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波杏靄圖

煙波杏靄圖

《煙波杏靄圖》是清代畫家戴本孝的國畫作品。該畫為立軸,紙本設色,縱150.6厘米,橫73.2厘米,現藏於蘇州市博物館。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戴本孝(1621—1691),清初畫家。字務旃,號前休子,以布衣隱居鷹阿山中,號鷹阿山樵,休寧(今屬安徽)人。本孝一生不仕。能詩,工畫山水,多寫黃山風景,擅長乾筆,格調松秀枯淡,墨色蒼渾,構景空疏,丘壑不繁,近元人風味。原濟(石濤)早期山水畫,曾受他影響。後人稱他與梅清、梅庚、石濤等為黃山畫派。亦善畫松梅。

戴本孝筆下的山石多用枯筆醮焦墨皴擦而出體面,很少用線條勾勒山石結構,也較少點苔。在構圖布境上屬意元人意境的空疏高曠,但並不專仿元人筆墨。曾遊歷五嶽,眼界開闊。他重視“師法自然”,因而筆下的山川丘壑變化多端,但畫面的意境清曠,意趣高逸。

戴本孝的傳世作品有《秋山圖》《黃山白龍潭圖》《峻岭飛泉圖》《擬倪瓚十萬圖》等。

作品簡介

《煙波杏靄圖》構圖清明開朗,高山連亘,縈水曲遠,樹木蕭疏,煙波杳靄,景色清幽,一茅亭設書案,水面輕舟一葉,一老人拋書盪棹,悠然自得。筆墨蒼勁整潔,極富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明快之感。筆法有雲林氣度,側筆乾擦,簡潔清淡,不落陳規。賦色清淡,古樸幽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