高新區→牟平區 58 36
3 金沙灘——世貿中心 開發區→福山區→芝罘區→萊山區→高新區
30 21
4 小楊家村——文化中心 預留棲霞方向 芝罘區→福山區 20 15
5 工商學院——金山港北 萊山區→高新區→牟平區 36 16
6 蓬萊國際機場——河濱路 預留蓬萊方向 福山區→開發區→蓬萊市 38 16
煙臺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煙臺軌道交通線網規劃
《規劃》未對各條線路的性質和列車種類、型號作出明確說明。根據名詞解釋,"軌道交通"應當包含捷運、輕軌、有軌電車等交通方式。綜合考慮既有規劃線路,有軌電車顯然不適合市區幹線,如1、2號線;捷運顯然不適合客流量相對市區而言較小的郊區連線線和機場連線線,如6號線。

最新方案

近期建設方案近期建設規劃
2015年底,煙臺市軌道交通進行了線網最佳化,最佳化後的軌道線網全長約186公里,由6條線路改為4條,其中3號線由原來的30公里延長到38公里,由香山路到體育公園改為了由香山路到科技大道與濱河西路。
與此同時,《近期建設規劃》出爐。根據《近期建設規劃》,煙臺市首期(2016-2022)將建設1、3號線。其中1號線起點為古現鎮,終點為萊山鎮,共設定39座車站,總長度約50公里;3號線起點為濱海路與香山路交叉口,終點為科技大道與濱河西路交叉口,共設定30座車站,總長度約37公里。1、3號線分別設定1座停車場和1座車輛段。3號線將在1號線開工後第二年開工建設。

工作進度

煙臺軌道交通煙臺軌道交通
2012年,煙臺市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表示適時開展捷運1號線建設,同步建設捷運站配套交通設施,包括地下通道、停車換乘設施、集散廣場等。
2013年3月19日,市政府正式批覆了《煙臺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按照國家有關要求,下一步要開展《近期建設規劃》的編制報批工作。
2015年初,市政府在財政預算中決定投入2億元進行軌道交通前期工作。
2015年5月25日,市政府研究同意成立煙臺市軌道交通公司,啟動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的編制報批工作,其中,規劃直達新機場線路成為關注的重點之一。煙臺市發改委鐵路辦主任梁延勛介紹,煙臺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已經市政府批覆,規劃設有機場專線。隨著煙臺軌道交通公司的組建,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已進入了實質性工作階段,即將啟動編制報批工作。
2015年6月1日,煙臺軌道交通公司正式註冊成立,隨即啟動了《近期建設規劃》編制的招標工作。
2015年8月28日-9月18日,軌道交通公司先後完成了建設規劃和工可報告編制採購競爭性磋商公告的發布與招標,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體)中標煙臺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規劃和工可報告編制。
2015年底-2016年初,《近期建設規劃》完成編制與徵詢意見,近期建設方案確定,並先後完成兩次環評公示。
2016年7月27日,煙臺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6-2022)及線網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歷時倆月正式通過國家環保部環評,下一步,將由省發改委上報國家發改委。
2017年初,有關方面表示將加緊推進工作進度,爭取2017年內《近期建設規劃》獲得國家批覆並開工建設。

相關新聞

觀海路地區設有7個地下軌道交通站點
觀海路是軌道交通網路中的一段,方案中初步規劃觀海路一段採用地下形式,基本沿車行道下方敷設,並在軌道站點結合4個片區功能中心設定7個站點,軌道站點與公交站點、客運站等緊密聯繫,形成綜合交通換乘點。
規劃軌道交通橫穿市區東西
2015年11月6日,煙臺市規劃局副局長劉煥生介紹,為提升芝罘區的交通通行效率,解決市區與蓬萊國際機場交通聯繫問題,市規劃局正在組織編制煙臺市軌道交通規劃。根據前期論證方案,在幸福南路-芝罘屯路-北馬路-二馬路-金溝寨立交橋規劃了軌道交通。其中,芝罘屯路-北馬路-二馬路-金溝寨段為地下軌道,在保護城市環境和現有街道景觀的前提下,起到增強城市東西方向之間的交通聯繫、緩解交通擁堵的作用。
成為“十三五”一號工程,爭取年內開工建設
2016年1月13日,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透露,作為“十三五”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市政建設“一號工程”,煙臺將抓緊推進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爭取儘快得到國家批准,年內開工建設。

大事記

煙臺軌道交通煙臺軌道交通
1、2009年,煙臺市開始研究啟動城市軌道交通規劃編制工作。
2、2010年初,市規劃局聘請了國內高水平設計公司開始編制《煙臺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
3、2010年11月10日,《規劃》基本編制完成並向社會公布,徵求社會意見。
4、2010年12月12日,市政府召開專家評審會,《規劃》通過專家評審。
5、2012年5月,完成修改,《規劃》報送市政府審批。
6、2012年,提出5年內啟動捷運1號線建設。
7、2013年3月,《規劃》通過市政府審批。
8、2015年1月,市政府決定投入2億元進行軌道交通前期工作。決定年內啟動《近期建設規劃》和《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工作。煙臺軌道交通進入可研階段。
9、2015年5月19日,市政府研究同意成立煙臺市軌道交通公司,啟動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的編制報批工作。其中,規劃直達新機場線路成為關注的重點之一。隨著煙臺軌道交通公司的組建,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已進入了實質性工作階段,即將啟動編制報批工作。
10、2015年6月1日,煙臺市軌道交通公司完成工商註冊,目前已完成組建,正在進行相關調研工作,將啟動《近期建設規劃》的編制招投標。
11、2015年7月,煙臺市軌道公司會同相關方面研究規劃編制單位的招標方案,方案確定後,即將通過招標方式確定研究單位,聘請其編制《建設規劃》。
12、2015年7月27日,煙臺市軌道公司已完成了《煙臺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編制研究工作招標方案,並已上報煙臺市有關方面審批。
13、2015年8月10日,市財政局通過了我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編制的招標申請,煙臺市軌道交通公司獲得面向國內招標的權利,現正在進行招標相關工作。
14、2015年8月28日,煙臺市軌道交通一期工程項目《建設規劃》和《工可報告》編制採購競爭性磋商公告發布,正式開始招標。
15、2015年9月18日,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體)中標煙臺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規劃和工可報告編制。
16、2015年12月24日,煙臺軌道交通進行第一次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信息公示,煙臺市軌道交通線網共包含4條路線,線網全長約186公里。本輪建設規劃包括1號線、3號線,其中1號線起點為古現鎮,終點為萊山鎮,共設定42座車站,總長度約50公里;3號線起點為濱海路與香山路交叉口,終點為科技大道與濱河西路交叉口,共設定30座車站,總長度約38公里。
17、2016年1月13日,全市工作會議提出,作為“十三五”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市政建設“一號工程”,煙臺將抓緊推進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爭取儘快得到國家批准,年內開工建設。
18、2016年1月19日,煙臺軌道交通進行第二次環境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信息公示。
19、2016年2月15日,煙臺市委書記孟凡利視察煙臺軌道交通規劃情況。規劃圖顯示,首期建設的1、3號線總長約87公里(地下約64公里,高架約23公里),總投資約540億元,平均約6億元/公里,其中1號線約50公里(地下約41公里,高架約9公里),總投資約320億元。1、3號線全程分別設定1座停車場和1座車輛段。同日,煙臺發改委表示,1號線開工1年後將開工建設3號線。

20、2016年4月底,《建設規劃》通過省發改委初審。
21、2016年5月10日,《環評報告》上報國家環保部審查。下一步,城發集團軌道交通公司將會同市環保局等相關部門做好與上級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工作,爭取儘快獲得環保部批覆,為建設規劃早日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打下堅實基礎。
22、2016年5月24日,環保部正式受理《環評報告》。
23、2016年7月27日,煙臺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6-2022)及線網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歷時倆月正式通過國家環保部環評。
24、2016年9月14日,煙臺市軌道交通1號線工程勘察設計項目公開招標公告發布,車輛選型擬採用B型車6輛編組,授電制式擬採用DC1500架空接觸網。全線投資估算約3025652萬元。
25、2016年11月23日,煙臺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已上報至省發改委,下一步,在完成穩評等補充材料編制後,將由省發改委上報國家發改委。
26、2017年3月初,煙臺軌道交通1號線開始進行地質勘探,涉及多條主幹路限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