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英雄紀念廣場

無名英雄紀念廣場

無名英雄紀念廣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聯絡部建設,坐落在風景優美的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廣場為紀念上世紀五十年代為國家統一、人民解放事業犧牲於台灣的大批隱蔽戰線無名英雄而建。

基本信息

簡介

事跡背景

無名英雄紀念廣場無名英雄紀念廣場
1949年前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按照中央關於解放台灣的決策部署,秘密派遣1500餘名幹部入台。50年代初,由於叛徒出賣,島內地下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大批地下黨員被捕,其中被國民黨當局公審處決的有1100餘人。這些忠貞不渝、寧死不屈的英雄們,“別親離子而赴水火,易面事敵而求大同”,然而“風蕭水寒,旌霜履血,或成或敗,或囚或歿,人不知之,乃至隕後無名”。

2013年10月,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在北京西山落成,總政為主持修建的單位,廣場占地3000平方米,為紀念上世紀五十年代為國家統一人民解放事業犧牲於台灣的大批隱蔽戰線無名英雄而建。

紀念碑事跡

廣場正中昂然屹立一塊長14米、高4米的紀念碑,正面是5組浮雕,再現隱蔽戰線的5個突出戰鬥場景;浮雕前是以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為原型的英雄塑像,用大實大虛的藝術手法展現了隱蔽戰線先烈的豐功偉績。背面鐫刻主碑銘,全銘文217字,以典雅的文言文寫就,微言大義,字字千鈞。廣場各顯著位置,還分主題設定了5段銘文,鐫刻在精製銅版上,分別是“忠魂”、“光影”、“家國”、“信義”、“追夢”,詩化語言鏗鏘有力,真摯感情濃烈熾熱,讀來讓人熱血沸騰,心潮難平。

紀念碑銘文

“忠魂”

“像綻放的禮花,短暫、絢麗、熾烈,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激揚的青春,照亮前行的長路,消失在勝利的前夜。 是歸去的背影,挺拔、偉岸、堅毅,一腔腔噴薄的熱血、果敢的勇氣,衝破重重迷霧,屹立於高山之巔。”

“光影”

“黑暗裡,你堅定地守望心中的太陽;長夜裡,你默默地催生黎明的曙光;虎穴中,你忍辱負重,周鏇待機;搏殺中,你悄然而起,斃敵無形。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勳永垂不朽。你們,在烈火中永生。”

“家國”

“我們把祖國喚為母親,我們把戰友視作兄弟,為了家園不再遭受荼毒,為了親人不再蒙受苦難,選擇遠行,選擇戰鬥,追求光明,追求和平。”

“信義”

“因為皈依信仰,坦然面對生死;因為心懷大愛,無悔血沃中華。中共地下黨員鍾浩東夫人蔣碧玉面對保密局特務平靜地說:我們難逃一死,但是,我們能為偉大的祖國、偉大的黨在台灣流第一滴血,我們將光榮地死去!”

“追夢”

“你說熱的心會把冰雪融消,你說戰士的墳墓比奴隸的天堂更明亮,你說生命是飄揚的旗幟,靈魂是嘹亮的號角,你說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願意把牢底坐穿,你說願心血化為光明的紅燈,將黑暗的大地照得亮亮的,你說我們是天生的叛逆者,要把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你說你已深深體驗著“真實的愛”與“偉大的感情”,你說,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的泉源。……這聲音響徹天際,迴蕩在耳邊,夢想永遠銘記,生命從未終止,所有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我們同在!”

地理位置

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因山勢而建,占地約3000平方米,坐西面東,視界開闊,氣勢雄偉。迎面是以黑白兩色曲線隱喻海峽兩岸的巨幅景觀牆,中有毛澤東主席題詩:“驚濤拍孤島,碧波映天曉。虎穴藏忠魂,曙光迎來早”。沿著景觀牆左右台階拾級而上,兩邊的花崗岩牆壁上刻著到目前為止、經各方查找發現的846位當年犧牲於台灣的烈士英名。名字以陰文素鐫,若隱若現,既暗合了隱蔽戰線的鬥爭特質,也彰顯其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其中更有許多留白和空格,以便未來發現新的英烈名字可以隨時增補上去。

紀念碑就建在廣場中央,坐西面東,長14米、高4米,以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為原型的英雄雕像樹立於前,紀念碑文鐫刻其後,用大實大虛的藝術手法展現了隱蔽戰線先烈的豐功偉績。雕像前是一個可容納千人的廣場,既可供遊人休閒參觀,也可舉辦相關教育紀念活動。

該廣場落成後,將作為一處新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對外開放,供廣大民眾參觀、瞻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