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神農祠

炎帝神農祠

炎帝神農祠位於石牛峰南側,相傳炎帝南巡湖南,悉藥經石牛峰至此,適逢大雨,避之岩洞,誤嘗斷腸草[植物別稱]而崩,葬於酃縣境內(漢朝的“酃縣指今衡南縣境和衡陽市東區一帶)。又傳此山自神農幸臨,每泊災歲,黎元祈禱,便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故山名曰神農山,祠曰炎帝神農祠。

基本信息

簡介

炎帝神農祠炎帝神農祠
炎帝神農祠始建於唐貞觀十三年,乾隆、鹹豐年兩度修復。文革期間神農古蹟被毀,於1993年重修炎帝神農祠,保持古蹟原貌,增其舊制。

特點

祠堂座東北朝西南,戲台、前殿、二殿、三殿、觀音堂均築於神農山中軸線上。兩邊廂房有觀音殿、大王殿等,祠宇建築雄偉,工藝精緻1996年11月,炎帝神農祠被衡南縣人民政府列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炎帝神農祠還建立了展覽廳,展出炎帝的歷史和毛澤東的革命歷史,被定為衡南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炎帝神農祠整體開發規劃正逐步完善,各項配套設施也日益完善,她將成為廣大炎黃子孫朝拜先祖、旅遊觀光的好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