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住庵談字論畫

無住庵談字論畫

《無住庵談字論畫》是由於建華編著,學林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無住庵談字論畫

書畫代筆是個古老的話題。唐代張彥遠的《法書要錄》(洪丕謨點校,上海書畫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卷二輯在梁代陶弘景《與武帝論書啟》中提到“書聖”王羲之的代筆問題:“從(羲之)失郡告靈不仕以後,略不復自書,皆使此一人,世中不能別也。見其緩異,呼為末年書。逸少亡後,子敬年十七八,全仿此人書,故遂成與之相似。今聖旨標題,足使眾識頓悟,於逸少無復末年之譏。,’王羲之,字逸少,為東晉人,距今一千六七百年,當時即“世中不能別”,可見代筆“此人”與王羲之書法竟沒有多大距離,假若“此人”的書跡傳至今日,恐怕更無法把他和王羲之的書跡區別開了。也正是因為“此人”有如此“絕技”,在王羲之去世後,才成了王獻之(王獻之,字子敬,羲之第七子)的書法老師,使王獻之名聲大噪,與其父並稱“二王”。清代梁章鉅在《浪跡叢談》卷九中云:“紀文達(紀昀,字曉嵐,諡文達,人稱紀文達)師曰:。右軍(王羲之位右軍將軍,故稱王右軍)雜帖多任靖代書,蓋靖學書於右軍,後大令(王獻之官至中書令,稱王大令)又學書于靖也。’事見陶弘景《與武帝論書啟》,今尚在《穩居集》中。此事人多不知,即歷代書家傳記亦佚其名,蓋不幸而湮沒也。,’紀昀所稱任靖,看樣子就是《與武帝論書啟》中提到的“此人”。

關於繪畫代筆,還是唐代張彥遠的著述,他在《歷代名畫記》卷九“吳道子傳,,中有載:“吳忠(吳道子)每畫,落筆(即勾完墨線後)便去,多使琰(翟琰)與張藏布色,濃淡無不得其所。”同書卷十“王維傳’’中又云:“多是右丞(王維官至右丞)指揮工人布色,原野簇成遠樹,過於樸拙,復務細巧,翻更失真。”這兩則是論唐代的吳道子在作佛像壁畫時和王維在作山水時叫人半代筆設色的例子。

作者簡介

於建華,法名智凱,別署不器齋、染丕室、種瓜得瓜庵、無住庵、不歌樓。1962年9月生於河南,祖籍山東文登。

書法篆刻家、作家、書畫鑑賞家。專著《洪丕謨生平》、《洪記書坊》(由中國文聯出版社發行)、隨筆集《平常心是道》(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發行)、《洪丕謨書評序跋選》、《書情畫趣??清至民國名家書畫藏品賞玩》(由澳大利亞愛活兒華文出版社出版)。將出版《近代名家書畫藻鑒》、《名家扇書扇畫漫說》、《無住庵談字論畫》《書畫?詠》等。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宗教學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洪丕謨書畫文化研究會會長、《洪丕謨研究》雜誌主編、漯河市作家協會副主席等。

目錄

書畫代筆(代序)

明初宮廷畫家妙作

一舉拍得清朝的兩幅畫

乾隆武進士何光昺能書畫

壽平後裔惲秉怡工書擅畫

汪圻人物畫工整細緻

道光道士朱旭妙繪《楊貴妃圖》

道士朱華山水畫“筆致秀逸”

范璣設冷攤賣書畫奉母

劉藝《與梅為友圖》使人塵俗皆忘

陳經精隸書

無住庵取得姚琛四屏花果圖中之一屏

子蘭《清供圖》堪可清玩

吳昌壽這樣的官就不怕“見”

羊文森乃“巾幗中之才俊”

拍得“吉兆”

張恆《和合二仙圖》“時稱妙筆”

“查”出錫縝

又拍得王荃秀逸拔俗的畫

蔣茲畫蘭“別有姿態”

蔣君揚“善水墨蘭竹”

海派畫家蔣確“懷奇負才”

文學書畫家陳豪的《竹柏雙清圖》

徐楨的花鳥畫風神靈動

蔣旭畫蘭引出蘭之故事

拍得狀元寫的最大的字

金聲《墨竹圖》讓人深思

舉人妻王璐卿《荷塘魚樂圖》真且精

浙江皓翰代我拍得宋石年的《錦雞圖》

女詩人陳德音《楷書》小聯

光緒進士宋伯魯曾參與“戊戌變法”

因愛“宜家”,故拍“宜家”

又拍到顧讓的畫,仍查不到其生平行跡

程炎山水“有氣勢”

兩天中兩“遇”都俞

光緒進士陳榮昌白描《水仙》、《山茶花》雙挖軸

又有了光緒進士陳榮昌的書法

鍾秀峰《讀書消暑圖》清雅宜人

太史公章梫的《草書》軸

蔣蓮僧的《風送蘭舟圖》軸

……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