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神星族

灶神星族

灶神星族 是一個龐大且顯赫的小行星家族,在主帶內側,灶神星(4 Vesta)是第四顆被發現的小行星,也是小行星帶質量最高的天體之一.小行星帶(Asteroid belt)是太陽系內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密集區域,由已經被編號的120,437顆小行星統計得到,98.5%的小行星都在此處被發現。最大的小行星族是以灶神星為主的灶神星族(穀神星是屬於Gefion族的闖入者),相信是由形成灶神星上隕石坑的撞擊造成的,而且HED隕石可能也是起源自這一次的撞擊。

灶神星族

灶神星族是一個龐大且顯赫的小行星家族,在主帶內側,靠近灶神星附近的V型小行星幾乎都是他的家族成員。
灶神星族灶神星族
主帶內6%的小行星屬於這個家族。

特徵

灶神星族的位置和結構。這個家族的成員有灶神星,第二大的小行星(平均值徑530公里),和許多直徑在10公里以下的小行星。其中最亮的是1929Kollaa和2045北京,絕對星等12.2等。如果它們有和灶神星一樣高的反照率或是稍暗些,則估計直半徑約為7.5公里。
家族的成員來自灶神星被撞擊出的碎片,在南極附近的大坑穴可能就是撞擊點。灶神星族也是HED隕石的來源。
這個家族也有一些J-型小行星(V型的親戚),它們被認為是來自比灶神星外殼更深的內部幾層,並且對應於HED隕石的古銅無球隕石。
HCM的數值分析(Zappala1995)確認了許多家族核心的數量.

灶神星灶神星

它們軌道要素列於下表:
apepip
min2.26AU0.0755.6°
max2.48AU0.1227.9°
這給出了家族大約的邊界。以目前的觀察,核心成員密切軌道要素的範圍是:
aei
min2.26AU0.0355.0°
max2.48AU0.1628.3°
Zappala1995
的分析發現235個核心成員。在2005年,對一個擁有96944顆小行星軌道元素的資料庫(AstDys[2])進行適當的搜尋之後,有6051顆(大約是6%)位在第一個表中的灶神星族區域內。

入侵者

經由光譜分析顯示,有些較大的成員並不屬於灶神星族,實際上是闖入的入侵者。它們的光譜不是V-型或J-型,但是它們的軌道是符合的。這些入侵者有306Unitas、442Eichsfeldia,1697Koskenniemi,178VanBiesbroeck,2024McLaughlin,2029Binomi,2086Newell,2346Lilio,還有一些其他的。(請參考PDSasteroidtaxonomydataset)。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