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節

焚香節

7月11日恰逢藏曆5月15日藏傳佛教傳統的焚香節。這天一大早,大昭寺廣場香爐前善男信女排成長龍,紛紛前來焚香

簡介

焚香節焚香節

7月11日恰逢藏曆5月15日藏傳佛教傳統的焚香節。這天一大早,大昭寺廣場香爐前善男信女排成長龍,紛紛前來焚香。

大昭寺周圍桑煙滾滾,藏族同胞們提著大包小包的“桑”(曬乾了的小葉杜鵑、柏樹枝葉)、糌粑和酥油,把桑投放到大昭寺門口的兩個巨大的香爐里燃燒,然後往火堆里撒上一些糌粑,再往空中撒上一些,同時默念經文,祈禱眾生和平共處、消災免難。

歷史

史料記載,公元8世紀,吐蕃藏王赤松德贊為祝賀蓮花生大師降服妖魔使雪域一派祥和,在海不日神山之顛砌起一座巨大的香爐,親自焚燒香草香樹祭祀神靈。此後千百年來,人們一直沿襲著焚香祭祀的傳統。

在拉薩東郊的瓶口山,趕來焚香禱告的人們也舉行著類似的宗教儀式。瓶口山位於川藏公路拉薩河大橋之間,寧靜的拉薩河因為節日而熱鬧了許多。

計程車、公車、三輪車和拖拉機把拉薩河大橋擠得滿滿當當,但有更多的人則是成群結隊地步行前往。上山的必經之路上擺滿了賣經幡和桑的地鋪攤位,山腳下有幾個用大石頭堆砌起來的一米高的祭祀台,人們在這裡焚燒桑和糌粑。

山頂上掛滿的經幡隨風搖曳,桑煙繚繞,之字型的山路上滿是來來往往的人。遠處看去,山頭灰亮亮的一片,焚香的煙霧和天上的雲雜糅在了一起,分不清彼此。這個從公元8世紀流傳下來的宗教節日和其它節日一起,構成了藏族信教民眾日常宗教生活的一部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